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 | 被动房or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1.被动房(Passive house)
又称被动式房屋,采用各种节能技术构造最佳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环境,极大限度地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建筑物对采暖和制冷需求降到最低。
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被动式建筑手段,如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来实现室内舒适的热湿环境和采光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对主动式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或完全取消这类设施。
最早在Fridtof Nansen的一篇论述《The Farthest North》中提到一搜极地船
1991年在德国的达姆施塔特(Darmstadt)建成了第一座被动房建筑( PassiveHouse DarmstadtKranichstein)
2.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
3.德国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
德国低能耗建筑根据建筑能耗大小划分三个等级
1)低能耗建筑(Niedrigenergiehaus):采暖能耗在30-70 KWh/m²a的建筑
2) 三升油建筑(Drei-Liter-Haus):采暖能耗在15-30KWh/m²a的建筑
3)超低能耗被动房( Passiv haus):采暖能耗≤15KWh/m²a的建筑
4.零能耗建筑 (Nullenergiehaus)
通常是通过被动设计,使建筑的能源需求量降到很低,进一步采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覆盖所需能源,建筑不依靠外部能源。
5.产能建筑 (Plusenergiehaus)
采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覆盖所需能源之外,建筑向外部输出能源。
6.绿色建筑
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简而言之来分析就是“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
1.被动房是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来源
被动房是贯穿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标准。
2.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被动房技术中国化、本土化的产物
被动房是原汁原味的被动技术理念,而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依据我国国情、气候条件等调整的标准要求,有些参数和技术要求低于被动房要求。
3.被动房技术是国内建筑节能评价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目前较为符合我国现有技术水平的评价标准,而节能技术的未来走向仍旧会朝向被动房的方向发展,之后进入净零能耗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的评价体系。
4.被动房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动房主要控制建筑能耗,在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中占有首要地位,能耗涉及绿建中重要评价指标 ,并且被动房是建筑节能高标准的设计理念。
5. 被动房是绿建标准性能度量薄弱的有效补充
绿建标准学习美国LEED评价标准,是典型的设计指南为主的评价体系,采用了清单式的指标结构打分,对绿建市场具有指导作用,但无法提供精准的性能度量,指标关联度未被考虑,某些时候成为成本增量的借口。被动房技术作为有效补充,可以引导绿建市场趋于成熟。
6.绿色建筑可以作为被动房未来市场的风向标
研究我国绿建发展脉络,可以了解到其中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态势,进而发觉被动房技术的应用市场和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