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哲学】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吗?
【学点哲学】
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吗?
作者:无 痕
在《老子》的思想当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词就是“无为”。
这也是《老子》思想中饱受争议的一个概念。
很多人都将其理解为,“无为”就是不作为,什么都不做。但是,老子被誉为世界“第一哲人”,如果宣扬这种观点,显然是非常消极,非常不合理的。
对“无为”的理解历来是见仁见智。通行的观点认为,道家宣扬的无为、不争,并不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是指君主不要与民争,要顺应民众,不妄为。
美国易经学会理事长应鼎成先生说:“老子的‘无为’,是最积极、最伟大的思想。‘无为’,是一种大无畏兼利他思想的无私,无私就无欲,无欲就无争。”
英国著名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李约瑟教授说:“就早期原始科学的道家哲学而言,‘无为’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亦即不固执地要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它们所不适合的功能。”
对“无为”这个概念的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呢?
核心问题在于对“无”的理解。
对比通行本《道德经》和帛书《德道经》,可以发现,帛书版中有83个“无”字是写成现代简体字“无”字,而有5个是写成繁体“無”字。
到了通行本《道德经》中,所有“无”字无一例外地变成了繁体字的“無”字。
这个现象说明,在更接近《老子》原貌的帛书本中,“无”和“無”两个字是同时存在的。
老子区别性地使用这两个字,是有深意的。
而通行本《道德经》的改变,就让人对于老子要表达的意思彻底寻不到踪迹了。
在帛书《德道经》中所使用“無”字,确实是“没有”的意思。
所以,“無为”应该理解为“什么都不做”的意思。
但“无”字在古代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帛书《德道经》中,老子对“无”进行了定义。
老子说,“无,名万物之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是指天地万物还没有诞生出现之前的那种先天的、不可名状的、无法用我们的后天意识充分表述的一种状态。
“无”就是对这种状态的一种定名、命名,同时也是对这种状态的形象化表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无,通于元者。盖其义谓上通元始,故其字形亦用元篆,上母于一”。
“元,气之始也。”
王筠《说文句读》:“此说字形也。元在二之下,无之一竖撇通于二之上,故云然”。
清代文字学家从“无”的字形进行分析,“无”字跟“元”字相通,即“无”有“元”的内涵。
“元”是对“气之始”的状态的描述,是在“二”的阶段(“元”由“二”和“儿”组字)。
老子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对天地万物生成演变过程进行了一种阶段性划分。
“二”是指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已经出现了阴阳的这个阶段。
但是,“无”所描述的状态并不局限在阴阳二的阶段,而是更接近“道”,所以,用中间的一竖撇将“元”字上面的“二”贯通,以此形象化地表达这层意思。
在通行本《道德经》中,这句话被修改成“無,名天地之始”。
“无”的字形改变,使这种象形表意的方式发生了丢失。
把“万物”修改为“天地”,使“无”的概念所囊括的范围大大缩小。
事实上,在老子的思想中,“无”的概念是可以应用于万事万物的。
但是,“万物”被改为“天地”后,“无”就被限制于天和地的范畴上,也就失去了普适性。
在传统文化中,“无”是“道”的象意,用数字表述则为“0”,是用于描述万物最初始的具有“道”之属性的物质能量状态。
因此,“有为”和“无为”有什么区别呢?
该问题如果仅仅是从哲理上辨析,确实挺让人纠结。
但是,遵循古代研究问题的内求法思想,即“证道不离身”,如果从我们自身去寻找答案,那么,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从人体生理学角度,无为和有为指的是什么呢?
在生理学上,人体肌肉分为两种,一种叫随意肌,也就是可以受人的意识指挥控制的肌肉,比如四肢、面部五官、体表的肌肉运动、行为,都是后天意识、意念可以控制的。
这种能够被意识直接控制的行为、活动就叫做“有为”。
人体的另一种肌肉叫非随意肌,比如身体内心臟的搏动、胃肠的蠕动等等,体内这些五臟六腑器官组织的活动,绝大部分都不是意识能够直接参与控制的。
这种没有意识参与的行为、活动就叫做“无为”。
为什么将非随意肌的活动定义为“无为”?
老子说,“无,名万物之始也”。
人体的非随意肌系统保持着本有的节律进行运动。
这种本有的节律是一种“万物之始”的状态,所以叫“无为”。
非随意肌系统的“无为”维护着人体生命的健康。
但是,如果人体随意肌系统的“有为”活动干扰、破坏了非随意肌系统的“无为”运动,使这种“无为”出现紊乱,其后果就是我们会出现亚健康的状态,甚至身体亮红灯、生病。
所以说,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老子的“无为”智慧是在告诉我们,要遵循大道自然规律去正确的“有为”。顺应“无为”的规律,才可以为我们的各种“有为”活动定位出一个正确的方向,才可能做到无为而无所不为。
【参考资料】
熊春锦校注《老子·德道经》,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熊春锦著《东方治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