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就是告诉世人,贫寒子弟不必羡慕富二代,作者当上了宰相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一个叫做朱说的年轻人从山东淄州来到河南商丘求学。此处在当时是南都应天府,鸿儒聚集,学术气氛很浓厚。这个年轻人只有22岁,拜在著名的教育家戚同文的门下。他从来没有透露过自己的家世,但从衣着、饮食来看,这一定是一个贫家子弟。
不过,他十分珍惜这个学习环境,昼夜苦读,非常勤奋刻苦。是谁都喜欢这种用功的学生,不光是老师,连同学都很佩服。当时南都留守的儿子是他同学,看到他经常吃的是稀粥,就带了一些美食给他吃。在百般推辞未果的时候,朱说还是接受了这份好意。
然而,这位同学再去看朱说的时候,却非常生气。原来,那些美食都原封不动,以至于都坏掉了。朱说连忙告罪道:不是我不珍惜,也不是我故意摆谱,我是担心过惯了划粥割齑的生活,如果享受了美食以后会咽不下粥和咸菜。
带着这份刻苦努力,他顺利通过了乡试,并且在大中祥符八年时来到京师,参加进士科的考试。京师繁华富庶,不是应天府能比,很多学子都坐不住,要到处闲逛,然而朱说却如同在应天求学一样,从不外出。
有一次,同学拖着他一定要出去看热闹,并且告诉他:以前你不出门,我们都不强邀你,但这次一定要去见见世面。这次是皇帝出巡,恐怕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朱说听完,又将头埋下去看书,嘴边淡淡地说了一句:以后会有机会的。这个机会很快就到来了,就在当年,朱说中乙科第九十七名,成为进士,终于以新科进士的身份气定神闲地在御宴看到真宗皇帝的天颜。
这个名次并不算高,朱说被任命为九品的广德军司理参军。他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勤勉工作,很快就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在向朝廷谢恩的同时,他提出了一个请求:我不姓朱,也不叫朱说,我叫范仲淹,请求归宗复姓。
原来,范仲淹的身世很凄苦,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因为贫寒,他的母亲嫁给了淄州长山人朱文翰,寄人篱下的范仲淹,不得不改名叫做朱说。当年他年纪尚小,直到22岁才明白自己的身世,他无心在养父家中继续生活,便来到应天学习。
范仲淹在京师备考的时候,还遇到过晏殊。有人说晏殊和范仲淹是同学,这恐怕很难,晏殊虽然比范仲淹要小两岁,但出名很早,十四岁的时候就被赐同进士出身。范仲淹中进士的时候,晏殊已经当了十年官了,至少是太子舍人。
然而,宋代文人的交往比较平等,并没有后来明清那么严苛的等级制度,晏殊与未成名时的范仲淹认识,并不是不可能的。范仲淹曾有一首诗相送: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期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这首诗诗偶然兴起所作,吟诗抒怀,开始并没有名字,后来才被命名为《睢阳学舍书怀》。全诗表达自己虽然过着清苦的生活,却能像颜回一样,苦中作乐。特别是最后一句“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这句诗中,范仲淹将贫寒学子比作山涧之中的松树,必须长得很高才能冒头,而将富二代、官二代等等比作山苗,随随便便就能引人注目。但是,他并没有感慨两者的差距,而是坚信只要努力,皇天也不负有心人,贫寒学子没有必要埋怨,是完全能够超过富二代的。
范仲淹并非空口说大话,他天赋并不算高,出身更是穷苦,早年还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他一步一个脚印,不仅成为了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还当上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之职。他的道德文章,更是千古流芳,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