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茅山宗--陶弘景(3)

接上文,接着介绍陶弘景的故事。

......

陶弘景寻得了真迹好书,就越发向往茅山,挂冠后,真的就去茅山隐居修道了。

茅山,原名句曲山,因汉代,陕西咸阳,三茅真人茅氏三兄弟(大茅、中茅、小茅)隐居于此,建三茅道观,此山更名为三茅山,简称茅山。东晋时,茅山人葛洪(283-363年)在茅山抱朴峰修炼,著成《抱朴子》,这里就成来化学炼丹的重要基地。364年,杨羲、许谧、许翙在此著《上清大洞真经》,创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所以茅山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还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一代玄师。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不知现在茅山有没有炼丹场所的还原展示。那些道教名山若是能将古人炼丹的场景给实况还原,一定是很好玩的吧,体验感最能增强理解了。古人炼丹是很辛苦的,条件限制,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是我们国家化学实验的积累过程。关于这些,在后面的“炼丹艰辛”一节中,我会介绍。去年我曾去福建霞浦的葛洪山去寻找葛洪的炼丹旧址,很想了解古人是怎么炼丹的。在当地领导的指点下,居然找到了。详细的过程记录了下来。插在了哪篇文章中,或者有没有发出来,已不记得了。

《真诰》云:大茅、中茅相连,长阿中有连石,古时名为积金山。其处宜人住,可索有水处为居室静舍。乃住,快可合丹,以修上道也。

乃於岭西立华阳上下馆。

 

大意:陶弘景在大茅、中茅交界处,选了一个有水宜居的地方盖了住所,道家称清心居住的地方为“静舍”,称打坐思考或冥想的房间叫“静室”。陶弘景居住的地方两处建馆,因分工不同,被称为华阳上、下馆。

《登真隐诀》云:上馆以研虚守真,下馆以炼丹治药。

上馆是他“研虚守真”的地方,即研究学术和思考的地方,书房;下馆主要是“炼丹治药”,就是他的化学实验室。也难怪他必须得离开朝廷到山里去。清虚守静也好,炼丹治药也好,都不可能在朝堂或世家环境下完成。非得世外环境方可,也是世我两便的法子。比如,火药,是道士在炼丹时发明的,这对世界科技是极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可以想像炼丹的危险性。现代社会条件好多了,在城市里的高楼里,也可建立一般的实验室了。(有些实验室也还是不能放在城市,而是要偏远的地方)。只是现在丹学家不叫丹道人士了,他们被称为化学家或药学家,或统称为科学家。在古代,统统被称为丹士。化学实验统称为炼丹。

陶弘景不是上清派的创始人,但说成是茅山宗派的创始人、核心人物并不为过。

《集卷》云:有人遗红丝被,先生责而还之。

在茅山期间,物资方面自然不如在京为官时那么充足,有人给他赠送红丝被,他“责而还之”,还给别人。不收。

神栖寂泊,精骛玄极。虽萧萧独往,眇眇真贵,而亲旧书驿,远近参同,盖未能抑绝。

这时他过着出世、入世两相得宜的自在日子。在精神层面,他“神栖寂泊,精骛玄极”心灵宁静淡泊,精笃玄极,超然物外,自由自在。正是:

身萧萧而独往,

心眇眇而贵真。

同时,他并非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而是社交频繁。通过书信往来,与外界保持密切往来。把他在山中修行的所思、所想、所悟、所得与世人交流沟通。也经常写诗与朋友们相互唱和。而他对世事的预测和推断总是神准,甚至包括多位朋友的生死,他都提前梦到或感应到。并且,陶弘景是个对朋友非常重情又仗义的人,所以他虽不喜欢应酬,但确有深交的挚友。

《本起录》云:尔夕城渍,俣与第与弟侅逃走向京。……为人所获,死建康狱。人莫敢视,先生哭其尸,躬自收殡。(注:仗义!)

《本起录》云:刘俣既石头奔溃,文章皆零落。先生欲为纂集,竟不能得。(注:德不修则道不存)

大意:陶弘景的朋友刘俣获罪被抓,死在了监狱。亲戚朋友都怕受连累,没人敢去看望,唯恐自己受到的牵连。这就是真实的世道炎凉。唯有陶弘景,“哭其尸,躬自收殡”,对着他的尸体大哭祭奠,而且为其发殡。而且,还要收集他散落的文章进行编篡。对刘俣来说,人生有这样一位仗义的朋友,没白来世上一遭。而对陶弘景来讲,这就是他最朴素的修行。道家都深信,德不修则道不存,一个人要修道,修德是走在前面的。

“明帝即位,深相喜赏,诏劝日至,备安车厚礼迎出居蒋山。先生拒之,乃已。”

明帝三年二月,下诏请他,华车厚礼要迎接他到蒋山居住,他不去。从时间上看,此时陶弘景还没有到茅山正式为道。

“从此使人往来,月有数四,饷赐重迭,随意所求。”

此后,明帝就经常派人来看他,频频赐给他物资金银,随意所求,要什么给什么。后世也有很多入山修道的,为什么没有陶弘景那么有成就呢?物资供应,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陶弘景之所以可以安静地读书、写作、炼丹等,皆因他有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而且是“随意所求”,这短短几个字,透出了他修道有成的重要原因。不仅明帝,而且后来的梁武帝对他更是恩遇有加,给他的炼丹用的原材料、物资更是应有尽有。

如果入了山,天天吃饭都成问题,一天时间,花半天时间在找吃的,一间破茅屋还透风漏水,天天维修,哪有时间看书写作?还有,炼丹做实验,是个烧钱的事,原材料、工具等,都是需要钱的,这个在后文会介绍。所以,葛洪、陶弘景炼丹成就虽然很大,却不是一般的道士可以效仿的。神仙心态谁都可以修炼和培养,但炼丹所需物资、每天阅读的“万卷书”等等可不是可以靠变戏法得到的。得有强大的物资后盾。

对大道的热爱和执着,每一位道门中人都理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可以迈出红尘去专业修道的。好多年前,我就有出世之心了,一心想到哪里安静地修道,但孩子怎么办?至少要培养到独立吧。场所、物资供应也是一个大问题,这都是现实的难题。于是只好边工作边做研究。每个人,条件不同。

陶弘景真是有先见之明,他选择不婚,就没有必须操心孩子的困扰。也生在一个重道的时代,很容易就得到世人的理解与支持。那是他的运气。当然,他的才华是基础。如果他没有才华,没读过那么多书,对世事没有那么深刻的见解,谁会理解支持他呢?同时,社会认同更重要。南北朝时代,是佛道文化都很盛行的年代,很容易得到社会认同。一个人无职无权,只要德行兼备,勤学深读,社会一样的认可和支持。因为当时流行的观念是:

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学道者(《真诰》)

意思是,供给一百个凡人吃饭,不如供给一个善人吃饭;资助一千个善人,不如资助一个学道的人。

现代情况不同了。中国道文化,特别是道教的待遇,并不比清朝时好到哪里去。好像佛教化缘是非常容易的,人们大把大把地往寺庙送钱的,都排着队;去到道观布施的,却鲜有人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切“外道”(此处无贬义,外道泛指外来信仰)都受尊敬和欢迎,唯中国的本土宗教不受待见。人们经常看到佛教场所“门庭若市”,而很多道院,则是“门前冷落鞍马稀”。正是:

外教遍地开,

唯道不逢春。

道文化的冬天,一下子持续了几百年。终致今日的局面。

没有利益的驱动,从道的人越来越少,研究道文化的人,是几大宗教中,最少的一个群体。我当初阅读《道藏》只是个人爱好,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想到渐渐地会越来越专注地潜心这件事。只是多年来的经历,让我一步步意识到了中国道文化的危机。危机到道脉断续……

后来,确实是真的挚爱道家哲学,向往玄门的逍遥自在,以及博大和深远的思想。入道之情深,只是唯心,已无关外界。并且越来越体悟一种奇妙的心境,一如陶弘景描述的那种自得和自信:

玄唱非无期,

妙应自有待。

岂谓虚空寂,

至韵故常在。

(《真诰》)

……

此种淡然宁静,非亲历不可体味。

“於是便与物顿隔,晨昏供侍一两人而已。潜光隐耀,盖无为而无不为也。所居堂静,榛芜不生。常患去水稍远,至是飞溜涌出,灵芝秀於下馆,甘露被於昭台,毛龟泳於前塘。白鼠见於药屋,皆致真之巨符,瑞圣之丕迩。”

大意:随着陶弘景的修行渐进,他过起了“与物顿隔”的日子,生活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清静自守。潜光隐耀,朴素自然。此段原文中说他居住的环境实在是清雅幽静之地,但“白鼠见於药屋”这句,让我感觉很异样,是说他的生活环境属于原始状态吗?自然到都生老鼠了?种种文献表明,那不太不可信。是在他的药房,而且是白鼠,那么是他实验用的吗?那时候就用小白鼠做实验了?若是真的,那他的丹房和实验室可了不得。这种思路我自己也觉得荒唐,因为从本段的行文来看,这是在描述一种纯自然的状态,灵芝、甘露、毛龟、白鼠这几样,在那个年代,“致真之巨符,瑞圣之丕迩”,都是自然灵性之物,代表着修真至道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是备受遵奉的献瑞之象。

但我却由此想到了陶弘景对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成就是有明确记载的,比如,梁武帝送给他黄金、朱砂、雄黄等原料,让其炼丹。他在山中二十多年坚持炼丹实验,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过程中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积累很多经验。包括﹕汞可与某些金属形成汞化合物可以镀物。

陶弘景还做了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他记录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消石也。”所谓“紫青烟起”是钾盐所特有的性质。

再如,陶弘景关于生物学研究的案例,关于的蜾蠃和螟蛉故事:

《诗经》里说:“螟蛉有子,果赢负之。”

自从《诗经》里如此记载,中国人就一直相信螟蛉是被果蠃抱养的。

“螟蛉之子”,或“螟蛉之女”,指的是非亲生子女,是抱养活的,或是情认的义子义女。这在不少文 学作品中都有描述,如: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长子刘封,其实是抱养的。很勇猛,战功卓越。关羽败走麦城,曾向刘封和孟达求救,刘封念叔侄之情,要去救关羽。但是,孟达劝刘封说“他是你哪门子叔叔啊,当初,汉中王准备立后嗣,将军你是长子,关羽却说你是'螟蛉之子’,抱养的,不能立”。于是刘封最终没发援兵,关羽被东吴擒获,死了。后来,诸葛亮建议刘备把刘封杀了,一是为关羽出气,但更主要是为刘禅扫除后患。

在陶弘景之前,中国人一直相信《诗经》中记载的是事实,总以为蜾蠃真的抱养螟蛉为后代。是陶弘景的疑古和科学精神,解开了这个迷。

陶弘景不相信蜾蠃无子,决心亲自观察以辨真伪。他找到一窝蜾蠃,发现雌雄俱全。经认真观察,他发现这些蜾蠃是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把孩子寄生在螟蛉体内,把蜾蠃后代的食物,蜾蠃原来是寄生蜂,不是有善心的养父母。

但是,陶弘景的这一发现,并不为中国的知识界所知。多是因为清入关后对中国道文化的抑制有关,因为凡是道家文章,基本上得不到重视。也与传统上只重科举,不重科学的教育模式有关。

就连鲁迅先生,那么一位读书极广博的人,而且还是学医的,居然也不知道这一医学揭秘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家陶弘景,他还以为是法国的昆虫学家发勃耳(Fabre)揭秘的。

鲁迅先生记录的关于蜾蠃和螟蛉的故事,倒是很有趣:

老前辈们开导我,那细腰蜂就是书上所说的蜾蠃,纯雌无雄,必须捉螟蛉去做继子的。她将小青虫封在窠里,自己在外面日日夜夜敲打着,祝道“像我像我”,经过若干日,――我记不清了,大约七七四十九日罢,――那青虫也就成了细腰蜂了,所以《诗经》里说:“螟蛉有子,果赢负之。”螟蛉就是桑上小青虫。……

但究竟是夷人可恶,偏要讲什么科学。科学虽然给我们许多惊奇,但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自从法国的昆虫学大家发勃耳(Fabre)仔细观察之后,给幼蜂做食料的事可就证实了。鲁迅《春末闲谈》

或许只因为陶弘景是道士,所以他的著作不为清朝主流教育所熟知。

清末民初那一代接受过西学的人,绝大多数提起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跟仇敌似的,要全盘西化。以致于造成民族文化一百年的不自信,到现在想要恢复传统文化,都很艰难。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太多,因为他们接受了西方教育,读到了西方科学的发达,他们觉得中国的文化中,就是缺少“民主和科学”,所以这两个名词就成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和口号。要烧掉孔家店,要取缔汉字,消灭中医、消灭道教、消灭一切封建礼教等等。对此,钱穆先生曾呼吁国民,要对本国的历史文化存有“温情和敬意”,这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态度,但钱先生所维护的只是儒家为主,对于其他门派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和学术上的基本公平。但他能毕生整理我们的国史,已非常令人敬佩。

我只是遗憾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基本忽略了对中国道文化的研究,所以造成了道文化的断代。清王朝抑制道文化,因为他们是满族,文化基因不同,为维护统治需要,尊儒抑道的政策可以理解。但民国的学者在整理国故的学术运动中,不约而同地放弃了道文化,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事。虽然有顾颉刚先生、鲁迅先生等也提到了道文化根基和博大作用,刘文典先生研究《庄子》和《淮南子》,等等,但总体讲,民国学术中道文化成就真的不多。

蔡元培先生到处物色各门学派的学术代表,不拘一格用人才,北大的某些教授,当初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并没有太多研究,他们是边教学边研究的。这说明蔡元培先生的开明和开放。但为什么,道文化没能象其他学科一样复兴,我至今尚没有得出相对确实的结论。多是因为缺少数量足够多、或研究道文化足够深的导师吧。更主要的还是那个时代原因。

这可能与阅读道家书籍可能更困难些有关。国学大师楼宇烈说他《道德经》他只能四分之一,四分之三读不懂。他说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他说自己读不懂《庄子》,去请教冯友兰,但冯友兰说他本人读《庄子》,只能读懂三分之一。

说来说去,还是满清时代的抑道政策,让学界对道文化太陌生了。要是在唐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唐朝的政策是:

武德八年,李渊正式颁布《先老后释诏》:

“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老先、孔次、末后释。”

李渊在诏书中明确规定了三教的次序:先道、次儒、末佛。并制定了大唐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的崇道国策。唐朝的国君给三大信仰排序,引导国家精神领域,道家哲学被奉为至尊首位的信仰,道教被立为大唐国教。中国人总以大唐为荣,但只是研究政治、经济政策,总不重视信仰、精神领域的这一政策。总忽略当时的国教起到的教化和开启民智的作用(汉朝也是类似,汉初以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在唐朝,只要识字的,没有读不懂《道德经》的,因为《道德经》被列为科举考试必考内容。这是政界、学界研道的情况。而在宗教界呢?自然更加重视了,

朝廷规定:“道士通《道德经》者,给地三十亩”。

不要说在唐朝,就是现在,“通《道德经》者,给地一亩”,你试试?全中国人民不说立即都成为哲学家,至少不会出现满屏失去思考意识和独立判断能力的脑残粉。《道德经》对一个人智慧和启迪,非深读、精思后不可理解。

再回到民国,若是他们那批学者中,有少部分人把道家书籍读一些,恐怕情况就有所不同。我想这可能与他们小时候接受的私塾教育以儒家为宗有关。他们那一代人,总体讲,格外的崇信西方。作为后人,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于前人,因为每个人生活的时代不同。个人的力量,在历史的洪流中,太微弱了,微弱到如尘埃一样。

总体看,过去的一百年多年,特别是最近的三五十年,中国社会相对崇尚西方。为什么在科技方面那么崇尚西方?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民族的科技史。现在大部分的学科分类,都是建立在西学之上的。这是西学的优势。如果要整理中国的科技史,《道藏》是必须的本底材料。只是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整理,白话文运动已进行了百年,年轻人越来越少地能阅读文言文和繁体字了,所以,知道《道藏》的人越来越少,读的人就更少了。但我相信,总有一天,《道藏》会被列为国家工程去开展的,因为要科技自信,需要整理本国的科技史、思想史,而中国科技史资料最齐全的图书,便是《道藏》。

未完待续……

照例,两首道情,送给你:

《登仙》

碌碌风尘数十年,

双眼看尽万山烟;

一屋素书藏经略,

三生道情付七弦。

清茶蔬果知真味,

炉香静坐小神仙;

我今欲登仙界去,

不问红尘饥与寒。

YZ.2021.8.4

《陶弘景练丹》

自从昔年结道缘,

心心念念做神仙;

一朝挂冠辞禄去,

毅然决然入深山。

华阳馆内起鼎炉,

三茅山中升紫烟;

日月精华配铅汞,

坎离烧得万年丹。

YZ.2021.8.7

《立秋》

刚怨春去迟,

又恨秋来早;

仙家无所忌,

甜梨配酸枣。

幽幽大道情,

藏身以为宝;

孑然山中去,

欲修人不老。

小楼夜风起,

隔窗过秋草;

野花三两枝,

院深芳心小。

东西备干戈,

苍生沉浩淼;

新冠去又来,

问天命可保?

YZ.2021.8.7

(0)

相关推荐

  • 一心归隐的“山中宰相”陶弘景

    龙虎山道教 昨天 尧舜"攻遂,身退,天之道",之道",为道家最好范例,亦是最能突显道家之情怀的行为.这"功遂身退"的情怀,亦被后世的道家所效法,东晋时 ...

  • 陶弘景的成就以及被迫受“佛戒”成为“胜力菩萨”的原因

    陶弘景出身于南朝士族家庭.尧帝陶唐的后代,七世祖陶浚,三国时吴国的镇南将军,后降晋为尚书.祖父陶隆,好武功,解药性.父陶贞宝,字国重,文武全才.自幼聪明异常,十岁时获得葛洪<神仙传>,日夜 ...

  • 空气开关开一会就跳闸是怎么回事

    空气开关开一会就跳闸,我们基本上可以确认是过载导致的跳闸:我们知道空气开关除了本身的通断作用以外,还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欠电压保护:下面就来给大家分析空气开关使用一会就跳闸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找出导 ...

  • 近日,在青岛开往成都的列车上,一位买了无...

    近日,在青岛开往成都的列车上,一位买了无座票的女乘客强行霸座,对于乘警的再三规劝,置之不理,拒不让座.期间还强词夺理,金句不断,怪话连篇,让人很无语! 当乘警让她腾出座位时,这位女乘客居然说:&quo ...

  • 动手腕,好击球离不开手腕加速!小威教练给你的建议

    动手腕,好击球离不开手腕加速!小威教练给你的建议

  • 医院很少开的9种中成药,医生自己用,药店...

    医院很少开的9种中成药,医生自己用,药店一般不会告诉你,收藏起来!   1. 急性咽炎--医生自用--[二丁胶囊] 药理:清热解毒,利湿.用于热疖痈毒,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风热火眼. 2. 冠心病-- ...

  • 萧朗: 开残芍药更无花

    萧朗 开残芍药更无花 花鸟画大师萧朗说过"写意花鸟画的学习,最好途径是临摹,可十遍或几十遍的临,以临像或乱真为准,其目的是提高画面水平." "画花鸟画,尤其需要常年不倦地 ...

  • 药店不愿开的9种中成药,实在太便宜,医生...

    药店不愿开的9种中成药,实在太便宜,医生自己都在用,赶快保存起来! 1. [益气聪明丸]--常备--耳鸣,耳背,耳聋(聪耳明目,清热解毒) 2. [京万红软膏]--常备--烫伤,烧伤,皮肤感染(活血化 ...

  • 常见病不求人,收藏好这11种医院不常开的...

    常见病不求人,收藏好这11种医院不常开的便宜中成药,个个都是宝,大夫自己都在用! 1. 静脉曲张--医院不想开--(银杏酮酯滴丸) 用于血瘀型胸痹及血瘀型轻度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冠心病,心绞痛 2. ...

  • 12种皮肤科医生不愿开的常见皮肤病中成药...

    12种皮肤科医生不愿开的常见皮肤病中成药,真的很好用,看到了建议收藏!   1.皮炎---医生不愿开---氟轻松维B6乳膏   2.银屑病---医生不愿开---甲泼尼龙片   3.带状疱疹---医生不 ...

  • 开胯开胯,注意这几个重点才不可能受伤....

    虽然"开胯"这个观念有点万金油(点我开呀开呀开那款?),但是对于很多每天坐在椅子上的人来讲,具体的"开胯"体式(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髋部的瑜伽练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