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八 青莲欲放琉璃朵,忽现瑶池玉女妆

监考有感

作者  烟波钓徒

监考呆冥似坐禅,奈何身化辩才天。

神游千古飞云杳,思接八荒孤月悬。

过眼龙蛇轻胜马,入怀风雨老如烟。

年年桃汛起犹落,点额朱衣欣吐莲。

监考呆冥似坐禅,奈何身化辩才天。呆冥这个词应该是作者自创的,用来形容坐禅时候寂然不动的样子,好像呆呆地,还是很恰当的。作者起句令人忍俊不禁,笔调幽默。其实连鲁迅在小说《出关》里关于老子的描述也总是说,“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呆呆地进入冥想状态,并非是老庄释迦牟尼们的专利,苏格拉底也常常站在那里,一站就是半天,他的学生们就围在周围,静静等待老师从冥想的状态中出来。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柏拉图也可以进行冥想,但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以及老子的学生孔子,却无论如何也进入不了冥想的状态,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笨,而是在于地球时空场的变化。因为地球驶入了银河系中的夹角区域,进入太阳系能量供应低迷期,宇宙能量对人类精神领域的滋养作用处于最微弱期。

这两千五百多年来人类普遍性地慧转智,慧转盲,慧转愚了。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都无法像他们的老师们那样,进行冥想,只能转入后天智识的研究中。而如今,终于迎来了地球在宇宙空间的抬升期。人们普遍性地开始寻求和加强自身文化修养,诗词或许只是初级阶段,以后应该会转到传统修身文化中去。所以笔者在解析诗词的同时,总是不遗余力地介绍一些传统道德根文化,便是力图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监考呆冥似坐禅,奈何身化辩才天。作者可能想说的是辨才吧!分辨才子们的青天。而“辩才”是和口才有关的,这里应该是作者的笔误。“奈何”有一种轻轻懊恼的语调在里面,好像有些怨恼地说,为什么我化身为辨才的青天呢?这是两个难得的佳句,写得非常精彩,上句比较逗比,下句比较傲娇。因为两个句子都写得手段不凡,就让人忽视它的问题,也许在一般人看来这两个句子并没有什么问题,的确,这问题是比较细微、微妙的,甚至也许称不上是问题吧。

因为人一旦进入冥想或者叫坐忘的状态后,有可能神识出离肉体的房子,去神游八方了,所以作者打了一个很有先天意味的比喻。下一句却是一个带有很大情绪的句子。情绪是属于后天的东西,是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在接触现实世界时产生的意念。当神识离开肉体之后,肉体即是一个空壳子,是不会产生意识的。所以这两句直接衔接会产生什么效果呢?读上句的时候,读者感觉自己也恍兮惚兮,意识渐渐模糊,读到下一句时忽然一下子惊醒了一般,被眼前这个现实惊呆住了似的。所以笔者把“奈何”改成“不知”,即“ 监考呆冥似坐禅,不知身化辨才天”。

而且使用了“奈何”这个词,这个句子就变成一个问句,说明有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本来化身为青天老爷是很荣幸的事,所以一定是另有隐情,那么下文就要解释你这种情绪所来为何呀?可是后面并没有提。所以这个“奈何”放在这里,太突兀了,也太多事了,最好是平顺过渡。

神游千古飞云杳,思接八荒孤月悬。这两句承接首联,写了自己是如何“坐禅”的,但是只放未收,笔没有在放的基础上再收回来,离题万里了。毕竟并不是真的在坐禅,却把它当成真的坐禅去写,这是绝对不行的。律诗里每一句都要围绕题目去发挥,这两句没有什么地方和“监考”有关系呀。改为:神游四海诸君上,思接千秋贡院边。“贡院”是过去考场的称谓。为了平仄的关系,改为“四海”对“千秋”。

过眼龙蛇轻胜马,入怀风雨老如烟。作者本意大概是要用“龙蛇”来形容青年才俊的考子们吧,只是在表达上还不够清楚,没有把意思说到位。苏轼说,“竹杖芒鞋轻胜马”,因为人走路终究是慢,“轻胜马”已经很夸张了,但是龙蛇就不单单是速度快。岳珂在《怀素千文贴赞》中说,“鹍鹏徙海,龙蛇起陆”,《易经》中讲“云从龙,风从虎”,曹操的《龟虽寿》中说:“腾蛇乘雾,终成土灰”等等,所以龙蛇是更有神通的。如果用鲤鱼跃龙门的典故似乎更合适一些。

“入怀风雨老如烟”,这一句美虽美矣,只是和上一联的问题一样,放笔而没有收笔。鲤鱼跳龙门形容的是学子们经历寒窗苦读之后,学而优则仕的一种象征,与之相对的典故,是否可以运用将干莫邪宝剑沉埋在丰城地下,紫气上冲牛斗星宿,被有慧眼明辨的张华看出,将其横空出世。李白的诗:“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李商隐的诗:“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李白的《梁甫吟》说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李商隐的诗就没有那么乐观。沉埋的宝剑在大诗人的笔下都是怀才不遇的象征。所以对应首联的“辨才天”这个意思,这两句改为:“鲤跃龙门飞雪浪,气冲牛斗出尘烟”。

年年桃汛起犹落。每年大考的时间和桃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合的,这是众所周知。那作者所写的可能不是初高中的升学考试。具体考试的名称就应该说详细一点,假如它是在桃花开放时候的一场考试。否则与大家的认知有偏差,就会对诗歌本身产生疑问。

点额朱衣欣吐莲。唐朝三品以上官服用紫,五品以上用朱。因以朱紫指代髙级官员。明朝解缙的诗:“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朱衣点额是一个成语,穿朱衣的人点头,意思是被考试官看中。看来这场考试真的不是初考高考。过去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主考官大人欣然口吐莲花了,不知道花落谁家。写得真好!

监考有感

作者  烟波钓徒

监考呆冥似坐禅,不知身化辨才天。

神游四海诸君上,思接千秋贡院前。

鲤跃龙门飞雪浪,剑冲牛斗出尘烟。

年年桃汛开犹落,点额朱衣为吐莲。

只是这样一修改,颔联和颈联在前半部分的结构上产生了雷同感,看看再有没有好的思路吧。

监考有感

作者  烟波钓徒

监考呆冥似坐禅,不知身化辨才天。

神游四海诸君上,思接千秋贡院前。

众鲤龙门飞雪浪,紫光牛斗出尘烟。

年年桃汛开犹落,点额朱衣为吐莲。

早春拾句

作者    观海听涛

红霞落上李桃枝,傲雪寒梅步笑移。

翠柳丝条莺戏数,绿飞惊起满天诗。

红霞落上李桃枝。李花是白中一抹淡绿,那么“李桃枝”就是严蕊说的:“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了吧,显然前面的“红霞”是罩不住的,改为“云霞”,就不会产生歧义了。这句改为“云霞飘落李桃枝”。为什么用“飘落”不用“落上”呢?因为“飘落”是两个动词,可以表现出云霞悠然的姿态;“落上”这个词让人感觉话没说完似的,而且口语的感觉多一些。

傲雪寒梅步笑移。中国有二十四番花信,从小寒节气开始,每个节气开三种花,例如小寒节气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雨水节气三候李花,惊蛰节气一候桃花。所以李花和桃花是挨着开的。但是把小寒节气开放的梅花“笑移”到与李花桃花一处开,还真有点武则天的霸气了。看看武则天的诗是怎样写的吧,“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寒冬腊月的让百花齐放呢!听说只有牡丹不开花,圣颜大怒,将牡丹逐到洛阳,谁知一到洛阳,牡丹却如火如荼地盛开了,花王果真是天生傲骨,誓死不从呢!

这一句的思路其实可以接着上一句,继续写,不用再换。比如韩愈关于李花的诗写了好几首,其中如“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一句说完一个意思,下句就要换讲个别的什么,而是在上句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几乎绝大部分的诗句都是这样写的,否则还叫什么起和承呢?承就是承接的意思。可以根据上一句中“云霞”二字,设想这云霞乃是织女织成的。杜甫诗:“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改为:“织女机中费锦丝”。

翠柳丝条莺戏数,绿飞惊起满天诗。前一句写黄莺儿戏数柳条有多少,很好呀,后面是不是要告诉读者数出来没有?有多少?结果去讲别的啦,这就没有合上呀。而且前面写花,后面转到黄莺和绿柳,和前两句有没有关系呢?这是转没了。写诗要有线索的,把线一提,所有的珠子跟着,而不是七零八散的。韩愈的句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改为:“翠柳黄莺风日好,人间烟景绝胜时”。

早春拾句 (修改稿)

作者    观海听涛

云霞飘落李桃枝,织女机中费锦丝。

翠柳黄莺风日好,人间烟景绝胜时。

春和

作者  方远

闻道江城可解封,东君仗剑斩妖凶。

临期遂约寻春去,邂逅樱花访旧踪。

闻道江城可解封,东君仗剑斩妖凶。 截至目前为止,武汉的乡亲还是不能返乡的,所以作者用词“闻道”是很讲究的。闻道的一个意思是“听说”,杜甫诗“闻道 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听说,也就给诗句很宽松的空间了,即使与现实有些差误也没有太大关系。

东君仗剑斩妖凶。在“闻道”的统帅下,“东君仗剑”似乎也有了几分可信之处。只是这个句子不够精致,缺乏诗意和美感。

看通篇,这首诗在立意和内容上需要再斟酌。第一句的“闻道”,属于道听途说;第二句出现一位想象中有英雄气概的“东君”斩妖除魔;第三句是预想解封之后相约寻春,第四句写邂逅樱花。这首诗有些“超现实主义”了,当然不是艺术家达利的那种。比如第三句,“临期”是指临近江城解封的日期,就去武汉呼朋唤友寻春去,换了别人就算吞了熊心豹子胆也是不敢的,哪怕那樱花旧踪再美丽,伴君如伴虎啊!当然我们的诗人有可能是像裴多菲所说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假如不是的话,写诗时就要考虑一下现实中是否行得通。这首诗修改一下为:

春和

作者  方远

闻道江城可解封,中医犹使后生逢。

莫言相约寻春去,遥寄樱花意便浓。

春光好  樱娇艳

作者   春花秋月

樱娇艳,柳丝绵,燕斜翩,睡起翠裙连地,坠钗鬟。

远望满山春色,轻弹一水云烟。微雨来时愁细细,盼谁怜?

这首词很有《花间词》的风味。《花间词》是晚唐五代时期的词作品。时代的变迁,使人们不再写金刚怒目式的刚词,转而写轻柔软媚,缠绵香艳的作品,落笔多在闺房。

樱娇艳,柳丝绵,燕斜翩。《春光好》前三句很多词人运用相同结构,“娇艳”和“丝绵”词性不同。“丝”字在这里应该是名词作动词用,并不是柳丝绵长的意思。周邦彦在《兰陵王》中写道:“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所以说到柳丝之后,再加一个“绵”,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是柳绵,而不是柳条绵长。中间的“丝”字自然而然就作动词用了。改为:“樱飞瓣,柳飘绵,燕喧天”。

睡起翠裙连地,坠钗鬟。“连地”,是自创词汇,古人一般用“窣(su)地”,意思是垂地,拂地。比如“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改为:“ 睡起翠裙窣地”,但是“窣”是仄声,只好用“垂”字。“睡起”是早晨还是中午,缺乏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晓起翠裙垂地”,“午起翠裙垂地”。

坠钗鬟。“坠”字在“钗鬟”前面,表示钗和鬟一齐坠。当然作者想要表现一种环佩叮当,鬓间斜坠的美感,但是前一句已经写到翠裙下垂的状态,再写钗鬟倾坠,这样意象就重复了。可以改为“响钗环”,“佩钗环”。写这位美女睡起后开始装扮自己。

远望满山春色,轻弹一水云烟。这两句写得非常美,如梦如幻,缱绻悠然。“一水云烟”应该也是可以的,只是很少见这样说。建议,只是建议而已,改为:“一渚云烟”,“一汐云烟”,“一浦云烟”,“一抹云烟”,“十里云烟”等。

微雨来时愁细细,盼谁怜?上半阕没有写到“她”的心理,这一句终于写到了,而且写得非常精妙绝伦。微雨来时,才感到了愁,这愁又恰似微雨之细细,互为生色,是这首诗最精彩的句子。然而这“愁”的原因,是因为无人爱怜,原来她是一位无主的名花,尚还待字闺中。

盼谁怜。可见这位女主人公内心向往着爱情,这是词的主旨。“盼谁怜”很有少女口气。也许她还涉世未深,也许她并不知道“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她只是像那“芭蕉未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在春风春雨春花春鸟酝酿的温柔气息中,独自感受着微雨一般细细哀愁的情怀而已。

春光好  樱飞瓣(修改稿)

作者   春花秋月

樱飞瓣,柳飘绵,燕喧天。晓起翠裙垂地,佩钗环。

远望满山春色,轻弹一渚云烟。微雨来时愁细细,盼谁怜?

春分

作者   润声

东风昼夜敢情分,三月春光泻彩雯。

桃树莘莘红蕾绽,紫荆郁郁瘦姿芬。

鸟鸣翠柳翔暖日,凫戏清溪逐白云。

雨霁农家耕作喜,欢情笑语四乡闻。

春分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气呢?听听国学家熊春锦先生如何讲,他说,《明史。历一》:“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春分是黄道和赤道相交叉的这一个临界点,地球刚好绕着太阳运转到了这个地方,在这个点上夜晚和白天平分了。平分秋色是收获,平分春色是生长。

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月令》:“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也就是说,春分之日要祭拜太阳,在春分这一天应该感恩祭拜太阳,赐予礼德能量和阳光光明给大地,促进了大地上万物的生长。所以,在古代一直继承着春分祭太阳和秋分祭月亮的这样一个习惯。而且,祭日是国家的大礼,并且还成为国家统治阶级的专利品,庶民不允许擅自进行祭祀。与天地相沟通,天人合一,本来是一切生命的本能、本质,但是在封建社会当中,这点主动权都被剥夺了。

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呈现自主直立旋转,轴心完美“得一”,与宇宙核心能量场垂“直”相通,地球万物沾光。春暖花开,莺飞草长,适宜农作,田间管理,踏春出游。《说文解字》:“春,推也。从艹屯,从日,艹春时生也。”“艹”读音是读“ǎo”,也就是说万物,特别是植物,是从这个季节重新诞生和生出来的。

东风昼夜敢情分,三月春光泻彩雯。“不晓得作者为什么不写“平分”,而写“情分”?笔误吗?“敢”字有点太主观了,因为昼夜平分是天地正常运转,也与东风无关,当然作者是用东风代指春天,而实际上春分是和太阳有关的节气,如果要写也是写太阳的。不如把东风改为羲和。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这句改为:羲和昼夜此平分。

三月春光泻彩雯。雯:成花纹的云彩。可能诗人想说,地上的美景就像流泻的彩云一样。但是“春光”本身是一种虚写,没有落实到具体什么花草树木上面,甚至人们常用泄露春光这样的词,说明春光本身是可以泄露的,它可以像水一样流淌,像云烟一样飘洒。春光本身是虚无缥缈却又无所不在,囊括万物而又生机勃勃的。彩雯却是实实在在的,只可以说彩雯倾泻出春光,却不能说春光倾泻为彩雯。为什么呢?因为彩雯是一种比喻,也是虚写,总不能拿一个虚的去比喻另外一个虚的吧?改为:”三月春光漫入云“。

桃树莘莘红蕾绽,紫荆郁郁瘦姿芬。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宽些,例如《国语》引述过《周诗》“莘莘征夫,每怀靡及”。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只用于形容学生,成为“莘莘学子”一词。虽然这个词有“众多”的含义,但是在我们现代汉语中,它只能用来形容学生,这是语言习惯的问题。

桃树莘莘红蕾绽,紫荆郁郁瘦姿芬。 这两句写花。从众多的春花中单独拿出两种来写,只是笔触凝滞了一些,不够灵动。可以看下大诗人如何写花。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杜甫:“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李商隐的《蜂》:“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韩偓:“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等等。可以看到,古人写花,笔下内容是丰富的,笔触是灵活变化的。

写春天的花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桃李就是典型,不要写桃树,“桃李”概括了春天万千棵树,而“桃树”只是一棵树。紫荆是比较稀少的花种,写紫荆不能唤起更多人对它的印象,因为很多人没有见过紫荆花,也许见过,但不知道名字。或者用红,白来代替春天的花。另外,在写花的同时写出人生感受,不要单纯去写花。这人生感受也不要讲道理,而是用比如“一杯酒”,“十年灯”就蕴含在意象之中了。这两句改为:“桃李多情含笑靥,黄莺乘兴咏诗文。”

鸟鸣翠柳翔暖日,凫戏清溪逐白云。修改后的颔联写到了花和鸟,颈联就要写些别的内容。构思的时候,要扣住题目《春分》,写和春分有关的。春分这一日,非常适合出外踏青。

明代的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这个“酷”,是指什么东西呢?现在一般都是“残酷”的“酷”,没有很好将古代这个“酷”字的内涵纳入字典的解析当中,实际上也是糟酒的一种,酒味淳厚。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开始发出闪电。这一个特点,也与我们前面讲到的启蛰物候,是相互印证的,启蛰曾被错误改成了惊蛰。在春分的三候当中,在二候时雷乃发生,三候才能够频繁见到春雨,伴随着春雨的闪电。

这些都是关于春分的一些资料,可以根据春分的这些特点进行构思。

所以颈联改为:“移花暗得仙家露,酿酒还成百日醺。”

雨霁农家耕作喜,欢情笑语四乡闻。结句归在农耕稼穑上很好,农业种植可以使我们亲近大自然,二十四节气是天人合一文化的遗留,既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按季节管理庄稼,同时也要求人们顺天应时,管理好身国内的播种和收获,内外都是一体的。所以不要光是追逐外部世界的五光十色,还要学习下老子圣悊告诉我们的: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以早服③;早服谓之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⑤,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治理身国以合天道,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像园丁那样勤奋耕耘,节俭朴素,慈爱生命,高度重视精气神。唯有以啬夫的精神,早早起床勤奋耕耘内天地,不误时机。用道德治理身国重在勤奋地实践,修德行德就是重视积德,重视德的积累就无所不克,定能实现明德成道。道光德能在身国中发挥作用功效后,身可健而国能安。身国中拥有德“一”能量和品格这个性命的根本物质后,身国就能得以长久。这就叫做深植道“无”之根,用德“一”的能量和品格营养强固性命,这就是长生久视的方法了。

雨霁农家耕作喜,欢情笑语四乡闻。上面有了“仙家”,为了不重复,改为“农人”。“欢情笑语”也因为“情”字重复,改为“欢声笑语”,但四乡都听得到就有些太夸张了,应该是“四邻闻”。这两句改为:“雨霁农人耕作喜,欢声笑语四邻闻”。但是这两句缺乏一个明确的场景,农人耕作应该在田里,劳作紧张不可能像闲时候聊天那样欢声笑语不断。而且田里比较空旷,他们即使有笑语声音,也不会传到人烟稠密的“四邻”之处。所以这两句在写作的时候,诗人头脑中缺乏一幅农耕图。改为:“雨霁农人耕作喜,一声布谷四山闻”;“烟雨青蓑耕作处,一声布谷四乡闻”。

春分(修改稿)

作者   润声

羲和昼夜此平分,三月春光漫入云。

桃李多情含笑靥,黄莺乘兴咏诗文。

移花暗得仙家露,酿酒还成百日醺。

烟雨青蓑耕作处,一声布谷四山闻。

观景

作者  张明森

绿树成荫暗幽香,溪水哗哗鱼儿藏。

荷莲欲放正吐艳,人间仙境胜天堂。

绿树成荫暗幽香,溪水哗哗鱼儿藏。绿树成荫的时候是没有幽香的,香的是花,这时候花儿早就谢了。例如杜牧在《叹花》一诗中写道:“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起因是有一年杜牧游湖州,认识了一位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其事,故作此诗。或者诗人在写出第一句之后,接下来要去描述是什么花开得这么晚,或者如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所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不要寄希望于在诗里写出一种胜过天堂的美景。诗里景色之所以美,是因为在那种景色里融合了作者的感情,人们因为在诗句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了解了作者的想法,加之作者的心情是和笔下的场景交融为一的,才会被震颤打动。如同,“大江东去”是写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是借助于景色,表达思想。像这首诗里就没有作者的思想感情,就算真的美如天堂,但它就像传说中的天堂一样,是多么虚幻。第二不要寄希望于写出所有的美景,你可以去搞摄影,诗是要唤起人们的想象,拿出几个意象就够了。第三不要寄希望于在你的诗里写出多美的景色。诗不是用来写美丽的景色的。诗是用来表达你的思想感情的。什么样的感情配什么样的景色。例如“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是一种很雄壮辽阔的景色,正是在这种景色的衬托下,作者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就显得情怀无比地豪迈。所以不要在毫无任何思想波动,毫无任何感情波澜的情况下,轻易动笔,否则会写出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写出来。诗也不需要写一些甜腻和媚俗的所谓美景和虚构的美满。真正的艺术是要揭示出人生的不圆满,在缺憾中不屈,振作,勇毅,执着追求永不放弃!诗要体现出个体的独特精神,要写出你的唯一性,真实性,艺术性!

绿树成荫暗幽香,溪水哗哗鱼儿藏。诗有的是直写眼前之景,有的是虚构的,这看你此时的感情需要用溪水恰好形容活泼欢快,清澈浅显,还是需要用大江恰好形容汹涌澎湃,深沉壮阔。只看你是巍巍兮志在高山,还是洋洋兮意在流水。

观景

作者  张明森

绿树成荫暗幽香,溪水哗哗鱼儿藏。

荷莲欲放正吐艳,人间仙境胜天堂。

修改稿

绿树烟深绝晚香,松风溪涧老鱼藏。

青莲欲放琉璃朵,忽现瑶池玉女妆。

作者简介

作者苍雪清竹,   原名杨敏,大连人,现居台州。十四岁写第一首作品《古园夜赋》,从此开始了文学与书画之路。一弹流水一弹月,一袖飞云一袖风。人或知之,称吾为真文人,半古人。以诗明道,道济中华。

作者微信号  cangxueqz

(0)

相关推荐

  • 诗心深处春光薄

    诗心深处春光薄

  • 落纸云烟丨抬头又见月华圆,落笔犹知香透纸

     关注桃花源间,关注不一样的精彩                                                      组稿:碧荷听雨 编辑:林淞月 上期回顾(↓)    桃花源间 ...

  • 雕虫小技——李丛国画草虫(74幅)

    本公众号主要用于美术.书法.篆刻.文学.历史.音乐.美食.武术.健身.教学.阅读.时事.影评.笑话.情感.婚姻.采访.人生百态等各种领域的交流. <秋雨初晴后,鸡冠早放花.飞鸣欲何向,艳冶自堪夸 ...

  • 谷雨:不负春光,不负你。

    "   4月20日,谷雨,   雨生百谷,春天最后的节气.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   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谷雨惜春,为时未晚,与其感叹,   不如饱览春日好时光,莫 ...

  • 节气丨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二十四节气--立春 2021/02/03 立春 冬的结束,春的启始 美好的春天如期而至 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春光明媚,暖意融融 春风和煦,风和日暄 春雨淅沥,播撒新生 春意盎然,绽放希望 立春 一年最 ...

  • 高考阅读22:世间万物皆如花

    高中拓展悦读22 世间万物皆如花 一.  成语积累 1.趁火打劫(危难时):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混乱时):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2.惨 ...

  • 春分:春色从此分,春光从此浓

    春分:春色从此分,春光从此浓 作者丨茶诗花 主播丨竹子 编辑丨安般兰若(ID:anbanlr) 春风,拂过时光阡陌,轻轻推开季节的门扉. 转眼,便走进了人间最美的时节--春分. 此时,春风和煦,草长莺 ...

  • 苍雪清竹:论诗之十 评诗七则

    满江红   写怀 江河怒嘶,黄鹤下. 溯雨潇潇,瘟神降. 沧海横流,壮士满豪. 一方有难众方援,众志成城誓擒魔. 铁石志,逆行报国心,诺无悔. 此半阙<满江红>也.且未按平仄填写.须知填词 ...

  • 苍雪清竹:评改诗第二十八

    端午怀旧 作者   益之 节到端阳月似钩,勾来心事酒还稠. 流萤三点添阑夜,一片蛙声意不休. 这首诗起承转合都挺好,语言也工整,但是读了之后,心情会感到比较压抑,烦躁.这似乎远离了唐诗宋词或者< ...

  • 苍雪清竹:论诗之七 评诗六例

    悟 重情终被情所累, 有色还为色所迷. 前因后果缘如是, 执妄离真已云泥. 回首往事四十年, 但有知觉生爱怜. 青葱岁月痴痴等, 一厢情愿被业牵. 这两首诗没有按平仄写,有点像佛偈子,因为七言古风是极 ...

  • 苍雪清竹:论诗之九 评诗三则

    青玉案   庚子上元节 文/寒 瘟疫初从荆楚起.没几日,传万里. 举世惶惶惊如蚁.江汉封城,九州闭户,屯药又屯米. 主簿一问三不知,知府颟顸无人比. 州牧只会念稿子. 一医病没,万民同悲.人心尚未死. ...

  • 苍雪清竹:补诗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请关注上方蓝色字体  苍雪清竹  朝夕同在  春秋共读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袁枚在拜访好友佟溶时,佟溶的 ...

  • 苍雪清竹:说诗

    诗词并不是不可以自造新词,而是不要造出不符合逻辑关系的词语和句子,因为诗词并不需要故作高深,相反明白如话,朗朗上口反而是好的. 但也并不绝对,因为诗可以风格各异,学习白居易的确如此,李白的句子也有一泻 ...

  • 苍雪清竹:论诗之二

    当一首诗写出来之后,它就不再只属于作者,它属于千千万万的读者了.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不但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还要知道,这感受也是属于千千万万的人的.一首诗,与其说是为我们自己代言,不如说,也是为千千万 ...

  • 苍雪清竹:论诗之三

    昨晚发作品到某群中,恰巧有位老师在上课,无意间打扰了课堂,有人怒喝,踢出去:有人质问,为何不尊敬老师?连忙道歉,无意冒犯,原不知有老师在此讲课.于是将老师的课收听一下.原来那位老师在赏析唐宋优秀诗词, ...

  • 苍雪清竹:论诗之四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中国的唯物主义者们最擅长的就是能够活生生地手起刀落,把这完整的一句话切一个有头没尾,来一个断章取义.殊不知后面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