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弘扬和传播中国画艺术,杨秀臣老师与其教学团队多年来一直坚持中国画的公益教学,成果显著,受益者众多。公益群长期邀请国内各流派专业画家授课,教学范围从山水到花鸟、人物、走兽、果蔬、草虫;涵盖工笔、写意,包罗各种画法与技巧,通过作品示范使学员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不仅拓宽了学员的视野,也更加激发了学员学习国画的热情。
2021年杨秀臣老师《芥子园》公益教学已正式开启,教材《芥子园画传-山水篇 杨秀臣临本》是杨老师从近几年公益教学的大量课徒稿中精心挑选、分类整理、汇总编纂而成,该教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广大学友学习中国山水画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技法的实用教材。教学由杨秀臣老师亲自讲授并点评作业,系统传授中国传统工笔山水基本技法。
本课内容《写生示范(一)》
杨秀臣老师在即将来临的十一假期期间将组织学生赴太行山写生,针对参加写生的同学大多没去过太行山,也不知如何写生的客观情况,杨老师开办了写生专题讲座,用实例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写生,使大家尽快地了解掌握写生的方法步骤。
巍巍太行山,自北而南贯穿于中国大地的腹地,上接燕山,下衔秦岭,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地理分界线。现从众多的照片中选取了几张比较有代表性的、拍摄于林州石板岩乡的照片,来对太行山做一简单介绍,由此太行山的地理地貌特征以及风土人情可见一斑。
二、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为了比较直观生动地说明如何写生,选取上述照片中一幅景物相对简单的小景照片为例,对写生过程进行具体示范。
照片显示的是太行山一处很有特点的民居——石屋以及院落。虽然照片画面给人感觉不错,但从写生创作的角度来说,仍需要在基本保留原貌的基础上,采用取舍、挪移、变换等手法进行再创作,才可比较好地完成一幅作品。写生不是对景物机械地照搬全抄,要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的处理、升华,使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对景物的合理取舍是写生创作构图中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点,也是常用的方法,通过对画面的艺术处理增加作品的美感。
1)照片中的石碾非常入画,但因其位于画面的中间,给人感觉比较堵。故将石碾移至画面的左侧予以保留。
2)梧桐树位于院门的中间位置,将其移至画面的左侧。
4)院墙为用山区特有的石块垒砌而成,石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有很好画面效果,但墙顶的线条为长横线,不美观,故将右侧的小偏屋加高,房顶斜度加大,以此加以改善。
5)位于画面后方的房屋外墙用外形、尺寸较为工整的石块垒砌建成,屋顶用石板作瓦层叠铺就,设有上下两层窗户,很有特点。但屋顶角与山墙的错落不明显、不够美观,为此将山墙向内缩小,突屋角并加高屋顶,增加屋顶的斜度,完美体现太行山民居建筑的特色。
6)右下角的石块加大加多,破一下墙根底部的长横线。7)原画面左侧小屋墙上设有小神龛,这在太行山的村落建筑物中随处可见,常用来供奉土地爷,是太行山民居特色的又一体现。但画面右侧的景物比较繁杂,不能理想地凸显这一特色,故将小神龛移至院门左侧墙体上并放大予以保留并加以突出。
9)去掉石屋后面的树,尽可能多地显露出天空,使画面背景比较透亮。保留右侧桃树,去除背景上其余杂乱的枝干并调整山体外形,将石屋很好地衬托出来。同时适当地加大天空。
10)调整梧桐树干至向右倾斜的状态,并添加枝叶。在屋顶左侧天空添加树木枝干。
11)原院门前的地面为普通的土地面,效果平淡。将此地面画改为石板路,从院门处延伸至画面的右下侧。这种处理方法使画面既不单调又符合山区就地取材的特点。加大、加多右侧的石块至石板路。
12)将左侧小房顶上的卫星天线接收器移至石屋房顶并放大、调整好角度,但所放位置不要居中,以此可破一下屋顶轮廓长的横线。
13)将碾盘上的碾磙从右边移到右边,为避免移动后的碾磙右端与小屋墙体线位于同一条直线故将石碾整体稍做右移。为视觉美观将碾盘的椭圆要尽量画得扁一些。
2. 通过上述艺术加工,画面的构图基本上到达了要求,确定了几个主要的物象:石碾、左侧的小屋,院墙及地面、石屋,这几部份是主体,一定要画好。但细节上还需要进行调整、完善:
1)景物中平行线太多:屋顶,房檐,院墙等轮廓线都是平行的长横线,要想办法破掉,如屋顶横线可用卫星接收天线破掉;院墙横线用梧桐树和小偏屋顶的斜线破掉;墙根的横线用梧桐树和石块破掉......等等。
2)同样道理,景物中平行竖线也比较多,如房屋的门窗、墙,院门开口处,梧桐树等等都要注意破一下。
3)本示范只是在一个固定的画面范围内进行景物的取舍,局限性比较大,实际写生中可在周围环境的景物中或其它地方的景物进行合理的借鉴和挪移。
经过修饰的画面效果明显优于原景画面,既很好地保留了原有景物的特点,又使画面通透、更美观。同时还很好地表现了画面的开合关系,比如:院门是开,而后面的石屋为合,石碾则表现了半开合的关系。画面长宽的最佳比例为2:3(黄金分割比例),在写生创作中注意应用。构图至此已完成,下一步就是要按照已完成的构图稿进行写生。用铅笔将主要的几部份物象轮廓线虚虚地画出,然后添加其它景物并进行细节刻画,这个过程不是生搬硬套,墨守成规,而是根据需要不断调整。下节课将进行具体示范。
本篇主讲老师:杨秀臣
图文编辑整理:王 俐
为方便学员学习,公益群课后会上传课程录屏到群文件,请学员10天内及时下载。另有百度盘链接分享供学员永久保存学习。为帮助学员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每次课后会做专题文字和图片说明,发布在“杨秀臣青绿山水工作室”微信公众平台。请大家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