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淋:小便浑浊如膏

​膏淋:

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

病因:湿热下注,阻滞络脉,脂汁外溢。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方用:

治肾消膏淋,病在下焦:苦楝子、茴香等分。为末,每温酒服-钱。(《圣惠方》)

简介:膏淋是淋证一种,淋证的成因有内、外因之分,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膀胱与肾。当湿热等邪蕴结膀胱,或久病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淋证。由于湿热导致病理变化的不同,及累及脏腑器官之差异,临床上乃有六淋之分。若湿热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灼热刺痛,则为热淋;若膀胱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血随尿出,以至小便涩痛有血,乃成血淋;若湿热久蕴,熬尿成石,遂致石淋;若湿热蕴久,阻滞经脉,脂液不循常道,小便浑浊不清,而为膏淋;若肝气失于疏泄,气火郁于膀胱,则为气淋;若久淋不愈,湿热留恋膀胱,由腑及脏,继则由肾及脾,脾肾受损,正虚邪弱,遂成劳淋;若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亦为血淋;若肾虚下元不固,不能摄纳精微脂液,亦为膏淋;若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膀胱气化无权,亦成气淋。可见淋证的发生除膀胱与肾外,还与肝脾相关联。其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之邪。膏淋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脂血证。

(0)

相关推荐

  • 《证治准绳·杂病》小便不通

    丹溪大法,小便不通,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有隔二隔三之治.如因肺燥不能生水,则清金,此隔二.如不因肺燥,但膀胱有热,则宜泻膀胱,此正治也.如因脾湿不运而精不升,故肺不能生水,则当燥 ...

  • 老中医治疗淋症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淋症医案大全 ​医案一 常某,女,19岁.病已半载,小便频数量少,时现血尿或小血块,溺时尿道不适,有时疼痛,经第三人民医院检查为膀胱结核症.舌苔薄黄,脉象滑数.辨证立法:肾与膀胱为表里,主水 ...

  • 淋证诊治精粹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漓不尽,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的一类病证,系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 淋证之名,首见于<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淋证均有较深的认识,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 ...

  • 膏淋汤标准配方组成膏淋汤的功效与作用

    膏淋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具有益肾健脾,固比较比较涩嘴嘴止淋的功效.主要用法为煎水后服用. 膏淋汤标准配方组成 生山药一两(30克).生芡买六钱(18克).生龙骨(捣细)六钱(18克). ...

  • 膏淋(糖尿病)古方治验

    袁某,男,42岁,干部.1998年7月15日首诊.患者主诉:因腰酸乏力,小便频数2月余,在某医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前列腺炎".经治疗数月效果不佳,多次查血. ...

  • 程氏萆薢分清饮治疗淋证膏淋

    一.萆薢分清饮 <医学心悟>卷四:萆薢分清饮 处方川萆薢6克 黄柏(炒褐色)石菖蒲各15克 茯苓 白术各3克 莲子心2.1克 丹参 车前子各4.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分清别浊,主赤白浊, ...

  • 膏淋分清饮

    膏淋分清饮 功效:分清去浊,滑利通淋. 主治:膏淋(乳糜尿) 方药:射干15-20g.泽泻30g.萆薢15g.车前子15g.石打穿20g.半边莲25g.半枝莲20g.石韦30g.冬葵子12g.台乌药1 ...

  • 膏淋、白浊之分清化浊——萆薢分清饮

    本方出自南宋医家杨倓的<杨氏家藏方>,原名"萆薢分清散",及至元代<丹溪心法>亦引用此方,并改名为"萆薢分清饮". [来源]<杨氏 ...

  • 膏淋医案一例

    上星期一青年经友人介绍来诊.自述近期小便淋沥不尽.茎中如有物阻,小便涩痛.早上小便后有白色物分泌.尿色有时如泔.症状已一年多.时好时坏.舌红苔白腻.脉缓.余辨证膏淋.拟方萆解分清饮加减;白术15萆解1 ...

  • 中医内科学——淋证膏淋——萆薢分清饮——阴阳解析

    萆薢分清饮--阴阳解析 淋证膏淋证候: 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分 ...

  • 张胜兵膏淋水肿奇效案:西医无法根治的肾病综合征伴蛋白尿痊愈!

    "张胜兵中医科诊所" 关注 长按图中二维码,关注"张胜兵中医",每天为您分享精彩中医文章和医案! 陈某,男,62岁, 主诉:双下肢水肿(夜间重).尿浊一年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