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刷趣谈之一 :开篇序曲 先从何为印刷说起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古今印刷趣谈之一
开篇序曲  先从何为印刷说起;   
仓颉造字  再续远古逸事趣谈。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八十五岁高龄的淮镇籍老乡,张树栋先生的印刷史学和他的精神世界中。翻书灯下,受益匪浅!张树栋先生现居北京,其原籍是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他是中国印刷史学的著名学者,其著作等身。作为乡贤张树栋先生虽身居京华,心系家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捐款,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此书为张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征得老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开始将全文刊发《古今印刷趣谈》。张老先生以中国的印刷发展史为线,将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贯穿起来,其中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说、趣事等。阅读《古今印刷趣谈》一书,我们从书中或许能得到启示,我们淮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又是千年文化古镇。梳理淮镇文脉,整理淮镇文化,创建文化淮镇,构建中国·淮镇。我们需要精神动力,寻找文化之源,那就请大家继续关注“诗眼看世界”,在淮镇籍学者张树栋的《古今印刷趣谈》一书寻找答案吧,让我们为构建中国·淮镇而共同助力!

作者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开编序曲:先从何为印刷说起

我们中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还是举世瞩目的文明古国;我中华民族,不仅人口众多,而且还是有着五六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汉字,作为全世界唯一从图画文字开始,始终沿着象形、形声和会意等“六书”模式发展而来的文字,记载了我们国家和民族数千年的繁衍与发展历程;我们的祖先,用以“四大发明”为主的、难以数计的发明创造,推动着人类进步事业持续而快速的发展。这是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的骄傲,我们理应引以自豪。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著作者、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在他广泛搜集和深入研究大量中国古代有关科学技术史料、并着手编纂《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时候,发现全世界在古代文明中的发明创造,大多来自中国,是中国发明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面貌,并说:“我以为在全部人类文明史中,没有比造纸史和印刷史更加重要的了”。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曾经把印刷术列于食、衣、住、行之后,说她是人类生存五大要素之一,并说“人类非此无由进步”。

笔者在与张耀昆合编的《中国印刷史简编》的“绪论”之首,也曾明确指出:印刷术是我国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四大发明之一。而这四大发明,就其影响而言,又当首推印刷术。原因是印刷术是人类积累和传承知识和信息的媒介,在促进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古今中外任何发明创造都无以伦比的作用。

如果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发现,自己身上穿的衣服、吃的食品的包装袋、住宅里的装饰、出行时道路两旁琳琅满目的广告牌,以及随手可得的书刊、报纸、地图、年画和任何人都缺它不可的钞票……,差不多都是印刷的。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印刷,我们人类的精神文明不会有今天这么高尚,物质文明也不会提高的这么迅速。印刷对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和发展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

每当提到“印刷术”时,人们总爱用“文明之母”、“源远流长”来赞誉。这“文明之母”,在前面说得比较清楚了。可这“源远流长”,要交待得让大家都能接受,就不那么容易了。原因是印刷是应用技术,他的应用范围很广。作图书工作的从书的角度,说只有印书才算得上是印刷;研究造纸史的专家从纸的角度,说只有印在纸上才是印刷;……大家从不同角度审视印刷术,对印刷术的解释不尽相同。为此,在话说印刷术的起源与发展,或者讲述印刷术应用中的趣闻轶事之前,还是先把“什么是印刷术”弄清楚为好。

众所周知,印刷术是隶属于“复制术”的工艺技术。与摹印、拓印、盖印等其它复制术不同的是,印刷术是“通过转印材料将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承印物上去的工艺技术”。照字面分析,她由印(印版、印迹)、刷(刷拭、压力)、术(工艺技术、方法)构成。从物质角度讲,她有三个基本要素——印版(雕版、活字版、孔版、……等)、转印材料(水墨、油墨、颜料等)、承印物(纸张、织物、塑料……等)。大家所在的工作岗位虽然不同,但只要遵循上面说的“物质三要素”,照顾到各应用领域的特点所作的印刷术的基本定义——“通过转印材料将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就能找到共同点并达成共识。有人说:“你这个‘定义’还不够准确,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就拿大量使用的复印机来说,它没有印版,不是也能快速地印出产品来吗?”我们说:“复印机是能大量、快速地印出产品,但它没有‘印版’,它应归属于复制术,而不是印刷术。”又有人问:“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拍印和秦汉时期的砖瓦模印,用的是不是印刷术?”我们回答:“无论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拍印,还是秦汉时期的砖瓦模印,它们采用的都是单纯的压印术,而且还没用转印材料,它们也归属于复制术,而不是印刷术。”还有人说:“照你这么说,战国时期的凸版印花、西汉出土的织物漏印,既有印版、转印材料,又有承印物,该算得上是印刷术了吧?”我们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好。战国时期的凸版印花和西汉出土的织物漏印,尽管它的承印物是织物而不是纸,但它既具备印刷物质三要素,又与印刷术的基本定义相符,它们算得上是印刷术。只是考虑到印刷术作为一项重大工艺技术,她从起源到发明和发展,有着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正所谓“源远而流长”。为了全面、系统、清晰地展现印刷术起源与发展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我们祖先发明与发展印刷术的光辉业绩,在这源远与流长之间,我们需要给她画上一个分界线,树上一根界标,并把这个界标作为印刷术成熟的标志。具体说,这个界标和标志,就是印刷朮的“发明”,就是人们“把图文反刻在木板上制成印版,再在印版表面施墨、覆纸,然后在纸面上用专用的刷具进行刷拭,将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纸张之上,最后把纸揭下来”这一工艺过程。这就是我国先民最早发明的印刷术——雕版印刷。在此之前能够称得上是印刷术的——譬如前面提到的战国时期的凸版印花和西汉时期的织物漏印,工艺技术还不够成熟,我们不妨称它为“雏形中的印刷术”。请不要小看这“雏形”二字。有道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分娩前的娃娃叫胎儿,出生后的娃娃叫婴儿。这胎儿和婴儿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客观上,这样的比喻和界定,尽管我们找不到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但它为印刷术的起源与发展等学术问题的研究,还是解除了不少的疑惑和难题。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资深教授李兴才先生,写了一篇对印刷史研究影响很大的论文,题目是《从长江源头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李先生的这篇论文,用源头如帚、绵延不断、一泻6,300公里的长江之水,来比喻中国印刷术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1995年6月10日,中国电视公司的“大陆寻奇”外景队发现,在青海与青藏交界处的唐古拉山格拉丹东主峰之下,冰塔如林,四十多条冰川溶冰之水汇流而成长江之源的沱沱河;之下,沱沱河再与楚马尔河、乌兰木伦河合流而称通天河至玉树;玉树至宜宾之间叫金沙江;宜宾之下才称长江。在这里,宜宾之上的金沙江、通天河、沱沱河是长江之“源”,宜宾之下是长江之“流”,唐古拉山格拉丹东主峰四十多条溶冰之水才是长江的真正源头。同理,印刷术“源流”亦然。

印刷是工艺技术,印刷这种工艺技术的“发明”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这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指得就是印刷术的“起源”。有源必有头,印刷术的源头是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拍印和树皮布印花。此后,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先后出现了殷商的甲骨,西周的铭文,东周的凸版印花,秦汉的封泥盖印、砖瓦模印和织物漏印。至此,印刷术雏形已具。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以纸为承印物的印刷术的发明,指日可待了。

前面谈到,长江之水源远流长,印刷之术也源远流长。在源远与流长之间,它们都有一个分界线作界标:长江的界标是“宜宾”,原因是在宜宾之前它的名字是金沙江、通天河和

长江源流简图

  沱沱河;印刷的界标是“发明”,原因是印刷发明之前是她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准备时期,是“起源”,之后才是“发展与流长”。需要特别申明的是:这样的提法,旨在通过

以发展阶段的划分,为读者提供理解上的方便。与长江之水的连绵不断和印刷术的长期演变过程并无实质上的矛盾。记得在我小得时候,每逢年节,父亲都为乡亲们写对联,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它的含义一看就懂,非常明晰。同理,长江流域上的“宜宾”、印刷源流间的“发明”这两个界标,犹如除夕午夜12点的钟声,带给人们的信息,同样明确而清晰。

                            (待续)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