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焦头烂额的传统媒体 拿什么去孵化别人?
辽报集团要转型升级了,不出所料,开启“孵化”模式。
插一句,今天有人发言,说媒体转型大多是自娱自乐。当然,说自娱并还能乐起来的,也算是有实力的媒体。很多“自我掏空”型的,还没走到这一步,就已经硬生生的退场了。
“孵化”是自娱自乐的一种吗?其实大家也是想尽办法,一条路有人趟过去,呼啦一下一群人跟上来。
比如5月份重庆日报集团公布了“鼓励支持员工创业创新”;再早一些,《新京报》传媒副总裁刘炳路创办的“热门话题APP”,也算是一次“内部创业”;还有南都报系的ND蜂巢孵化器,以及更早出现的浙报集团的“传媒梦工场”,大家“孵化”起来的劲头,热忱满满。
辽报集团的这次孵化,据说要打造“天使传媒”。他们的新闻通稿写的也算别致——该集团要为合作企业在文化创意、广告刊播、配送渠道、咨询服务、电子商务、大数据服务、企业家培训、营销干预、线上活动、投融资平台等多方面提供资源与服务。
而作为回报,孵化的企业可置换其广告,就是说这家集团启动了一个“创新企业在线孵化园区”的项目,入围企业可以用股权置换辽报集团旗下媒体的广告资源。
真精明。养了企业,拿了股权,顺便还置换了一下广告位。
按照辽报集团的说法,旗下的九张报纸、三家网站都是置换的资源。并且还放出狠话,说3至5年内孵化100家创新企业,目前正在筛选首批10家。
其实辽报集团的转型,并不始于这次的“孵化”模式。在今年6月,辽报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公司还登陆了新三板,虽然算不上先声夺人,但也算相对出色的转型作品。
但在辽宁本地媒体人眼里,辽报集团在传统业务上生存一样成问题——在整个辽宁省,还有华商集团的华商晨报,是其传统业务的主要竞争者,虽然晨报在转型方面没有“进入新三板”这样的项目,但在当地,两家集团互掐史由来已久。
如果用发行量来评价一家媒体的状态,在当下显然是没意义的。尽管百度百科上公布的《辽沈晚报》日发行量达到85万份,但广告商对这组数字的敏感程度远不及从前。
但如果连新媒体转型都是“自娱自乐”的话,媒体做孵化真的靠谱吗?要知道,“孵化”的前提不是仅仅是提供资金和办公场所。国外对孵化项目,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资金、导师、训练和后勤保障——这四者必须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但当下的传统媒体介入孵化项目,首先媒体就处在焦头烂额的转型期当中,而带头的大佬们对自身的创业项目都缺乏经验,更不要说针对企业项目进行指导、训练甚至后勤保障,如果仅仅有资金,只是作为天使执行“投钱”的任务,那“孵化”就缺乏了其本身的意义。
要知道,很多企业在被孵化初期,真的不需要大数据、电子商务、网络渠道等等新鲜的技术,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创业指导。这一点,连传统媒体都在不停寻找能在互联网+时代能站稳脚跟的顾问和帮手,他们仅剩的那些资源,又如何去孵化隔行如隔山的其他企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