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S发展现状及趋势
截至2018年底,全球运营中、在建或正在严密论证的项目增至43个,新设施每年捕获CO2达1300万t [2]。中国CCUS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CCUS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建立起一批工业级技术示范项目。目前中国共开展了9个捕集示范项目、12个地址利用与封存项目,其中包含10个全流程示范项目。除去传统化工利用,所有CCUS项目的累计二氧化碳封存量约200万吨[3]。部分示范项目情况如下:
国内CCUS示范项目从碳捕集源看,主要集中在燃煤发电和煤化工领域,CO2运输方式主要以罐车为主,管道运输项目较少。从碳利用和封存方式看,燃煤电厂碳捕集后一般为食品或工业所用,煤化工碳捕集较多用于驱油(EOR)以提高石油采收率,两类源碳捕集均有咸水层封存案例,且封存潜力较大。
总体来看,我国CCUS项目的捕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地质利用和封存部分核心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二氧化碳驱油提高石油采收率等已进入商业化应用初期阶段,但经济成本仍是制约我国CCUS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目前CCUS示范工程投资额都在数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投资主体基本是国内大型能源集团,全流程初始投资及维护成本之和每吨CO2超千元,其中捕集过程成本约200-300元/吨CO2 [4],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成本更高达近900元/吨。罐车运输成本约0.9-1.4元/吨·公里。驱油封存技术成本差异较大,但因驱油封存可以提高石油采收率,补偿CCUS成本。据测算,当原油价格70美元/桶时,可基本平衡CCUS驱油封存成本[5]。
CCUS技术作为CO2减排重要措施之一,其发展潜力可期。从驱油封存角度考虑,我国约有100亿t石油地质储存量适宜于CO2驱油,预期可增采7亿~14亿t,全国的枯竭油气田、无商业价值的煤层和深部咸水层的CO2封存潜力超过2300亿t,其中咸水层封存潜力最大。综合考虑我国“富煤、贫油、乏气”的资源存储状况及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不可逆趋势,加快CCUS产业发展是支撑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我国当前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逐步促进CCUS成本下降和技术水平提升,为实现CCUS的长期商业化应用做好准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