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中医治疗乳腺癌的临床验案汇集

林毅 首届“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香港大学荣誉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两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乳腺病学术发展杰出贡献奖”。擅长乳腺良恶性肿瘤尤其是三阴、双阴性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尤其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及乳腺增生性疾病、疑难病症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基本资料】
患者李某,时年37岁。初诊时间:2010年8月16日。
【发病过程】
主诉:左乳癌术后2年,发现左胸壁肿物10天。
病史:患者于2008年7月因左乳癌在我院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肿瘤大小3.5cm×2.5cm,ER、PR均阴性,HER-2(+),腋淋巴结有癌转移(3/17),术后完成放化疗(6周期TAC方案化疗、30次局部放疗),无内分泌治疗。10天前发现左胸壁肿物,行手术切检,病理提示:浸润性癌。在外院行NP方案化疗,左胸壁肿物无缩小。遂至我科门诊。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自觉结节周围皮肤灼热感。舌苔黄腻,脉弦数。
查体:左胸壁可见数枚直径约1cm的结节,触之质硬,局部皮肤泛红,无渗血渗液。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左乳癌术后局部复发
中医诊断:乳岩
证型:正虚毒炽
内治:健脾益气,补肾生髓,抗癌解毒

方药:(1)自拟健脾补肾方:北芪30g,太子参30g,白术15g,女贞子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肉苁蓉15g,云茯苓15g,薏苡仁30g,沙参15g,莪术30g,半枝莲30g。14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

(2)复康灵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

(3)槐耳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温水冲服。
外治:加味金黄散水蜜外敷左胸壁,每日1次。
【随诊过程】
二诊:2010年8月30日
症见:皮肤灼热感明显好转。舌苔黄腻,脉弦数。
查体:左胸壁结节局部皮肤泛红明显好转,接近正常肤色,无渗血渗液。
内治:上方中药继服14剂,继续口服槐耳颗粒、复康灵胶囊。
外治:继续外敷加味金黄散水蜜。

随访6月局部恢复较好,左胸壁数个肿物明显缩小,直径约0.5cm,余部位未见复发转移。

【按语】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是指乳腺癌术后再次发生于同侧乳腺、胸壁、腋窝以及锁骨上、下窝等处相同性质的肿瘤,一般多发生在原发灶邻近区域,以胸壁复发最多,其次为锁骨上窝和腋窝。局部复发的早期表现为皮肤片状发红、增厚,无疼痛,但其发展较快,可迅速肿大破溃。局部复发大多数发生在术后2~3年之内,预后不良。局部复发后5年生存率仅为42%~49%。
目前认为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多为:①原发灶向周围浸润,手术切除不彻底;②术中肿瘤破溃或淋巴管被切断而致切口种植;③术中挤压致肿瘤细胞向周围播散而残留;④术后未行系统的放、化疗。
林老认为,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应强调扶正,正所谓“养正积自除”。结合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亦要标本兼治,“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正气亏虚,首当责之脾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真阴真阳所藏之处,故扶正尤当重脾肾,健脾补肾为林老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基本治疗法则,治疗目标为人瘤共存。故方中太子参(或党参)、云茯苓、白术、北芪益气健脾,扶助气血,顾护后天,使气血生化有源,灌溉五脏六腑。
清·王德森《市隐庐医学杂著》曰:“乳岩、流注、贴骨、鹤膝、横痃、骨槽、恶核、失荣、马刀、石疽之属,皆属阴虚,尽在阴疽之类。其要在三五日内,察其皮色之变与不变,热与不热,以分其阴阳。不可因其三五日后之发阳,遂误为阳证,而以寒凉之药,逼邪内陷。”故采用菟丝子、肉苁蓉温补肾阳;女贞子、枸杞子、沙参以补肾养阴,而达阴阳并补,调摄冲任,补而不滞,固摄先天之效。
“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林老在治疗中还兼顾余毒的祛除,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用半枝莲、薏苡仁、莪术以抗癌解毒。上药合用,使得正气得固,驱邪外出,防止或延缓癌肿复发转移,达到人瘤共存的目的。


【基本资料】

陈某,女,时年59岁。初诊日期:2008年8月16日。
01    【发病过程】

主诉:左乳癌术后23年,左上肢红肿疼痛伴发热9天。

病史:患者于1985年在外院行左乳腺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及术后病理报告不详),术后未行化疗,共行25次放疗,当时无左上肢淋巴水肿。1994年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始出现左上肢肿胀(具体臂围不详),曾在外院行物理治疗,疗效欠佳,后未予进一步系统治疗。2008年8月7日患者不慎扎破患肢手指,2天后出现左上肢肿胀加重,红热疼痛,伴恶寒发热,遂至我科就诊。

02    【首诊证候】
症见:发热,左上肢红肿热痛,纳眠一般,大便稍干,小便黄,口干口苦。舌红,苔黄微腻,边齿印,脉滑数。
查体:体温39℃,左乳缺如,左上肢Ⅳ度凹陷性水肿,左上臂较右上臂粗15cm,左前臂较右前臂粗12cm,皮肤发红光亮,扪之肤温升高。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5.9×109/L,NE 10.6×109/L ,CEA、TPA、CA153、CA125均正常。患肢深静脉彩超未见异常。
03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1)左上肢淋巴水肿 (2)左乳癌术后
中医诊断:(1)水肿  (2)左乳癌
证型:脾虚湿热阻络
内治:利湿消肿,清热解毒
方药:(1)自拟乳癌消肿汤加减:忍冬藤30g,败酱草15g,桑枝15g,木瓜15g,威灵仙15g,伸筋草15g,黄柏10g,厚朴15g,枳实15g,莱菔子15g,薏苡仁30g,蛇舌草30g。7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
(2)外治:予加味金黄散水蜜外敷左上肢红肿处,嘱患者避免用左手提重物,左上肢做向上举重状的伸举运动。
04    【随诊过程】

二诊:2008年8月23日

症见:治疗3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左上肢红肿热痛明显减轻,现无发热,纳眠可,大便稍干结,小便调,无口干口苦。舌红,苔白,脉弦。

检查:体温36.8℃,左上肢Ⅲ度凹陷性水肿,左上臂较右臂粗10cm,左前臂较右前臂粗7cm,皮肤稍红,扪之肤温较对侧稍升高。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

治法:利湿消肿,清热解毒

方药:(1)乳癌消肿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忍冬藤30g,败酱草15g,桑枝15g,木瓜15g,威灵仙15g,姜黄15g,海桐皮15g,赤芍15g,当归10g,川芎15g,薏苡仁30g,蛇舌草30g。7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

(2)外治同前。

三诊:2008年8月30日

症见:患者左上肢红肿较前进一步减轻,热痛消退,无恶寒发热,纳眠可,二便调,无口干口苦。舌淡暗,苔白,边齿印,舌下络脉青紫,脉弦。

检查:左上肢Ⅱ度凹陷性水肿,左上臂较右臂粗6cm,左前臂较右前臂粗4cm,皮肤不红,肤温正常。

证型:脾虚水泛

治法:益气健脾,利湿消肿

方药:热象不显,在上方基础上去蛇舌草,加用党参20g,白术15g。14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

外治予四子散药包热敷左上肢,同时予林老水肿经验方煲水熏洗。

经过治疗2周,患者左上肢红肿明显消退,左上肢Ⅰ度水肿,左上臂较右上臂粗3cm,左前臂较右前臂粗2cm,肤色、肤温正常。自觉左上肢较前明显轻便灵活,活动可。

05    【按语】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为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75%发生在术后第1年内。患者左乳腺癌术后共行25次放疗,左上肢淋巴水肿于乳腺癌术后第9年(1994年)首次出现,行物理治疗效果欠佳。2008年(乳腺癌术后23年)患者左上肢水肿加重,须考虑乳腺癌复发癌栓堵塞淋巴管这一原因,故予排查各项肿瘤标志物及深静脉彩超;但患者有患肢手指外伤史,局部红肿热痛且伴有发热,各肿瘤标志物正常,白细胞升高,深静脉彩超排除血栓,故考虑患者左上肢淋巴肿痛乃由细菌感染所致。

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中医治疗有其独到之处。林老提倡辨肿先当辨清阴阳,认为若无红肿则为“阴肿”,主张内治以益气活血、祛湿利水消肿;若伴有红肿,林老认为此为“阳肿”,主张内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法。在治疗方面尤其重视外治法的运用。对于“阴肿”常外用四子散药包热敷和水肿方熏洗温经通络,散寒消肿;对于“阳肿”则外用加味金黄散水蜜外敷以清热解毒消肿。

该患者初诊时左上肢红肿热痛,局部热象明显,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阻络,予乳癌消肿汤加减;局部外治予加味金黄散水蜜外敷以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加味金黄散可抑菌、抗炎、镇痛、解痉,有减轻局部疼痛、水肿、渗出物过多和继发性感染等作用。
二诊患者热象消退,故合用当归芍药汤加强健脾益气活血之力;三诊患者左上肢热象基本消退,由阳证转为阴证,故外治改为四子散药包热敷和林老水肿经验方熏洗温经通络消肿。此时辨证为脾虚水泛,故在上诊方药基础上减蛇舌草,加用党参、白术以加强健脾渗湿之力。

患者至我科就诊治疗三周后左上肢红热痛消退、肿胀明显减轻,1个多月后左上肢水肿减轻至Ⅰ度,自觉患肢较前轻便灵活,活动可,效果满意。


【基本资料】

叶某,女性,时年47岁。初诊日期:2002年1月17日。

【发病过程】
主诉:左乳癌术后8月余,纳差便溏1周。

病史:患者于2001年5月16 日在我院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左乳腺浸润性癌,ER(-),PR(-),HER-2(-),Ki-67(30%+),腋淋巴结见癌转移(2/19),pT3N1M0(IIIa期),术后完成化疗及放疗。

【首诊证候】

症见:精神疲倦,面色萎黄,少气懒言,无发热,纳眠差,口干,腰酸膝软,大便溏,夜尿2次。舌淡暗,苔白腻,脉细。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左乳癌术后

中医诊断:乳岩

证型:脾虚湿困

治法:健脾渗湿

方药:(1)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g,怀山药15g,云茯苓15g,白术15g,炒白扁豆15g,陈皮10g,法半夏15g,砂仁10(后下),薏苡仁30g,莲子15g,桔梗15g,麦稻芽各15g,生姜5片,大枣5个。14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

(2)复康灵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

(3)槐耳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温水冲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02年2月4日

症见:精神好转,面色萎黄,纳可,眠仍差,夜梦多,无口干,大便成形质软,小便可。舌淡暗,苔薄白,脉细。

证型:心脾两虚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1)归脾汤加减:党参15g,怀山药15g,茯神15g,白术15g,北芪50g,当归头10g,龙眼肉15g,广木香 10g(后下),炙远志15g,炒酸枣仁30g,首乌藤30g,合欢花15g,麦稻芽各15g。14剂,日一剂,水煎二次,上午8时~9时、下午2时各服一次。

(2)复康灵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

(3)槐耳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温水冲服。

三诊:2002年2月20日

患者因过年停服中药,又因饮食肥腻,近日出现泄泻,返院复诊。

症见:疲倦,满闷不欲饮食,口干,眠一般,腰酸,大便烂,日2次,夜尿2次。舌淡暗,苔白腻,脉细缓。

证型:脾虚湿困

治法:健脾渗湿

方药:(1)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20g,云茯苓15g,炒白术30g,炒白扁豆20g,怀山药15g,陈皮15g,莲子15g,砂仁10g(后下),炒薏苡仁30g,厚朴10g,鸡内金15g,炒麦稻芽各15g。5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

(2)余同前。

四诊:2002年2月26日

患者胃纳好转,大便成形,精神好转,夜眠改善,其后定期在林老门诊就诊,坚持以健脾益气基础上辨证加减,并予复康灵胶囊、槐耳颗粒口服治疗。随访至今10年余,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良好,定期进行全身复查,未见复发转移。

【按语】

对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巩固期重要治法。而雌孕激素受体阴性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其预后较激素受体阳性者差。

林老认为,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是该类患者在巩固期治疗的重要基础。林老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发现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多以脾胃虚弱为主,因此乳腺癌受体阴性的患者巩固期治疗多以健脾益气为法,以补后天养先天为要。

该患者初诊时表现为疲倦、懒言、纳眠差、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细等,均为脾虚湿困之证,治以经方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以党参、怀山药、云茯苓、白术、北芪为主药,益气健脾,扶助气血,顾护后天,使气血生化有源,灌溉五脏六腑;配伍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云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陈皮、法夏化痰燥湿;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引药上行。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配合院内制剂复康灵胶囊健脾补肾、扶正抗癌,使正气得固,驱邪外出,预防癌肿复发转移。

同时加用抗肿瘤的国家一类新药槐耳颗粒,该药物为槐耳菌质的提取物,目前的基础临床研究表明槐耳颗粒有扶正活血的功效,具有独特的直接抗癌活性和显著的免疫增强调节作用,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

二诊时,患者精神好转,胃纳改善,大便成形,提示中焦湿邪得以运化,但仍疲倦、眠欠佳,乃因脾虚气血运化乏源,气血不足无以濡养心神,心神失养,故见夜眠不佳,予归脾汤加减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经治疗后症状改善。后又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湿困中焦,气机不畅,胃失和降,故见胃脘部满闷不适;湿浊中阻,湿性重着,故见腰酸,大便烂。可见素有脾虚之体,易受寒湿、饮食所伤,继续予参苓白术散加减,配以鸡内金健脾消食以助运化水谷,麦稻芽升清降浊。

整个巩固期林老注重调理患者脾胃功能,扶助患者正气,使“肿瘤种子”无正气亏虚这一“土壤”条件,则十年余患者无复发转移。


【基本资料】

梁某,女,时年50岁。 初诊日期:2009年3月10日。

01    【发病过程】
主诉:左乳癌术后1年,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半年。
病史:患者于2008年4月22日在我院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腋淋巴结见癌转移(1/21),pT1N1M0(IIb期)。末次月经为2005年8月,性激素检查提示达到绝经状态。术后行6周期TAC方案化疗,自2008年9月起服用来曲唑(弗隆)治疗,服药后出现情绪易激动、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症状而就诊。
02    【首诊证候】

症见:神疲乏力,时觉潮热盗汗,骨关节疼痛,头痛,心悸,口干不苦,纳可,心烦难入眠,二便调。舌红,苔少,脉细。

03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1)左乳癌 (2)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诊断:(1)乳岩  (2)脏躁
证型:阴虚火旺
治法:疏肝清热,滋阴敛汗

方药:(1)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牡丹皮10g,山栀子10g,柴胡10g,白芍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郁金15g,合欢花10g,夜交藤30g,五味子15g,糯稻根15g,浮小麦15g。14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

(2)每晚9时中药沐足,同时按压太冲、行间、神门穴,沐足后配合劳宫穴拍打涌泉穴。

04    【随诊过程】

二诊:2009年3月24日

症见:患者潮热盗汗减轻,夜眠稍安,关节疼痛减轻,但仍觉头晕头痛不适,口干,纳可。舌红,苔少,脉细。

证型:阴虚内热,肝阳上扰

治法:滋阴敛汗,平肝息风

方药:(1)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熟地黄15g,泽泻10g,山萸肉15g,怀山药15g,白芍15g,牡丹皮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天麻15g,菊花10g,糯稻根15g,浮小麦15g。14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

三诊:2009年4月7日

症见:患者潮热、盗汗减少,头晕头痛缓解,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

治疗:症状明显改善,予知柏地黄丸口服调理。

05    【按语】
更年期综合征是困扰围绝经期女性生活的常见问题,内分泌治疗特别是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应用往往会加重这些症状,可影响患者的情绪,甚则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林老认为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参照中医“不寐”、“郁证”、“心悸”、“脏躁”等病进行辨证论治,提出“一体两翼”的辨证思路,即该症的病机核心是肾虚,此即所谓“一体”。但又需辨清阴虚、阳虚之别,此为“两翼”。
《素问》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女性绝经期前后肾气渐衰,冲任虚损,天癸渐竭,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至肝郁气滞,久而肝郁化火而出现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等阴虚内热、肝郁化火之症状,故治以疏肝清热,滋阴敛汗,予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治疗。
方中柴胡、郁金疏理肝气;白芍柔肝养阴,以安肝体;山栀子、牡丹皮清肝泄火;女贞子、旱莲草滋阴补肾,合欢花、夜交藤养心安神;五味子酸收敛汗;糯稻根、浮小麦清虚热、止汗。诸药并用,使肾阴充养,肝气畅达,郁火得降,诸症悉平。
二诊时肝火已清,仍有潮热盗汗、口干等阴虚之症,伴有头痛,故去丹栀逍遥散,以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滋补肝肾,加天麻、菊花以平肝息风。三诊时诸症缓解,予知柏地黄丸调理,滋阴降火。

【基本资料】

钱某,女性,58岁。初诊日期:2010年11月10日。

【发病过程】

主诉:左乳癌术后9月,腰膝关节酸痛2月。

病史:2010年2月患者于我院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ER(+++),PR(+++), HER-2(-),腋淋巴结见癌转移(2/18),pT2N1M0(Ⅱb期),术后半年内完成化疗、放疗。现口服来曲唑行内分泌治疗,同时补充钙剂、阿法迪三。
首诊证候
症见:精神可,全身骨关节酸痛,腰膝酸软,纳可,心烦难眠,时有头痛,口干,耳鸣,五心烦热,二便调。舌红,苔少,脉细。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1)左乳癌 (2)骨质疏松症

中医诊断:(1)乳岩 (2)骨痿

证型:肝肾阴虚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药:
(1)左归丸加减:熟地黄20g,怀山药15g,山萸肉15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杜仲15g,龟板胶15g(烊化),鹿角胶15g(烊化),黄柏5g,知母15g,补骨脂15g,骨碎补15g,白术15g,云茯苓15g,牛膝10g,川断15g。14剂,日一剂,水煎二次,上午8时~9时、下午2时各服一次。

(2)每晚9时中药沐足,同时按压太冲、行间、神门穴,沐足后配合劳宫穴拍打涌泉穴。

随诊过程
二诊:2010年11月24日
症见:精神可,潮热,骨痛减轻,腰膝酸软,纳可,夜眠改善,口干,耳鸣。舌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患者症状改善,效不更方。继续治疗2周后,骨痛明显好转,仍有腰酸膝软、耳鸣、潮热等肝肾阴虚症状,继续予知柏地黄丸口服滋阴清热,一月后潮热症状较前减轻,腰酸改善。
【按语】
骨质疏松症为绝经后女性内分泌治疗的常见副作用之一,常表现为骨关节痛,腰膝酸软无力,运动弛缓,属于中医学“骨痿” 范畴。
林老认为骨的生长健壮与骨髓的充养有着密切关系。“肾之合,骨也”,“肾藏骨髓之气也”,“肾主骨,生髓”;《丹溪心法》曰:“肾虚受之,腿膝枯细,骨节酸疼,精走髓空。”总之,骨质疏松的中医病机以肾虚为本,兼有脾虚、血瘀等。
治疗上,林老提出“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该患者年近花甲,心烦难眠,口干,耳鸣,五心烦热,舌红,苔少为肝肾阴虚之象。乙癸同源,肾精不足,一则无以濡养肝肾,二则致骨髓不充,筋骨失养,则骨痿不用,故见骨痛、腰膝酸软。治疗上宜采用“泻南补北”之法,朱丹溪提出“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是以清内热、滋肾阴,达到金水相生,滋润五脏。故予左归丸加减。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肾填精,大补真阴;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云茯苓、白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取“阳中求阴”之义;菟丝子、杜仲、补骨脂、骨碎补益肾壮阳、强筋健骨;川断、牛膝活血通络,牛膝兼有引药下行之效;黄柏、知母清泻相火。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滋阴清热、强筋健骨之效。
二诊时患者骨痛减轻,夜眠改善,但仍有潮热、腰酸膝软、耳鸣等阴虚之证,故予知柏地黄丸滋阴清热。

【基本资料】

黄某,女,时年47岁。初诊日期:1998年10月8日。

【发病过程】
主诉:右乳癌术后半年,潮热盗汗失眠1月余。

病史:患者于1998年3月28日在我院行右乳癌标准根治术,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导管癌,ER(+),PR(±),腋淋巴结见癌转移(17/18),pT2N3M0(Ⅲc期),术后半年内,完成了9周期CMF方案化疗,25次放疗。后口服他莫昔芬(10mg bid)内分泌治疗。末次月经1998年3月15日,至今未潮。近1月反复潮热盗汗,心烦失眠,不堪其扰,来诊。

【首诊证候】

症见:疲倦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脱发,纳呆,大便烂,通畅。舌红,苔少,脉细而数。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右乳癌术后

中医诊断:乳岩

证型:脾肾两虚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1)自拟健脾补肾方:太子参30g,怀山药15g,云茯苓15g,白术15g,女贞子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北芪30g,山萸肉15g,蛇舌草30g,薏苡仁30g,莪术15g。8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上午8时~9时、下午2时各服一次。

(2)知柏地黄丸,8粒/次,1日3次,口服(空腹盐水送服)。

(3)复康灵胶囊,4粒/次,1日3次,口服(餐后温水送服)。

【随诊过程】

二诊:1998年10月16日

症见:精神尚可,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多汗,潮热较前好转,脱发,纳好转,眠一般,二便调。舌红,苔薄,脉细。

方药:中药守前方,8剂;知柏地黄丸改为六味地黄丸,服用方法同前;复康灵胶囊继服。

三诊:1998年10月24日

症见:精神可,汗出减少,口干,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月经仍至今未潮。

此后,患者定期复诊,酌情辨证加减,坚持服用健脾补肾方、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复康灵胶囊。于2001年监测性激素达到绝经水平,遂换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行内分泌治疗。

随访至今,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全身检查,均未提示复发转移,健康情况良好。
【按语】
对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林老形象地总结为“种子-土壤”学说,认为没有正气亏虚这一“土壤”条件,“肿瘤种子”就不会生根发芽,因此林老认为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应重视扶正,正所谓“养正积自除”,“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亏虚,首当责之脾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真阴真阳所藏之处,故扶正尤当重脾肾,健脾补肾为林老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基本治疗法则,同时亦要标本兼治,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其自拟健脾补肾方充分体现了其这一学术思想。方中太子参(若无内热者用党参)、怀山药、云茯苓、白术、北芪益气健脾,扶助气血,顾护后天,使气血生化有源,灌溉五脏六腑;女贞子、枸杞子以滋补肾之阴精;山萸肉、菟丝子温煦肾阳,而达阴阳并补,调摄冲任,固摄先天之效。
“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林老在治疗中还兼顾祛除余毒。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重用具有抗癌作用的蛇舌草、薏苡仁、莪术。诸药合用,使得正气得固,驱邪外出,预防与延缓癌肿复发转移。
林老强调在临床实践中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本案患者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17枚转移,分期为pT2N3M0(Ⅲc期),辨病为乳腺癌高危复发人群,辨证为脾肾两虚,初诊时偏肾阴虚,治疗应脾肾双补,予自拟健脾补肾方,又因患者阴虚有内热,故再加服知柏地黄丸,以滋阴降火,补肾填精。
二诊时,内热症状减轻,故改为六味地黄丸以滋阴补肾。三诊时,患者肾阴虚内热症状明显缓解,仍有口干,继续予上法调理。患者坚持治疗与复查,未见复发转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来源:林毅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0)

相关推荐

  •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怎么办

    手术是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有不少患者术后会出现上肢水肿的现象.那么,为何术后会出现水肿,有哪些方法可缓解或减轻这种症状呢? 为何术后会出现水肿?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是因为手术破坏了腋窝淋巴系统 ...

  • 中医有效治疗一例乳腺癌全过程

    天医堂推荐搜索 瘙痒 益气健脾软坚散结治乳腺癌 庞某,女,44岁.2013年11月19日,右乳癌术后2月余,浸润性导管癌,LN 4/18,ER-,PR-,CerB2-,舌暗苔少,脉沉细. 处方如下:橘 ...

  • 2.朴炳奎医案(3则)乳腺癌

    案一:益气养阴,化痰逐瘀解毒治疗乳岩 左乳癌(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痰瘀互结,气阴两亏之乳岩,以益气养阴,化痰逐瘀解毒之剂收效. 个人信息:韩某,女,49岁. 初诊日期:2012年1月12日. 主诉:发现 ...

  • 【以案说医】林毅:补益肝肾固本扶正——加味三骨汤治疗乳腺癌骨转移

    林毅 首届"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香港 ...

  • 【以案说医】林毅:乳腺癌术后上肢红肿热痛,清热消肿之余不忘活血通络

    ▲林毅 首届"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香 ...

  • 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验案一则

    7年前,张女士患上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那时的她,周身浮肿,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嗜卧懒动,动则气喘,声音嘶哑,畏寒肢冷:虽经服用"优甲乐"等药,病 ...

  • 林毅:中医治疗化疗后出现各种症状的临床验案汇集

    ▲林毅 首届"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香 ...

  • 中医治疗左䏚部疼痛验案一则

    张某,男,44岁.2014年10月6日初诊.诉左䏚部肌肉胀痛麻木近十天,以坐卧时为显,活动后能逐步减轻.左侧肋骨以下至髂骨以上肌肉叩击.按压.捏提有疼痛,痛处前.后都没有超过腋前线和腋后线:双侧肾区及 ...

  • 神术散(汤)治疗感冒发热临床验案 – 经方派

    神术汤加减治疗发热吐泻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丽 吴某,女,1995年2月1日出生.2018年12月31日初诊. 患者2天前开始出现发热畏寒,最高体温39℃,头身痛,随后出现吐泻.在医院就诊时查血 ...

  • 朱进忠:中医学习经验及临床验案(详细版)

    辨证方法学习 表里不但是伤寒.温病病位内外.浅深的标志,而且是内伤诸病病位内外.浅深,以及病势转变的标志,所以仲景在<伤寒>.<金匮要略>中,不但以大量篇幅阐述了表里证的表现, ...

  • 徐景藩:治疗胃脘痛的临床验案及胃病药物使用经验

    虚实夹杂是胃脘痛病机的双重特性,中虚即脾胃气虚,实则气滞痰饮.故在诊治时,慎勿偏执中虚而一味补气健脾,当补中有消.有运.有化,冀其补而不滞,方能有利于病. 本案以苏梗易桂枝,将苓桂术甘汤化裁为苓苏术甘 ...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名医验案

    糖尿病中医定义为"消渴"病,中医治病以辨证论治为出发点,讲究从根论治.中医对糖尿病有一套成熟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虚症,在虚症的基础上衍生出多多少少的实证,在病因认 ...

  • 【名老中医刘渡舟临床验案——患梅尼埃病反...

    [名老中医刘渡舟临床验案--患梅尼埃病反复眩晕2年多,施补中益气.升发阳气15剂未再复发] 患者男性,44岁.患反复发作性眩晕已两年余,眩晕每因劳累诱发,先见左侧耳塞耳鸣,继之则觉天旋地转,目不敢睁, ...

  • 幸福医话:“痤疮” 治疗思考及临床验案

    丹参 引言:痤疮不会危及生命,一小病也!然因其关乎容貌,进而影响婚姻择偶.面试就业等,也就成了一桩公认的大事了. 况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故痤疮虽小,但求诊者众,加上痤疮病情反复,各种方法治疗难愈,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