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汉朝铜镜发生奇异现象,专家认定是古代黑科技,至今无法模仿
说起古代文物,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锈迹斑斑充满历史感的青铜器,青铜器确实是文物中极为重要的种类之一。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最早的青铜器是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产生的,但中国的青铜器,却享有世界上最高的声誉。
中国青铜器,从商朝开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铁器所取代。到了汉代时,那些青铜器皿、礼器等等都已经消失,然而却还有一种青铜种类却并没有衰退,反而大放异彩,延续了上千年。
那就是青铜镜,中国是最早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战国后期开始,作为日常用品的铜镜背面,被工匠用精美图案铭文纹饰装点,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背面铸铭文铜镜。汉朝时,各种青铜器均已完成了历史使命,而铜镜却异军突起,成为了青铜世界的头号主角。
在文博界,青铜镜也是一个重要的品类,至今保持很高的热度。青铜镜之中,汉镜的地位很高,这不仅因为它的历史悠久,而且还因为它可能会有一种奇异的现象。
在上海博物馆中,馆藏铜镜有一万多面,其中只有四面汉镜才有这种现象,我们以最著名的西汉“见日之光”镜举例。
看起来,这面铜镜普普通通,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它的直径为7.4厘米,重约50克。正面虽然依然光滑,但因为年月太久,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包浆和氧化层,只能照出模模糊糊的人影。背面上的纹饰带有浓厚的汉朝风格,而且还有八个字“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因此这面铜镜便被取名叫做“见日之光”镜。
镜子的背面正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凸出物,如同纽扣一般,这是为了使用时方便。看起来,这面“见日之光”镜和许许多多的铜镜一样,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然而,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在阳光或者普通平行光的照射下,这面镜子的反射光照射在墙壁之上,可以依稀辨别出它有纹饰和文字的阴影。这些纹饰,正是镜子背面的图案,这些文字,正是“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个字。
也就是说,这面奇特的铜镜的反射光,竟然能将铜镜背面如实呈现出来,仿佛是光线从铜镜的另一侧透过来一样。这是不是很神奇,古代人将这种铜镜视为“神物”,而科学界将其称为“透光镜”。
古代人都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为此而琢磨不已。其实,这种工艺在汉朝的时候并不新鲜,目前发现的“透光镜”大多是汉朝的,而这种技术在北宋之前就已经失传了。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沈括专门在《梦溪笔谈》中就列有《透光镜》一章专门讲述它: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余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在文中,沈括提出了他对透光镜原理的见解,但也没有把握,不能完全确认,只能认为古人还有其它的诀窍。这个也很正常,因为他无法复制出透光镜,不光是他,后来元代的吾丘衍、明代的 方以智、何孟春也做过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补铸法或镶嵌法的猜想,但始终无法达到透光镜那样的效果。
清朝著名的科学家郑复光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光学研究的著作《镜镜冷痴》,认为发生这种透光现象是因为凹凸不平所致,“水静则平如砥,发光在壁,其光莹然动,则光中生纹,起伏不平故也……铜镜磨工不足,故多起伏不平,照人不觉,发光必见。”
现代观点也支持前辈们的说法,认为是透光镜有纹饰和字的地方特别厚,没有纹饰和字的地方就相对比较薄,这种厚薄不均,直接导致了透光镜的反射效果。虽然有人也曾仿制出来带有透光效果的铜镜,但是,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西方专家,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做到达到古代工匠一样的技术。这种铜镜,被誉为汉代的黑科技,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