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燕|闲游南山乐悠悠
陶燕|闲游南山乐悠悠
此行柳林南山,却安排一段古角水库船上游,别有一番风味。
蓝天白云下,宁静的古角水库犹如一颗巨大的美玉,舒适稳妥地镶嵌在南北山的怀抱中。脑中闪现汛期水库的一张图片,洪水如猛虎下山,气势汹汹,啃噬闸口,不足两月,水落闸口已三丈有余,但见眼前,水波不兴,温软清澈,裸露的沙滩茫茫一片。正驻足感叹,两条红色的铁皮船已整装待发。
船中空间小,却可观船外大世界。青山绿水,人如画中游,心随水漾,水面渐渐宽大舒朗,心也随之松弛开阔。
有人说,古人多闲情,今人少雅致。我却不大同意,看我们这一行人来自各行各业,因网络围炉相识,周末结伴同游,有文学爱好者,有摄影爱好者,有的同游多次,有的第一次见面,对上网名后便亲如手足。
两船并驾齐行。一船女人,欢声笑语,叽喳不休,如喜鹊闹枝;一船男人,立在船头,端着长枪短炮,对着美景“咔咔”不停。秋日的阳光温柔浪漫,美景同样吸引着女人们一个个走上船头,着彩服,披丝巾,打花纸伞,窈窕多情,摇曳生姿,有的娇媚如春花,有的秀美如秋菊。她们大多人到中年,岁月留痕,但此刻融入美景却美丽无比。
两条红篷船缓缓地行在绿水之上,像两朵自由行走的花,两船上的人一应一答更像是对对山歌。遥想漓江的山水,刘三姐的对歌也莫过如此。
船乐悠悠行半小时,便到了登南山的古道口。
南山海拔600米,巍峨峻峭。南山古道建于隋唐时期,全长约5里。踏上光滑齐整的石板路,对古代匠人的崇敬感油然而生。古道两边绿荫蔽日,空气清新无比,树木野花混合着秋草味儿直入心脾,久违的山里味道充盈鼻息。我们走走停停,采采花,拍拍照,听听典故,讲讲传说,慢慢悠悠沿着古道蜿蜒前行。沿途有十多个景点。我们争论是“姑嫂比掌石”还是“姑嫂比长石”,交流着不同版本的传说。我们在“晒经石”下仰首踟蹰,石上题联斑驳难辨,“口口碑中字,苔餐石上经。”上联两字模糊不清,让人猜测揣摸半天,最终得出“雾蚀碑中字”,于是对古人的妙联赞叹不已。
南山古道坡度不大,全程也不长,一般人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穿过。而我们一行人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期间经常慢下脚步,看日光从岩石上慢慢爬过,看翩翩蝴蝶采撷诗意,一路欢声笑语闲情逸致,自不必多说。
出了南山古道,便见南北山村了,山里的民居大多青砖黛瓦,古朴久远,农家乐的袅袅炊烟勾引着我们,我们却被村边的望云桥吸引住了。桥孔丈余高,桥下溪流潺潺,桥边樟树遮日,桥面是由几块巨大的条石铺成,仔细看,桥面的条石上有雕刻的棋盘,长宽不足三尺,历尽沧桑的石雕棋盘,线条依稀可见。古人的闲情真是做到了极致,试想,倚高山傍流水,对弈天地之间,不惹凡尘,抛却烦忧,不在仙境胜仙境啊。
站在桥上,看桥下清流激湍,游人嬉戏,我想起南北朝时的傅大士有偈语曰: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傅大士大约是以桥隐喻易逝的肉体,以水隐喻恒常的佛性。而我这里意思却是,古人虽然离去了,我等也会离去,但大自然的美和人类追寻美的印迹却永远留了下来。
作者:陶燕 湖北黄梅人 黄冈作协会员 黄梅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