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秦兵俑有绿脸,秦马俑涂装也走红绿结合风?秦始皇的战马手办可比唐三彩更精彩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冷艳锯

字数:2658,阅读时间:约12分钟

编者按:随着《大秦颂》的热播,一款“我在秦陵修兵马俑”的小程序在各大公号中刷屏。遗憾的是,这个修复游戏并没有介绍提及马俑,仅仅是修复兵俑,兵马俑兵马俑,没马怎么能行呢?

在以往的文章里我们介绍过秦战马的性别《冷兵问答|古代战马是公马or母马?别想歪,看秦始皇兵马俑的这个部位就明白了》!战马鬃尾的缚结问题:《冷研逛军博| 剪鬃与束尾:中国古代战马与民间马匹最大的区别在哪?》战马与战车系驾问题:《冷研逛军博|那辆复原的战国驷马战车还有哪处需要改进?》古代马具通论:《冷研说历史|女英雄也得买买买!花木兰出征前的大采购,到底都买了啥?》现在我们就来补充说明下秦马俑情况。就目前秦陵兵马俑所见马按用途分为挽马与鞍马,鞍马也就是我们说的乘用马。
挽马俑,以一组右服马为例:马通首高162厘米,头至尾通长210厘米,蹄至鬐甲高124厘米,肚围159厘米,腿高75厘米,和秦始皇陵东侧上焦村马厩坑出土秦马骨骼体尺大体相似。鞍马略高大,马通首高172厘米,头至尾通长210厘米,蹄至鬐甲高133厘米,基本符合秦律的标准:高八尺五寸(134厘米)以上。脑补下以前大致介绍过相马的标准:《冷兵问答|学会这些马匹小常识,古代伯乐也比不上你》:
秦马剪鬃缚尾,四蹄 伫 立。肩长而斜;上膊长度约为肩长的一半;肘长而大;前膊长直;前膝关节强大;管短直;球节圆而强大;系长短适中。后肢股长,宽,厚重;后膝圆大,韧带发育好;胫短利于挽曳;飞节端正;后管骨骼坚实;后球节圆宽结实;后系比前系长且粗,具备良马的基本特征。(左图为故宫雕塑馆文物实拍)
前蹄大而圆;后蹄小而尖,为正蹄形,正肢势。马头塑造比较细腻,躯干部位塑造手法简洁,概括,繁简结合。马头为直头,直颈。面颊用硬直面线塑造,眼,鼻孔嘴角处用曲线表现,眼球突起,状如悬铃。竹披双耳向前耸立,显得机警异常。马作嘶鸣状,给人以跃跃欲驰之感。
秦马躯干为高鬐甲(鬐甲处体高大于尻高),背腰长宽,略凹,尻部发育良好,挽马较宽,为水平尻,鞍马尻长。尾础端正,挽马缚尾带卷翘,鞍马尾梳成长辫自然下垂。挽马胸深宽长,鞍马胸深长,腹部大小适中,紧凑充实。肷[qiǎn]窝小而充实。挽马均为骟马,部分鞍马为公马,兵马俑坑尚未发现母马。马俑通常涂色枣红,黑鬃黑尾白蹄粉舌白牙,采用平涂手法,彩绘剥落较多。这样的马毛色在马学中称之为骝马。
我们知道秦兵俑里有绿脸俑,马俑里也有类的涂装。出于艺术手段或做涂色实验考虑,有的陶马涂装色比较特殊,受光面涂枣红色,背光面涂绿色,如脊干和腹部两侧为枣红色,腹下涂绿色;肩部及颈部涂枣红色,前胸及项下涂绿色;马首额部及鼻梁为枣红色,两侧面颊涂绿色,但这样施色仅有一号坑T20G10出土右服马和右骖马两例。其塑造方法:马头由左右大小相等的两片或上下左右四片做成,马颈为左右两片倒梯形泥片合成,躯干的制作方法是尻/腹/胸三段由泥片斗合而成。陶马的腹部或背部留有一两个8-14厘米圆孔,用陶饼封堵,这样的圆孔是为了便于把手伸进体腔内工作,还便于焙烧时透气以防炸裂。马腿泥质经过反复折叠调合,并施加了强大的压力。马尾系单独捏塑成形,插入尻部方或圆孔中,外部复泥加固。陶马的各部分制作完毕后先立腿,然后连四肢,再迭筑尻,腹及胸腔两侧泥片,而后再覆盖躯干上侧,连接胸腹泥片,下面用丁字木架承托,依次连接马颈,马头,待成型后,进行表面装饰和细部雕刻。图为国博所藏秦挽马。
按现代马学体尺分类属于轻型挽用马种,是中国地方原始品种:河曲马。河曲马:中国古老马种,该马种产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黄河上游第一河曲处,故名。河曲马被人们驯化成为家畜约在新石器时代。由于战争和民族变迁需要,4000多年前,甘陇一带就产良马,时称“秦马”。
挽马原都戴马辔,出土时散乱,挽马带有铜衔1件,木镳2件,木橛一件,圆柄型皮构件1件,防止马镳磨损马嘴用,大铜泡6件,小铜环4件,络饰管6件,用皮条连缀而成。(图左)根据修复完整的铜车马具看出,驾车的服马和骖马的控马具并不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内侧驾辕的服马控马具简单,只有马衔,而两侧主导方向的骖马嘴里有带刺的马橛,便于驭手加强控制。鞍马控马具,由铜丝穿扁平石管模拟皮革绳索而成的几段条带,交叉处穿铜节约,横衔铜衔,带S形马镳。马缰绳也是  用石管模拟怕皮条而成,牵于骑兵俑右手处。(图右)
陶马鞍马的马鞍,其鞍为无鞍骨结构软鞍,与新疆出土战国马鞍高度近似。
下图这件马具来自鄯善县吐峪沟苏贝希Ⅰ号墓地M10,为早期铁器时代遗物,约公元前5-3世纪。马鞍主体包括左右两扇鞍垫,均用皮革缝制而成,内部填充密实的鹿毛,以针线在鞍垫上绗缝加固,因而在其表面留下密集而整齐的针眼。鞍垫之间留有空隙,以三条平行的宽皮带相连结。马鞍前后两端略微高起,断面近半月形,分别连接攀胸和后鞧,下缘还连有一根腹带。
战国秦汉时期,这种软马鞍曾广泛流行于我国新疆、中原地区,而其源头则与欧亚草原的游牧人群密切相关。软马鞍出现之后,从战国一直延续使用至东汉晚期,到了魏晋时逐渐为木质高桥鞍逐渐取代。直到现在部分民族地区还在使用无鞍骨马鞍,取其上下马方便。
参考文献:《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88年10月、《畜牧学各论》农业出版社1989年5月、《秦俑专题研究》 王学理 三秦出版社 1994年6月、《马百科全书》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5月、及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李云河《中国古代“软马鞍”及相关问题》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内容。主编原廓、作者冷艳锯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

  • 秦俑坑陶马的品种

    [秦俑百问微讲堂]秦俑坑陶马的品种陕西学习平台2021-02-19订阅 河曲马三座秦兵马俑坑共埋藏陶马600余匹,其中骑兵乘用的鞍马116匹.将这些陶马的形象特征与中国原生马种的体型作对照,学者们认为 ...

  • 秦俑坑陶马的造型艺术

    [秦俑百问微讲堂]秦俑坑陶马的造型艺术陕西学习平台2021-01-25订阅 秦俑坑出土的车马.鞍马.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除了埋藏着七千余件的陶制兵俑,还有600余匹的陶马,这些陶俑.陶马共同构成了一 ...

  • 三十、八路军一天转战120里,交替掩护打败日军骑兵

    #寻找真知派##国防科普##历史冷故事# 前文说到八路军的第三十一区队,在孔小营突围以后,又在蔡村二次被包围.无法可想之下,我军只能大白天突围,然后就是面临着日军的追击了. 可是这次他们面临的局势却非 ...

  • 国宝档案:绿脸跪射俑(03)

    国宝档案:绿脸跪射俑(03)

  • 关 于 秦 始 皇 兵 马 俑,你不 知 道 的1 0 大 惊 人事 实

    兵马俑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并闻名于世.但是你知道是谁建造的吗?说到这个我不禁想起之前韩国说到的是他们韩国的功劳,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感到非常无语甚至有点想笑,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毫无疑问 ...

  • 年度重磅!绿脸俑、紫衣俑、韩休墓壁画...看了这个展,才知道我国文保有多牛!

    等了一年的大展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 终于在首都博物馆开启 展览汇集10个省市 23 家文博单位 50余件(套)文物 及相关辅助展品 其中 不乏像秦始皇帝陵出土彩 ...

  • 兵马俑出土一尊“绿脸”俑,却因身份受争议,专家:可能是特种兵

    随着1974年兵马俑的出土,那真的是轰动了全世界,而后吸引了无数的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其中不乏各国的政要,只要进去参观兵马俑,都会被其宏伟和威严给震慑到的,这就是秦始皇时期的军队,让人直呼了不起! ...

  • 十二花田 ‖ 秦绍遥 ‖ 东风伴奏金融曲,红醒芳林绿醒田

    十 二 花 田 秦 绍 遥 招摇诗话 六五 才女月映霜华,巴山人也,芳名上何下智.诗中颇具灵气.乙亥年秋,冀东秦少应邀赴泸州国际诗酒大会,幸得识面,果名如其人,霜肤华面,且七窍玲珑,谈吐似春风送雨,暖 ...

  • 广西参议长蒋继伊(29)问君何处避秦兵

    原创王文胜 日寇占领了全县后,为积蓄进攻桂林的力量,敌第11 军司令部.第13 师团.第58 师团集结于蒙家岭.华石桥.南三村(脚山铺一带),敌军总司令部公然令各师团在全州烧杀抢夺,以"积存 ...

  • 弦高智退秦兵

    历史故事新编-6 弦高智退秦兵 文/墨吟 夏天 公元前628年,晋国的晋文公和郑国的郑文公先后病逝,驻守郑国的秦将杞子派信使飞马回秦国报信.得到消息的秦国君主秦穆公对着地图看了很久,还不停地用手比比划 ...

  • 吴起破秦兵50万,白起坑杀赵兵45万,他们到底谁更厉害?

    中国历史上有过一段极大的分裂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其中自公元前770始自公元前221年结束共经历了差不多五个世纪.在始皇帝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之前,中国在这个时代一直都是处于分裂割据的情况. 各国之 ...

  • 这首边塞诗一反常态,在诗中以反战为主,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唐朝虽然表面看似很繁花,但是北后依旧还是波涛汹涌,尤其是边关一带,始终还是常年爆发了无数的战争,尤其是到了中唐时期,这个时候的边关,更是成为了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游戏,以至于很多的男子出门征战,可能是有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