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宁都起义的大功臣,也是红五军团总指挥,为何会遭到错杀?
说起季振同,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说到红五军团大家应该就有印象了,红五军团最初的总指挥(即后来的军团长)就是季振同,那时大名鼎鼎的董振堂只是副总指挥。
红五军团是由原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起义过来的,季振同能在那时担任总指挥,肯定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很可惜,起义仅仅三年后他就被错杀了。
季振同之所以被冤杀,主要跟博古等人的左倾思想有关,也跟他的生活作风有那么一点关系,这个生活作风指的不是贪污专权,只是他出身在大地主家庭,所以生活上比较奢侈,不太能吃苦。
季振同1901年出生于河北沧县,从小过着大少爷的生活,不愁吃穿还读了很多书,思想上比较进步。1919年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季振同决定做一名爱国军人来拯救这个国家,投身在了冯玉祥麾下。
由于他为人机敏、有不错的文化,很得冯玉祥赏识,所以职务一路上升,到了1926年五原誓师时,季振同成为了国民联军第14师师长并参加了北伐战争。但是在军队中,季振同依然没改掉大少爷习性,升职后就一直有个警卫班,班里七八个人专门为他服务。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下野出走,季振同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军74旅。该旅装备精良,是第26路军的主力,由季振同担任旅长。(董振堂则是26路军73旅旅长)
对于这种改编过来的部队,蒋介石始终不放心,因此在1931年强行命令26军南下江西对付红军。季振同和董振堂都不愿,然而蒋介石以断绝军饷为要挟,并且还派中央军逼近,无奈之下26军只好奔赴江西。
国民党第三次“围剿”失败后,26军驻守宁都。由于连续的征战以及无法适应南方的天气,26军伤、病号非常多。
但即便是这样的情况,蒋介石依然使劲压缩着后勤补充,导致26军没有足够的医疗条件,数月间就病死了上千人,因此全军都很想要回到北方去,
然而蒋介石不允许,即便是九一八之后,26军全体联名上书要求北上抗日,依旧被蒋介石拒绝。26军思乡心切,就在没得到命令的情况下北上了。
结果蒋介石第一时间就派出中央军将他们团团围住,无奈之下,26军只好退回宁都。但国民政府这些行为让26军明白再这样下去迟早被耗光,不甘心成为牺牲品的他们最终决定换一种方式活下去。
1931年12月14日,季振同、董振堂、赵博生等人率领1.7万人在前线起义。
这次起义在整个中共历史上都意义非凡,要知道当时红军才4万多人,26军起义后,红军瞬间扩大了近三分之一,并且这1.7万人共携带了2万多件武器,对被严重封锁的苏区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
26军起义后就被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部队基本上没有打乱,由季振同担任红五军团总指挥、董振堂任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赵博生任军团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黄中岳任第十五军军长,中央只是委派了萧劲光等人过去改造思想。
萧劲光是军团政委,与季振同是搭档,相处得比较多,所以现在很多关于季振同的资料都是出自萧劲光之手。
据萧劲光回忆,最初两人相处时,季振同是保持了很大戒备的,平日行事也很紧张,生怕被抓小辫子。
不过萧劲光给季振同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也讲了很多红军发展的历史,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的事迹让季振同对革命充满了信心。尤其是毛主席后来与季振同进行过一次谈话后,季振同经常还会暴露出对毛主席的敬意。
萧劲光在与季振同搭档的时候,也没察觉到对方有什么不妥之处,虽然国民党一直想要再次策反季振同,但季振同的表现非常老实。
每当有国民党那边的书信来,他都会叫萧劲光过来一起看,有一次冯玉祥的高参胡景陶、刘骥带着冯的亲笔信来找,季振同也是先请示萧劲光、又得到党中央允许后才去见面的,那信同样也没有私藏。
季振同的思想进步得很快,起义没多久便申请入党,本来他的条件还不够,但是中央考虑到将他吸纳为党员有利于稳定起义官兵,对革命是有好处的,因此由周恩来和朱德担任介绍人,于1932年1月批准了他的请求。
如果季振同一直这样保持下去,那事情或许会是另外一个结局。但是在1932年2月攻打赣州时,他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
由于红军久攻赣州不下,自身的伤亡也较为惨重,让季振同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心理,他向萧劲光提出要离开红五军团去苏联学习。
萧劲光对于这突然请求很惊讶,为此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想要挽留。但是季振同的心意已决,他说:
我是少爷出身,对于军事真的不太擅长,红军每天都要行军打仗,我没有什么指挥能力,又吃不了苦,还戴着旧军阀的帽子,所以我更希望能去苏联学习军事。请你放心,我不会再回蒋介石那里去,我做了红军的总指挥,还是党员,回去肯定要被杀头的,我没傻到把头送给人家杀。我也不会回冯玉祥那里。我就是想去苏联学习。
眼见如此,萧劲光只好请示中央,中央鉴于季振同一直以来的表现没有什么不妥便同意了。于是季振同要求给他一些路费,党中央也同意了。
随后季振同离开了红五军团,只带了一个保镖去瑞金,由董振堂接任红五军团总指挥。他走的时候,萧劲光还在红五军团组织开了一场欢送会。
萧劲光认为季振同之所以想去苏联留学,一方面是有点怕吃苦,不过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经过苏联留学后,他回来就不会再被人扣旧军阀的帽子,这样参加革命才有信心。
没想到就在季振同等着去苏联的那段日子里发生了一件大事:1932年5月,保卫局抓捕了一个所谓冯玉祥的代表刘佐华。
刘佐华不知是故意还是被人利用,竟然诬陷15军军长黄中岳是想要叛回国民党,并且红五军团起义之前就已开设的同兴旅社是黄中岳等人联络国民党的秘密基地。
有这两条消息,保卫局一边去抓捕刚刚打完漳州战役的黄中岳,一边查探同兴旅社的相关人等,由此牵出了季振同、李聘卿(红五军团经理处会计科长)、萧世俊(红十五军参谋长)、高达夫(红十五军经理处副处长)、朱冠甫(曾任红五军团参谋长、红校总教官)、张少宜(红十五军副军长、红校总教官)等人。随后这些人一一被捕。
这也就是所谓的“季、黄谋叛案”,然而实际上同兴旅社只是红十五军解决供给问题的一个基地、只是接待来往商人客户的一个暂住地方,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秘密联络。
但当时的“左”倾思想很严重,法院将季振同、黄中岳等把人判处死刑。
死刑是要经过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毛主席看后觉得很蹊跷,直言:季黄等均为参加宁都暴动者,对革命不无相当功绩。季黄二人即便是此案的主谋者,但曾为宁都暴动领导人之一,应减刑免死。
在毛主席的据理力争下,季振同、黄中岳被改判十年监禁。
本来季振同也只是被判监禁,但是没想到在长征前夕,博古等人为了甩掉“包袱”,就将季振同、黄中岳二人枪杀于瑞金县叶坪。
此时的毛主席自己都是靠边站,差点被排挤得不能一同长征,所以根本无法出来阻止,但是这件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到了延安后,毛主席不止一次说过:把季、黄杀掉是不应该的。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还在一次大会上说:季、黄在宁都起义中立下那么大功劳,如果没有他们,全部起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把他们处决是非常错误的。
那季振同、黄中岳等人究竟有没有什么对我党不利的想法呢?我们现在肯定是没办法去了解,但是萧劲光给出了一个答案:
就我与他的接触来看,他的表现还是好的,我们没有发现他主动进行的秘密反水活动,几十年来,对此案我始终是有些想法的。
结合毛主席与萧劲光两人的说法来看,季振同真的是被错杀了,非常可惜。
1979年宁都起义的参与者纷纷上书,希望能为季振同等人正名,最终在1982年,中央为季振同等人平反,恢复了名誉。
宁都起义是让红军实力迅速增强的一次壮举,从这里也走出了后来的30多名开国将军,可惜的是当时起义的主要领导人都没能活到建国以后,否则至少也会有一名大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