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牛娃是什么样子?来看看时代周刊首次评选出的“年度最佳儿童”
2021-02-04 08:13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了这段“全民鸡娃战”的帖子,瞬间涨了不少姿势。再来看看下面这张“鸡娃”黑话科普图,原来,鸡娃还按种类分成不同的技术流...
按照上面的评判标准,牛娃可以分为天牛(天才小孩)、人工牛(靠后天努力取得突出成绩的小孩)、奥牛(奥数能力突出的小孩)、英牛(英语能力突出的小孩),甚至,还衍生出了英奥混血牛这样的说法...
在这场全民鸡娃战中,家长们朝着被定义好的目标,一路狂奔。
而成为牛娃,绝对不仅仅是中国家长的目标,而优秀的定义,也各有不同。
最近《时代》杂志与尼克儿童频道 (Nickelodeon)合作,从美国年龄在8岁至16岁的5000名孩子中选出“年度儿童”,第一期的获胜者是15岁的高科技领域研究者吉坦雅利·饶(Gitanjali Rao)。杂志称,这名女孩应该是“评估美国年轻一代新领导人的晴雨表”。
关于 “创新力”“领导力”的培养,似乎在中美教育中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更加重视这两个能力的培养。
那么, 在学术成绩、体育艺术之外,创新力和领导力作为一种软实力,如何体现在青少年身上呢?
其实我也很好奇,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来的“年度最佳儿童”,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质。
一起来看看。
1
垃圾科学家:从小事里挖掘大事
RAO对科学的热爱始于10岁那年,当时她发现了碳纳米管传感器技术——这种技术利用分子来探测水中的化学物质。从此,她对科学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
2017年,RAO七年级的时候,听说了密西根的水污染事件,她开发了一种用于检测饮用水中铅含量的移动设备叫Tethys。
这个设备可以连接到任何智能手机上,将传感器浸入水中,便可分析其化学反应,检测结果可发送至手机上。
接收检测结果的App也是由RAO开发的,读取数据大概需要等待10秒钟,之后App上会显示“安全”、“轻微污染”或“危急”的状态。这一设备比目前使用的任何其他技术都能更快地探测水体中的铅含量,并且便于携带和使用。
凭借该发明,RAO登上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甚至赢得了美国顶尖青年科学家(America's Top Young Scientist)的荣誉。
不仅自己发明,RAO还给全世界各地的孩子组织”创新工作坊“,教他们如何用“ 观察,头脑风暴,研究,构建和交流” 的过程来创新。她跟农村的学校、女孩科技组织、国际青年科技协会、伦敦皇家工程学院合作来辅导孩子。
目前RAO在研究一种可以来检测水污染的容易方法,她希望这种方法可以便宜到欠发达国家可以使用。她已经实现了自己带领30,000个孩子的目标,她的使命是 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孩子创新社区。
RAO的兴趣很广泛, 比如在她了解到很多病人因为阿片类药物上瘾,而医生缺乏可靠的方式判断病人是否上瘾,就发明了一种易于使用,便携式且高效的设备,称为Epione,医生可以用来在早期判断患者是否成瘾。
RAO最近的发明是一款名为“Kindly”的应用软件和网络工具,它运用人工智能探测网络霸凌的早期迹象。对于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暴力侵害,有着显著效果。
关于她的成就,RAO这么评论道:“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 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件事, 我们热衷于和解决它,即使是一件小事,比如我想找到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捡垃圾。 大事小事都在改变世界,不需要觉得有压力要想出大事做。”
除了RAO,这次时代杂志的评比还有另外四个决赛入围者,包括14岁的Tyler Gordon,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14岁的Jordan Reeves,来自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10岁的Bellen Woodard,来自弗吉尼亚州里斯堡;16岁的Ian McKenna,来自德克萨斯州奥斯丁。
这五个入围孩子都将被 指定为时代周刊的孩子记者,有机会为时代周刊继续做出贡献,并将获得尼克儿童频道的所有者ViacomCBS提供的现金奖励。
2
耳聋画家:通过艺术来说话
高一学生Tyler Gordon十几年面临太多的挑战,甚至比一些人一生经历的还要多。
他从小缺乏维生素D,导致腿部和臀部骨折,使用了近两年的轮椅。他还天生耳聋,5岁时接受了手术,之后他稍微有了一些听力,但说话仍有口吃。小学时,他被人欺负得几乎不说话。“他的逃避方式就是完全不说话”,他的母亲说。
10岁时,Gordon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之声。在看了妈妈画画之后,他决定自己尝试一下,后来就在学校的艺术比赛中以校长的肖像画获得了第一名。在此后的4年里,他为激励他的黑人偶像画了500多幅肖像。
“有时候我无法说话,无法把话说出来,所以我通过艺术来说话。”2018年,他为NBA球星Kevin Durant画的肖像被球星母亲以300美元的价格买下。从此名人开始向他买画。2019年,他的一幅肖像在拍卖会上拍出了超过10万美元的价格,他还获得了2020年全球儿童神童奖。
现在他 每周三在Instagram上举办虚拟绘画课程,他在那里拥有近5万名粉丝。他通过创办自己名为“Tongue Tye'd”的视频教程在线平台,希望能告诉其他孩子如何用艺术克服挑战。
3
断臂设计师:创造便捷的世界
14岁的Jordan Reeves已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和活动家。
在她出生时,左臂在肘部以下停止生长。这种肢体上与常人的差异反而点燃了她对设计的热情, 她开始想怎样能创造出一个更便捷的世界。
在过去四年里,Reeves为孩子们设计了一款可3D打印的假肢;她为Mattel等公司提供咨询,为残疾的孩子创造玩具;她还与人合写了一本回忆录,讲述她在残疾成长过程中学到的东西。
Reeves和母亲共同创立了非营利组织Born Just Right,旨在表彰肢体残疾的孩子,并给他们提供设计和STEM资源,让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长大。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去做吧,不要怀疑自己,不要考虑别人的想法—— 无论多大多小,你都可以做出改变。”
虽然2020年带来了新的挑战,但这并没有让Reeves放慢脚步。她为Born Just Right主持数字设计研讨会,出现在美国妇女会议上倡导性别平等,并在今年夏天美国残疾人法案签署30周年纪念活动中,成为30位全球领导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她还参与创立了Steam Squad,一个让孩子们参加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等活动的在线组织。下一步她将与微软合作,设计一款任何人都能弹奏的吉他。
4
蜡笔活动家:世界是平等的
Bellen Woodard只有10岁,她创造了自己的蜡笔色系列,其色调反映了她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广泛的肤色,她称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蜡笔活动家。
“自创蜡笔色”这个想法是在Woodard的一个同学向她索要“肤色”蜡笔时产生的。她是所在年级唯一的黑人学生,她说她明白这位同学要的是桃色蜡笔。但是肤色会有很多不同的颜色。 之后 她开始着手制作一套12种 “肤色 ”的蜡笔。
2019年春天, Woodard发起了一个非营利组织More Than Peach,向全国各地的学童捐赠了价值4万多美元的蜡笔和素描本。她的一包蜡笔已被列入弗吉尼亚历史文化博物馆的永久收藏。现在她仍接到全国各地的学校演讲和分发蜡笔邀请的电话。
5
想做一个好人的男孩
Ian McKenna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得知奥斯汀学校有近四分之一的孩子在家吃不好饭。他想帮忙,但当地的志愿者组织把他拒之门外,说他太年龄太小。
于是,他决定自己寻找解决办法。他和母亲一起种菜,把多余的蔬菜分给邻居。“为什么不把这些农产品捐出去呢?我很擅长园艺,也许我可以试着开辟一个花园,专门用来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吃饭。 更好的是, 在学校里开辟一个花园,让有需要的孩子可以把食物带回家”,McKenna说。
McKenna 说服学校为花园划出空间,然后他 要求社区捐赠种子和设备。其他学生也捐出了自己的时间一起帮忙。几个月内,花园就生产出了生菜、菠菜、西红柿、黄瓜和南瓜等蔬菜。这个项目已经持续了七年,今年, “奉献花园”除了他自己的后院花园外,还扩展到了五个地区的学校,为奥斯汀的家庭和食品仓储机构提供了超过2万磅的有机产品(足够25000份饭菜)。
在McKenna的大部分园艺活动中,他都穿着同一件不同颜色的T恤,印着他的座右铭: BE A GOOD HUMAN(做一个好人)。
当新冠病毒在美国蔓延时,McKenna加倍努力,周末在家里做饭菜分发给饥饿的人 。当志愿者无法聚在一起在花园工作时,他就提供在线种植教程和园艺热线,让大家可以在家种植。他还开始提供在线烹饪课程。McKenna说他还在寻找新的方法来帮助饥饿者。“ 只要饥饿不停止,我就不会停止。”
6
给我的一些反思
这几个“年度最佳儿童”或许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奥数也不一定获奖,甚至,他们也没朝着“人工牛”的方向去努力...
但是,他们的心中那份 兴趣一直在燃烧,也许是画画,也许是小发明,甚至通过种菜也能为世界做出一种改变。
当我们在鸡娃的道上一路狂奔,也许可以停下来问问孩子:“ 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将来想做什么?做什么样的事情最让你快乐?”
我依旧相信, 优秀的定义是多维度的,而现在令人窒息的“鸡娃文化”的背后是因为对“优秀”的维度限制:数学好、英语好、成绩好...但它们并不是每一个孩子的擅长。
在国外教书的这些年,我一直鼓励孩子多维度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教的孩子多,我也能从“上帝视角”看到每个孩子的长处和缺点——
有的孩子就是不擅长学数学,但是在舞蹈上她绝对是个天才...
有的孩子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味同爵蜡,可一旦做起科学小发明就兴致盎然...
而我们一旦放弃了对这些优秀特质的认定,就会让那些不是“奥英混血牛”的孩子,失去对自己的认可。
举个例子,我的爸爸是数学老师,但是我从小就对数学不感冒。可能是缺了一根筋,我在数学的学习上一直不那么灵光,虽然我通过后天的努力拿过一些奥数的奖,但是我一旦有时间,还是喜欢写字阅读。
读中学的时候,数学课上我在桌底下偷偷看《哈利波特》...
高中分科的时候,我神使鬼差地选择了理科,但是上语文课是唯一让我精神振奋的时光...
大学的时候我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但是我的业余时间全用来办杂志,招人、采访、跑印刷厂,拿到杂志分发给全校是我大学最骄傲的荣光时刻...
哪怕是我当了老师,我依旧能从文学里找到激情——把我在美国教书的点滴写下来,平时有事没事就看育儿教学书籍...
因为爸爸那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想要获得父母的认同感,最后还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且做出了一番小小成绩,作为“兴趣”的深度受益者,我明白——
给孩子的兴趣多点选择,也是给家长的人生多点选择。有时候我们所坚持的牛娃,不过是自己定义的“牛”而已,它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在这个领域“牛”。
现在的我信奉“顺势养育”: 教育方案归根到底都是因孩子而生的。正因为每个孩子自出生始就携带一串气质密码,这串气质密码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和兴趣,甚至影响命运,也决定着父母的养育方式。
我们做的,就是做一个观察者和一个帮助者,帮助他顺着枝丫长大。
孩子的未来也是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小杨老师,美国加州公立小学老师,美国双语教育学、计算机双硕士。拥有美国天才教师资格证、加州永久全科小学教师资格证。代表作有《北美思维导图写作》、《从KET到FCE,英语写作通关秘籍》、《硅谷工程师爸爸的超强思维导图课》,在公号“智力圈美式学堂(ID:Brainhoop)”上分享美国教学经验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