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赵圈河苇场——辽河那道湾之119
芦 苇
郭小峰
阳光垂下一根根丝线
一点点钓出细弱的嫩芽
在遥看近看中长大
长成蕴藉诗意的浅草
却没有马蹄敢来践踏
在风雨里摸爬滚打
茎叶向着天空疯长
根须向水土里深扎
牵手伙伴站成了青纱
青纱里长出了茂盛故事
有英雄 土匪 诗人 作家
头顶举着银白的芦花
西风翻卷起层层波浪
绘就人间美丽的图画
脚穿靰鞡冰雪上打滑
右手挥刀 左手搂苇
脖颈掉落凉凉的冰花
苇制的纸张细腻光滑
苇席铺遍天下的火炕
温暖了古今多少人家
丰富的情感为你生发
古籍中有你灼灼其华
你就是诗经里的蒹葭
这里是河的尽头、海的边沿、陆的起点,这里有河的风采、海的神韵、陆的魂丽。在辽河入海的地方,在中国最北海岸线,有一座年轻的滨海城市,这就是盘锦。
辽河两岸浩瀚的苇海一望无际,宛如绿色之海。这里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被誉为“世界重要湿地”、“中国最美湿地”和“中国十大魅力湿地”。
在这面积达一百二十万亩的苇海中,鹤舞鸥鸣,珍稀鸟类比比皆是。每年初春,候鸟回迁,广袤的湿地即刻成为“鸟类天堂”。湛蓝的海水、金色的稻浪、碧绿的苇海、火红的海滩和黑金石油,构成绚丽多姿的五色盘锦。
盘锦这个地名的由来,也与一望无际的苇海有关。1950年,东北轻工管理局为强化对盘山县和锦县(现凌海市)交界处的苇场管理,决定择两县首字更名为“盘锦苇场”。1955年,“盘山机械农场”也更改为“盘锦国营农场管理局”。1956年,国家有关部门又将“盘锦国营农场管理局”改为“盘锦农垦局”,“盘锦”一名从此也得到进一步确定。
2021年2月2日,拍于盘锦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赵圈河,现予分享,敬请指正!
芦苇,禾本科,禾本属,芦苇属。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各种工艺品。
芦苇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所形成的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
没人知晓盘锦这片浩瀚的苇海形成的确切时间。清嘉庆、道光年间,这里还是一片辽阔的海滩。由于人烟稀少、资源丰富,相继有山东、河北的人“闯关东”来此落户。光绪年间,因盘山湾地理环境发生变化,为芦苇生长创造了条件,才慢慢连成一片苇海。
春天,辽河两岸,无数的芦芽从清浅的水面中悄悄探出头来,嫩绿的面容带着娇羞。不久她们就有了亭亭玉立的身姿,惹得轻盈的黑嘴鸥凑近她们,和她们耳语。
夏天,是辽河水大的时候。茂密的苇丛里时时传出鸟鸣,那是他们在搭窝、育雏。芦苇郁郁葱葱,那绿色叶尖上冒出了紫红色的丝绒,在夏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初秋,一轮红日从芦苇丛中冉冉升起,辽河两岸水汽升腾,和着农家袅袅的炊烟,笼罩着河边的村庄。芦花红了,芦苇露出了铜黄色的伟岸身躯,这是苇海最美的季节。
隆冬,辽河千里冰封,苇塘里片片金黄,根根直挺,芦花飞舞,机器轰鸣,工人聚集,收割的时候到了。
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苇子每年都需要收割。盘锦的苇子必须等到冬季上冻后才能割,只有这时候,人和车才能踏入这片湿地。盘锦的寒冬,气温在零下十几到二十度,空旷的苇塘中,寒风刺骨,朔风如刀,比这个温度似乎更冷些。
在机械收割普及以前,收割芦苇需要大量的人力,于是催生了一个以割苇为生计方式的特殊职业——刀客。“人进苇塘,驴进磨坊”,说的就是割苇人的辛酸和苦累。
上世纪50、60年代,收割期所需3万名劳力和2000辆马车。1998年,盘锦五大苇场外来雇工人数达到5万人。
如今,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百里苇塘里少了一个个低头弯腰的刀客,多了一台台自由驰骋的收割机。只有那些收割机无法到达的角落,才需要人工收割。
辽河冰封千里,冰面下河水缓缓的流淌着,苇塘里留落的苇叶渐渐会化作沃泥,温暖着芦根,孕聚着生命,河边的的人们也如这苇海里的苇子般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