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分6型用药--罗元恺

5.胃脘痛惯用方

(1)肝胃不和惯用方:

症见胸闷,胃脘胀痛、攻窜不定,不适感可连及胁肋背后,嗳气或吐酸水,或口苦,饮食减少,善太息,情志因素影响时疼痛或加剧。舌边较红,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滑或弦滑略数。

本证可见于溃疡病、各种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

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如有潜出血现象者,宜佐以生肌化瘀止血之品。

处方组成: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醋炒)、炒枳壳各6克,白芍15克,香附、川芎各6克,炙甘草5克,陈皮3克。

气滞血瘀,痛处固定,刺痛明显,大便溏黑,舌质紫黯者,加炒五灵脂9克,炒蒲黄6克,田七粉末(吞服),每次1.5克,每日3次。

气郁化火导致嘈杂吐酸,口苦苔黄者,去川芎,加炒栀子10克,川连5克,乌贼骨末3克(吞服),或另服左金丸或金铃子散。

肝气郁滞严重,腹胀明显者,加佛手9克,素馨花6克(后下),延胡索12克。

(2)脾胃虚寒证惯用方:

症见胃部时时隐痛,发作时轻时重,天凉时疼痛明显,进适量热食后疼痛可缓解,但多食则胀痛明显;经常吐清涎,嗳气,脘腹部有寒凉感,怕冷,乏力,四肢不温,呈贫血体征,大便稀溏,舌淡红或伴有齿印,苔白,脉细弱。

本证型可见于各种慢性胃炎以及久病溃疡者。

治当温胃益气建中。

处方组成:黄芪建中汤合理中丸加减。

黄芪20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大枣10枚,桂枝10克,生姜6克,饴糖适量(送服理中丸1枚)。

寒饮内聚,呕吐清水,腹中辘辘有水声,舌苔白滑,脉沉弦者,去饴糖,加吴茱萸3克,法半夏15克,茯苓20克,并可嚼服桂附理中丸1枚。

中气虚滞,腹胀食少脘闷者,加广木香5克(后下),春砂仁3克(去壳,研碎,后下)。

(3)气滞血瘀证惯用方:

症见胃脘痛如针刺或刀割,痛处固定,嗳气,或吐血,或大便溏黑如酱油。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

本证型多见于溃疡病或慢性肥厚性胃炎。

治当活血化瘀,止血止痛。

处方组成:失笑散合金铃子散。

炒五灵脂9克,蒲黄6克(生、炒各半),金铃子9克,延胡索12克,乌贼骨末3克(每日2~3次)。

有灼热感者,加白芍、麦冬、旱莲草各15克。

胃气不足者,加甘草6克,党参15克。

出血明显者,加白及9克,紫珠草30克(马鞭草科,紫珠属),黑栀子10克,冷服,并吞服田七末3克,或云南白药0.3~0.5克。

嗳气频频者,加佛手9克,白豆蔻3克(后下),法半夏12克。

(4)胃热熏蒸证惯用方:

6症见胃脘疼痛而有灼热感,渴饮,但多饮则呕吐,口干口苦,或口腔糜烂,烦躁不安,大便干结或便溏,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黄腻。

治宜清热和胃止痛。

处方组成:济生橘皮竹茹汤加减。

橘皮6克,麦冬15克,鲜竹茹12克,枇杷叶10克,法半夏12克,太子参30克,生姜2片,甘草6克。

疼痛明显者,加白芍15克,木香3克(后下)。

大便溏黑者,去生姜加白及10克,黑栀子12克。

胃热明显者,去生姜,加黄芩10克;大便秘结者,去生姜,加大黄(后下)、枳实各10克。

(5)胃阴不足证惯用方:

症见胃脘隐痛,烦躁不安,咽干口燥,但不思饮,食少,大便干结,舌苔少或无苔,脉细弦无力。治宜益胃养阴。

处方组成:一贯煎合二至丸加减。

北沙参、麦冬、地黄各15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9克,当归6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5克。

疼痛明显者,加素馨花6克(后下),白芍15克,甘草6克。

烦躁明显者,去当归,加石斛15克,珍珠母20克(先煎)。

(6)中气下陷证惯用方:

症见脘腹部胀坠隐痛,食后或站久尤甚,卧下较舒适,一般无吐酸水或出血、黑便等现象,但人体消瘦,饮食减少,疲乏无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本证型多见于胃下垂病症。

治当调补脾胃,益气升阳。

处方组成:炙黄芪30克,人参6克(党参20克),升麻3克,当归9克,橘皮5克,柴胡3克,土炒白术12克,炙甘草6克。

有嗳气及腹胀坠明显者,加佛手9克,春砂仁3克(后下)。

有痰者,加法半夏10克。

大便溏泄者,加茯苓15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

中医对于胃肠病以主证命名;西医则以病灶变化命名。关于胃脘痛之病名,首见于《内经》。《内经·六元正纪大论》中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隔咽不通,饮食不下。”《内经·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内经·举痛论》也说:“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内经·五常政大论》云:“风行于地,尘沙风扬,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逆。”《诸病源候论·心腹相引痛候》云:“心腹相引痛者,足太阴之经与络俱虚,为寒冷邪气所乘故也。足太阴是脾之脉,属脾络胃,二脉惧虚,为邪所乘,正气与邪气交争,在于经则胃脘急痛。

罗老认为,治疗此病时,应采取中西医双重诊断,中医药治疗,则收效会较好。此外,对胃脘痛的患者应注意其是否会恶性变。

同时要与胆道疾患、心绞痛等作出鉴别,以免影响疗效及延误病情。

同时要注意平时饮食等生活小节,《内经》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即此之故也。

(0)

相关推荐

  • 【名医效方集锦】国医大师治胃炎秘验方下

    和中消痞汤 [方源]李寿山效验方 [组成用法]党参15g 制半夏10g 黄连3g 丹参15g 蒲公英15g 白芍15g 炙甘草6g 干姜3g 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分钟,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30 ...

  • 【名医效方:胃炎方】

    萎缩性胃炎方 [方源]杨继荪效验方 [组成用法]黄芪15g 党参12g 北沙参15g 麦冬12g 制玉竹12g 石斛30g 蒲公英30g佛手柑12g 炙甘草5g 乌梅9g 无花果15g 炒枳壳12g  ...

  • 慢性腹泻..非特异性结肠炎..分3型用药..罗元恺

    17.慢性腹泻(非特异性结肠炎)惯用方 (1)连理汤加味方:姜川连6-8克,党参10-15克,干姜6克,白术10克,甘草3克,酒大黄5-9克,槟榔10-12克,藿梗10克,白芍20克.适用于大便溏而不 ...

  • 胆结石...分6型用药...罗元恺

    16.胆石症惯用方 (1)大黄枳壳郁金方:生大黄.枳壳.郁金.桂枝.白芍.片姜黄.柴胡.茵陈.甘草.每剂1天,午晚饭前1小时各服一煎,服后临便多数有腹痛反应.本方适用于兼见大便闭结,2-3日一行,或虽 ...

  • 冠心病...分2型用药...罗元恺

    15.冠心病惯用方 (1)行气补气用---荆公妙香散:黄芪.党参各10克,山药20克,茯苓.茯神.远志各10克,川贝.郁金各5克,桔梗3克,木香2.5克,朱砂2克,麝香0.5克(或川芎2克代),沉香1 ...

  • 咳血...分4型用药...罗元恺

    14.肺出血(咯血)惯用方 (1)气结血瘀证方:症见胸部痞闷或疼痛,在将咯血前尤明显,唇口舌质发绀,或红色较深,血量一般少而色深,最后多痰中带血,脉搏或涩或紧.治宜以行气化瘀为主.主用药物:三七.木香 ...

  • 慢性腹泻(非特异性结肠炎)-分3型用药---罗元恺

    17.慢性腹泻(非特异性结肠炎)惯用方 (1)连理汤加味方: 姜川连6-8克,党参10-15克,干姜6克,白术10克,甘草3克,酒大黄5-9克,槟榔10-12克,藿梗10克,白芍20克. 适用于大便溏 ...

  • 冠心病心绞痛--分2型用药--罗元恺

    15.冠心病惯用方 (1)行气补气用荆公妙香散: 黄芪.党参各10克,山药20克,茯苓.茯神.远志各10克,川贝.郁金各5克,桔梗3克,木香2.5克,朱砂2克,麝香0.5克(或川芎2克代),沉香1.5 ...

  • 咳血--分5型用药----罗元恺

    14.肺出血(咯血)惯用方 (1)气结血瘀证方: 学症见胸部痞闷或疼痛,在将咯血前尤明显,唇口舌质发绀,或红色较深,血量一般少而色深,最后多痰中带血,脉搏或涩或紧. 治宜以行气化瘀为主. 主用药物:三 ...

  • 眩晕--美尼尔氏--分3型用药--罗元恺

    11.眩晕症惯用方 (1)补中益气汤: 学本证特点是眩晕的发作常与体位有直接关系.在这一类型中,以低血压.脑贫血最为常见.典型症状是平卧如常人,坐起即眩晕恶心,无法支持,连进食.如厕等都无法坚持. 罗 ...

  • 肝硬化--分3型用药---罗元恺

    8.肝硬化惯用方 (1)肝经郁滞.脾失运化惯用方: 学临床常表现为胁肋隐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食后尤甚,嗳气,全身困乏无力,面色晦黯,小便量少或便溏,舌胖苔白微黄腻,脉弦细,扪诊可于右肋下触及肝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