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评俞剑华《书法指南》
俞剑华,二十世纪著名美术教育家、书画家,美术史论泰斗。
《书法指南》是一本基础性读物。小书,不到二百页。书虽薄,而所论多可发萌读者。
本书共六编:
第一编 总论 论学书之先决条件
第二编 用具 述笔墨纸砚
第三编 碑帖 述碑帖源流及优劣
第四编 运笔 论执笔和笔法
第五编 点画 论点画书写法
第六编 结体 论结构法则
第七编 书体 论各体书法
今就瓜瓜君读后所得,略举数例,分享于下。
第二编谈用具,说:“虽有大名家而与以卑劣之笔、败坏之墨、粗糙之纸,求其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岂可得哉!俗云:'善书者,不择笔’此特谰言耳。”谰言,指诬妄不实的话。这段话是为的论。毛笔对于文人,类乎宝剑对于侠客,那是有感情的。瓜瓜君对此深有体会。不光是毛笔的好坏,即就同是好笔,出自不同制笔家之手,各人用起来,也未必都是顺手。有书法家购买某种笔上百支,尽够一辈子写,为的就是以防制笔者先于自己去世,而不会再有这种笔。孙过庭《书谱》论作书,有五乖五合之说,其一云:“纸墨相发,四合也。”可见精择用具的必要性。
第四编第二章论笔法,节录历代笔法论中切实精当者,直引原文,不做过多阐释,挺好。所选如卫夫人《笔阵图》、王羲之《书论》、唐太宗《笔法诀》、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孙过庭《书谱》、姜夔《续书谱》、董廼《书诀》等,都无虚言浮词。即如《书谱》,全文虽多辞藻,但俞剑华所引用的,恰是平实可信之论,此可看出俞氏的眼光。
第五编第二章分论点画,全录清蒋和之《书法正宗》,用心良苦。如下:
第五编第四章论偏旁,作者根据蒋和之《书法正宗》,自行编排出一百七十一种偏旁,一一钩画其形,配以文字简释。这种做法,特有益于初学书法者。如下:
第五编第三章论永字八法,作者说:“但'永’字所包含八法实在不能包含一切书法。”这是破除对永字八法的肤浅迷信。同时,也提醒我们,写字没有什么万能丹,没有捷径。
第六编第二章述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其中评道:“二王书非不言结构,而风神潇洒,欧书专言结构,意趣索然。”作者的意思,结构是为初学书法的规矩,如果要往高处走,总得能在规矩之上神明变化,才有可能出乎规矩而自有风神。我们审视一下欧体以及后人学习欧体者,确实容易出现“意趣索然”的弊病。作者在第七编又论及欧体,说:“欧体板正,以便于干禄,故风行数百年,书道之坏,多由于此。”看得出作者对欧体评价不高。作者还说:“故今日实无再习欧书之必要。若必欲习欧书,不如直接习魏碑之方整者”,为我们指出了学习楷书的优途,一句话,就是要避免陷入“板正”和“意趣索然”的境地。
第二编谈用具时,引古人语,说出产于北方的笔叫水笔,书写时笔毫完全浸墨;出产于南方的笔叫干笔,因为在南方,制笔的毫很软,写字时,只发开笔头一小段,用笔尖书写,笔肚至笔根尚保留硬胶,这样,才能“瘦硬通神”。对此,瓜瓜君颇多诧异。此话既为古人所说,想必真有其事,但瓜瓜君试过这种办法,很不便于操作,因为笔毫的灵动都没了。且毛笔用后要清洗,使用几次后,能保证硬胶不被水泡开?前不久读到一篇文章,说古人画中也有类似图像,人手中所执之笔,只笔尖染黑,后面大半段都是白色。不过,瓜瓜斋第57期《怎样拿笔才算合理》一文中,所引古画,笔毫都是完全浸墨的。难不成这些画中的人,用的都是北方的笔?存疑。
如果从使转运笔的角度考虑,笔毫完全浸墨,毫柔而富有弹性,笔管硬而直挺(所谓一柔一刚),联结指、腕、臂的运动,是一个融合无间的系统。每个部位各司其职,似乎没有必要保留笔肚的硬胶,让它充当笔管的角色。
书中论及康有为的提倡碑学,虽一笔带过,但意在说他对于碑学复兴颇有功劳。该书初版于1934年,去康有为之时未远,所谓目不见睫。以今日之眼光来看,当今书法在躁厉粗野之路上的驰骋,其三分之一的功劳,恐怕要归之于康有为吧。
末章论及赵孟頫,一面评他“超宋迈唐,直承右军”,一面又评他“婉媚秀丽,自然可爱,惟乏古朴之气,缺大雅之风,使后之学者,只取秀媚,不求骨力,松软疲弱,不能自振,最易误人”,又评他“虽为一代名流,百世大师,然为书道之正轨计,不能不加以深恶痛绝也。”瓜瓜君以为此处可以商榷:
第一,评赵体“婉媚秀丽”,恐怕俞先生没有真正读懂赵体,或者说只见一面,不见另一面。《胆巴碑》、《三门记》、《大字归去来兮辞》、小楷《汲黯传》,都不是“婉媚秀丽”四字可以涵括的:
赵孟頫《三门记》
赵孟頫《归去来辞》
小楷《汲黯传》
《归去来兮辞》,完全当得起“风樯阵马”的比喻。
第二,评老赵“惟乏古朴之气,缺大雅之风”、“然为书道之正轨计,不能不加以深恶痛绝也”,似乎也非确论。所谓大雅之风,不就是刚健婀娜、含蓄蕴藉吗?赵字实在最不缺的,就是这个特点了。拿宋四家和老赵对比,顿时觉得宋四家都是个性特出,老赵却反而是书道之彬彬君子。
第三,说“使后之学者,只取秀媚,不求骨力”云云,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后世学赵孟頫者多矣,文徵明学赵,得其刚健。唐寅学赵,得其宽和。乾隆学赵,弃其精华,得己糟粕。学习古人,有成有败,自己没有学好,怎能归罪于古人呢?康有为学《石门铭》,你看看把字写成了烂草绳。
文徵明《千字文》
唐寅《落花诗》
康有为书法
第四,所谓“深恶痛绝”之类的话,大概还是因赵孟頫出仕元朝,而对其道德人品的指摘吧,此谓因人废书。俞先生著书当年,正值内忧外患,如果一味去夸赵孟頫,恐怕不合时宜。再者,当时应为碑学的天下,俞先生一边评价老赵“超宋迈唐,直承右军”,一边又摈弃他,未尝不是受了碑学风气的影响。对此,瓜瓜君表示理解。
总之,对书法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读读这本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