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diss你的不专业,学好了再来交流

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我知道每次当我跟专业性很强的人进行交流的时候,眼睛都是放光的,因为我知道跟高手交流之后,自己会从交流中学会很多。这就是个时时刻刻需要学习的年代,很多东西更新迭代的太快,每一年都有很多新鲜事物出现,我们不仅要补学以前积累下来的知识,还要学习新的知识,所以我们会发现身边已经处处是学习的人。

阿里巴巴CEO张勇谈优秀团队的三个标准,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团队要有学习能力。今天互联网、数字经济处于最前沿,再怎么讲,最后没有能力也是扯淡。马云谈选人标准,其中一条就是不看学历,但要看学习力。

最近与很多合作伙伴见面,有的非常有专业性,还没等交流5分钟,对方就能抓住业务的核心要点来进行提问,这样的能力一方面是大量的实践积累,另一方面我也会看到对方每天都在学习。

当然也见了很多不知所云的交流方,还沿用以前的套路,不讲业务实质,全都是飘在天上无法落地的幻想。

强烈diss这样浪费时间的交流方!

有一种是对业务不钻研不深入,就如软件销售来介绍软件,说自己就是销售不是技术,一问细节全都不知道,这样的如何不让人鄙视?

还有一种是固化自己的能力范围,有一些是做传统行业很长时间,但是从不过问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跟别人一交流就谈以前,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从套子里出来!

还有一种是饭来张口型,知道自己不知道,但是不花时间自己去学习和研究,张口就问别人,你不懂你有理吗?我就想知道别人有什么义务给你培训和咨询,你付费了吗?没付费就自己去百度!

已经到了2019年了,现在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且是快速变化,每年如果不更新知识和进行必要的总结,还如何与这个时代共同进步?记得10多年前,家里的亲戚已经在上海工作和结婚,回大连我们交流的时候,他就说自己和老婆周末的时间全天都泡在图书馆学习,当时我这个还在上学的人根本没法理解,工作了还要周末这么辛苦吗?他当时已经是公司副总裁,老婆已经是跨国公司的财务老总,他们还需要学习什么呢?

现在的自己深深的知道答案了,不进则退,如果想要做成事儿,肯定是要学习很多东西,学了之后立刻去实践。尤其是现在跨界的事物太多,首先要深耕自己工作的领域,要有专业性,其次一定要扩大自己的能力圈,跨行业了解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把自己的专业与其他领域进行结合,跨行业创新。

当然有很多人批评我的观点,认为工作和生活中什么样的人都需要,不是每个都要高精尖,也需要那些按部就班工作的人。我认同,一个团队中的人都不一样,各个岗位的要求不一样,不是每个岗位都需要创新。

但是!不需要创新不代表不学习,这个团队经常谈论的业务、新名词难道不需要知道吗?有很多问题都问你800遍了,你每次都天真说这个我不太懂?能不能别拿无知当天真!你不知道私下里学习学习吗?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每三四年就选择一个新的学科学习,这种学习使他学识渊博,并不断接触到新学科、新学说和新方法。巴菲特就曾透露自己每天阅读500页,知识才会如利息一般累积。高手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还在路上的人呢!

其实学习真的没那么难和痛苦,这个过程很美妙,只是好多人自己先质疑自己的能力,还有的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对于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总感觉是一项巨大工程。对于已经工作还需要持续学习的职场中人,我有如下几个建议:

第一,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可能是我们的应试教育给我们造成了太大伤害,尤其是在学生时代学习不好的人,更没有信心。其实学历和能力没有直接的挂钩,学历不代表一切,学历高的只是代表了在学生时代你是有点学习方法的,但是并不代表应用没问题。有些人天生就是聪明,一学就会,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需要努力学习,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记住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第二,要先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彼得德鲁克就建议过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读者型(习惯阅读信息)还是听者型(习惯听取信息)的人。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一直是新闻媒体的宠儿。不管记者提出什么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十年后,他当上了总统,但当年对他十分崇拜的同一批记者却公开瞧不起他。他们抱怨说,他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胡侃着其他事情。艾森豪威尔显然不知道自己属于读者型,而不是听者型。当他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他的助手会确保媒体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在记者招待会开始前半小时以书面形式提交。这样,他就完全掌握了记者提出的问题。而当他就任总统时,他甚至连记者们在问些什么都没听清过。

就如我深刻的了解自己是读者型,所以《得到》栏目的学习我从来都是看文字,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边开车一边听。所以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会事半功倍。

第三,要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每年我都会学习一些学习方法和工具,这样可以让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例如我会学习如何阅读、如何记笔记、如何写作、如何梳理自己的思路、如何快速学习一个新领域,还会学习思维导图、结构化思维、金字塔原理等工具,以及印象笔记的使用、anki卡片的使用等等。我一开始就是简单的觉得自己哪欠缺就学习什么,后来发现学习效率低,那就得使用工具,再后来发现学得越来越多,就需要进行知识管理,需要的时候随时提取,而且每年根据自己的总结不断的进行改进,学习效果就越来越好。

第四,多渠道学习。学习有很多渠道,可以阅读,可以通过咨询和交流获得新知识,还可以参加线上和线下的培训,甚至可以找到自己的导师来进行指导。千万别单一的把学习想成就是坐着听课或者看书。对于刚工作没多长时间的人来说,甚至可以通过记录每次领导谈业务时的讲话来获取到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还可以研究领导说话的层次,等到下次自己发言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样的结构。所以说其实处处是可以学习的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第五,知行合一。对于学习一个新的领域,可以运用主题阅读,并在一定时间内大量的进行资料搜集和学习,掌握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框架,对于难点再咨询专家,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新的领域。另外,学习之后一定要进行实践,这样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内化,就如我有时学习新的东西会进行免费的分享,或者先定学习主题,然后把分享的日期定下来,倒逼自己学习新的领域。

这些年的学习,让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让自己在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充满好奇,有信心去挑战新的领域。过程即奖励,学习可以让自己眼睛放光,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学习还可以跟不同的人讨论、研究,可以彼此激发出新的东西。所以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奖励,会让你充满幸福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