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望安杯”首届全国征文大赛135号作品】江南||家的味道(散文)
家的味道
作者:江 南
主编:非 鱼
窗外漆黑黑的,对面楼上没有一个窗口亮灯。大概是周末吧,孩子们休息,大人们便不用早起操持早饭,都睡个懒觉,在这寒冷的冬日该是多美。
八十多岁的爹娘独住在老屋里,不肯随儿女居住,我们知道二老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爹曾经说过,待儿女都成家立业,他便不再耕种农田,养花喂鱼,读书下棋,写写回忆录,安享清福。八十岁那年一场脑梗让父亲痴呆了,最严重时不认识人了,多方寻医问药,情况转好,也是一阵糊涂一阵清醒。所谓思乡之情不过是回家看看父母,爹娘的安康便是我最深的牵挂,最近的乡愁。
母亲有老气管炎,冬天寒冷易复发, 一直想让爹娘冬天跟我住,总是不肯。老家煤改气,我们兄妹谎称家里烧不了暖气了,多次做工作,总算瞒天过海,今冬把爹娘接来城里,便少了那淡淡的乡愁。我习惯了醒来翻看朋友圈里的文章,最近又爱上抖音,时不时拍一两个爹娘日常或者我自己的表演,发送给好友欣赏,点不点赞,涨不涨粉丝,都在其次,如能愉悦自己哄老人开心,还能使看到的人开心快乐就足够了。
看看时间五点一刻,还有些早,孩子们不在身边,想拍个抖音,一想昨晚答应孩子早晨手擀面。不敢耽误了,立马起床准备。和好面放盆里醒着。剥一颗白菜,洗菜切菜,用开水煮一下,俗称榨菜,去除那种自带的甜味儿,炒菜的时候,既省火菜还软香。那是故乡的味道。
刚才榨菜的时候,我看手机,突然听到先生说“别糊了”,撒腿跑进厨房,没事儿,挺好。关了火捞菜,泡进水里,收拾完了打算去给先生开门,仔细听听没有脚步声,可分明听得清楚,是他的声音。也许此刻他和孩子们都在梦中吧,也是,说好了七点过来吃饭,才六点多点他怎么可能来呢,不过还好,感谢这声音提醒我。不然真可能糊锅,最近忘心大了。
上班走半路,一摸口袋没装手机,想返回去取,电车电量不足,好容易挨到单位,想给电车充电,车筐里没充电器。还有一天找不到手机,急得团团转,到了年终,事儿比较多,微信群里得盯着点,怕耽误了,屋里屋外转圈就是找不到手机,使劲儿想也是出家门时带了,怎么到单位就没有了,它能飞了不成?突然有电话响了,还有震动的声音,哈哈,逮住了,在牛仔裤屁兜里藏着。
别说,还真感谢刚才幻听到的那个声音,不然我是不是真糊锅,还真不好说。昨晚熬花椒水就是忘了,糊锅了,还好电锅自动断电熄火,但还是闻到了浓浓的糊味儿,换了电磁炉,定时熬制,妥妥滴了,不怕糊锅了。
看了看,面还没有醒到时候,就再等一会儿吧,不着急。面醒不好,吃起来不劲道。小时候,我兄弟姐妹多,那时候经济条件差,过生日是没有蛋糕的。逢孩子过生日,娘就做手擀面,面剂圆圆的,双手有节奏地推擀,不时散开、旋转面皮,为防粘黏,撒些玉米面布面,上下翻飞,前后摆合。像变戏法一样。一会儿功夫,面擀好了,熟练得码成手掌宽厚厚的条形,叠起来开始切面,右手拿刀左手轻轻地拢着面皮,娘根本就不看刀和面,嚓嚓嚓,手起刀落,均匀的宽度,用手抓起面条抖落布面,长长的面条在空中飞舞。
我很惊叹娘的手艺高超,每次她擀面条我就在旁边仰着脖子偷看,大概我喜欢吃面条就是因为崇拜娘的手艺吧。如今这技术我是学了点皮毛,但我把儿歌学到手了,“和哩那面铁蛋蛋,擀哩那面圆旋转,切哩那面是挂面,煮到锅里莲花转,吃到嘴里微丝咸……”
吃不够的手擀面,叙不完的母女情。娘现在老了,自己做不了手擀面了,我就做给娘吃,虽然武艺不精,学了些皮毛,凑活着也可以做成。每次孩子们都夸赞我做的面好吃,我嘴上谦虚,心里暗喜,娘的手擀面这也算传承了吗?
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这次是真的先生回来了。儿子进厨房闻了闻刚切好的生面条,居然夸赞说真香。哈哈,我心里又乐开了花儿,今天刚好是小棉袄的生日,这就算为娘我一份礼物吧。
爹娘安康,少份牵挂;孩子们安好,多一份欢喜,吃一口热乎饭,拉一拉家常,就是我想要的家的味道。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江南,本名王果风,教师,石家庄诗词协会会员,喜欢灵魂在文字里游走,作品散见于一些报刊或网络平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