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要不要“回锋”?苏东坡的这句话是很好的回答
关于书法创作要不要“回锋”的问题,存在着很多争议。好多人认为“回锋”是不必要的,甚至认为回锋是在“描字”“画字”,将它视为技术水平不高的表现。那么书法创作要不要“回锋”呢?其实苏东坡有一句话很好的表明了这个问题。
苏东坡书说:“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像悬着重物的绳子一样挺直),此之谓笔正。”这是什么意思呢?苏东坡认为写字的过程中,笔杆会有欹倒(这是由推拖捻拽等发力方式决定的),但是字写完时笔锋是挺直的。
为什么字写完了之后笔锋要如“引绳”一样垂直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个字写完之后,如果笔锋是挺直的,那写下一个字时就不用去砚台中“掭笔”了!
毛笔是软笔,入纸即弯,所以初学者写字时往往要不停地“掭笔”才能进行下一个字或点画的书写。但是这样做太耽搁时间了,更何况古人要用毛笔做书写工具的,而不像今人一样将其当作艺术作品慢慢练,所以必须学会在书写过程中进行调锋,减少掭笔的行为,加快书写速度,而不能一笔一舔。
所以,苏东坡的话,实际上就是在强调写字时要自然调锋,避免老是“掭笔”的行为。那在写字过程中怎样进行调锋?苏东坡的好朋友米芾说了两个方法,一个是“笔有四面”,一个是“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前者就是今人经常说的“八面出锋”,后者就近于今人所说的“回锋”。
妻子于立群向郭沫若请教书法要诀时,老郭就回答了八个字——“逆入平出,回锋转向”。这八个字是郭沫若运笔技巧的经验之谈。“回锋转向”是指收笔时要回锋逆收。所谓“回锋”,就是要笔力送到点画末梢后,再利用反作用力使笔锋回顶还原,向反方向收缩,从而使笔锋回转,如同掭过一样,蘸一次笔可连写较多的字,保持笔势的连贯顺畅。
至于“调锋”被今人批作“画字”,这主要是因为误将“回锋”的动作当成点画来写,将它给“写实”了,这样就显得过于刻意做作了。故书法家孙晓云说:“‘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只要是基于转笔发力,其结果必然如此。譬如人要右转,全身之力必先迅速向左,才可发力;要向上抛物,必先向下使劲;要出拳,必先收拳。这是最简单的发力常识,只是总被忽视罢了。如今,为初学者印的楷书字帖中,大都有楷书'规范'笔画的'说明图',笔画空心双钩,按照今人理解的'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右先左,欲左先右'的写法,逐步于内填墨,实在是荒谬。”
知道“回锋”的目的是为了调锋,那么运笔时就不易再为要不要回锋而困惑了。如果不回锋也能自然调整笔锋并出形如法帖,那当然也就不用去刻意回锋了!比如书法家陈忠建的书写就是如此:他删繁就简,适当装饰——把起收笔的原地重按、扭转等笔法,用笔锋的小幅流动加挤压扭转来代替!例如:横划的收笔,多向右上提笔,右下顿笔,左上回锋收笔,而陈忠建是干净利落的略微提笔,直接重按急刹加扭转,挤出夸张的收笔。
很多回锋的笔法,源于上一笔到下一笔的笔势。其回锋只是据下一笔的起笔在哪而定,并无那种描画式的回锋,这样整个字写下来就气韵顺畅。比如:“三”字,第一横写至末端,为了接第二横,必然笔会往回带;“十”字,写完横划之后是竖划,那么横划的收尾就需要一个回锋的动作以调整运笔到写下竖画。
回锋有时为“虚”势,如笔画至末,势尽出锋,回腕空收。撇的出笔常空收回锋,钩在出锋后也要空收笔锋。起笔在空中“虚逆”,收笔在空中“空收”,由于均是在空中作的假动作,有人称其为“逆势”。如此空中作势,使点画不作单一方向行进,能增强笔力,使点画沉着凝练、形象丰满、意味隽永。
总之,书法里的很多问题不是前人规定的,是前人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的。回锋是为了便于调锋方便书写,而并不是要以回锋为目的。一味追求笔法,影响了书写的便利性,变写字为“画字”就不好了。清人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笔头以毫为之,本是易起易倒,其性柔,欲使之正,却难保其不偃。倘无法以驱策之,则笔管坚而笔头已卧……试问所谓藏锋者,藏锋于笔头之内乎?抑藏锋于字画之内乎?必有爽然失、恍然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