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电影的延续:「线上共阅计划第五期」 讨论实录(另附获奖名单)


「线上共阅计划第五期」
讨论实录
编辑:sunnny

《港町》:观察电影的延续

写在前面:凹凸镜DOC共阅计划的第五期,我们选择了日本导演想田和弘的《港町》。这是想田和弘的第七部观察电影。在《港町》里他挖掘出这样的故事——属于这座老龄化小镇牛窓町的个体户海鲜产业。
经过前两周的自由观影时间,凹凸镜DOC线上共阅第五期线上交流圆满完成,从港町的呈现方式到观察电影的十诫,本期邀请到两位嘉宾,分别是纪录片制作者郭泽权和纪录片研究者宋远程。纪录片如何观察生活,呈现生活?不做预设的拍摄是否可行?在讨论中,我们期待更多思考。
编注:由于讨论是在微信群中进行的,为内容更加顺畅,推文内容经过顺序调整,在不影响表达实意的部分上有部分删减和挑选。
推荐阅读:
完全观察电影手册:想田和弘的拍摄“十诫”
观众感受

“只言片语的萧条与冷清不过是港町无需渲染的日常底色,生动的是那些流动在海上,街上,山上的人与猫。流淌式的拍摄与缓缓流动的日常重叠,生命力冉起于色彩和荧幕之上。”——章梦奇《影像笔记①》
“在这里,老龄化便不再是一个概念,也不再是从一个故事中得出的结论,而是日常生活里真实的感触。”——Hamuleite
“或许是之前对‘观察’的理解,‘停留在作一只墙壁上的苍蝇,静悄悄地凝视’,看到导演自然而然与拍摄对象闲聊,参与其中的场景,甚至成为其中的元素,我对“观察”的理解好像可以多走一步。”——梨

“正是基于这种观察的敏感和交往的真诚,我们才能在短短两个小时里感知到港町的现实状态,感受到一种存在和被遗忘、发展和停滞之间的城市张力,而老年人和老年人的生活就在这种张力下缓慢地延续,直到最终停止。”——白bai

图片来源:豆瓣
对生活和生命的敬畏心、好奇心、同理心

凹凸镜:交流开始,我们先请两位嘉宾分别就不同面向分享一下对想田和弘观察电影的一些看法。

泽权:《港町》我很喜欢,觉得这是一部有乐趣的电影,常看常新。不是因为题材,而是它有一种纯粹的影像冲击,有原始生命力在里头,估计是好奇心造成的,它始终吸引着我。

导演他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觉,这跟影片的拍摄、剪辑有关。不用字幕介绍、不用旁白、不用音乐,看似非常简单的技术操作背后却有很清晰的导演创作思维,这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创作功力。叙事结构的人物编排和严格按照时间线的叙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文图景。这是我对港町的观感。

影片刚开始觉得有所谓“直接电影”的痕迹,但直接电影是不说话的。很多纪录片导演(如果同时是摄像)爱隐藏于摄像机后,哪怕有对话,他往往也会删去自己说话的部分。想田和弘认为观察电影是重新发展了直接电影,而且他不删掉自己的声音,因为他认为观察电影必然是要观察包括我这个创作者在内的世界。

凹凸镜:不知道想田和弘的拍摄方式对你自己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或者启发吗?


泽权想田和弘导演提出的“观察电影”方法论更新了我的创作理念,一本纪录片solo实战手册,解放了固定的纪录片创作思维,有种“你只要有摄像机,就拍去吧!”的热情输出,我个人非常受启发,其中方法论提及的“不要预设主题”这一点,我深表认同。

在看《港町》之前的创作,我一度非常依赖音乐和旁白。有人可能会说用旁白和音乐,是不是对纪录片素材的不自信?我并不认同。因为我想掌控一切,不是说旁白和音乐就是故事片一定需要的,但这和我大学四年的故事片训练有直接的关系。在这里,我发现自己和想田和弘导演的轨迹其实是一样的,他最早也是接受故事片训练,对纪录片一无所知,后来自己慢慢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纪录片形式,这便有了“观察电影”。

图片来源:豆瓣
我现在也算是一个“观察电影信徒”,目前正在剪辑的纪录片正符合“观察电影”的形式。我投入到纪录片创作也就一年多的时间,拍了两部很稚嫩的纪录短片,说回这段时间的创作,我最大的感受是我觉得创作者可能无法完全控制纪录片。一部好的观察电影,想必创作者对生活和生命是有很强的敬畏心、好奇心、同理心,只有尊重,才不会陷入所谓的猎奇。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小小的看法。

一种直面社会现实的姿态

凹凸镜:谢谢小郭分享,我们接下来请@宋远程谈谈对田和弘和日本纪录片的了解和看法,以及日本纪录片生态的一些问题。
宋远程:想田和弘是近些年日本比较瞩目的纪录片作者,他提出的“观察映画”十戒是自己的创作准则以及某种个人标签。虽然他也承认受到了直接电影的影响,并试图加入自己的风格,但其实我觉得并不算是非常革命的美学突破。
日本战后的纪录片最著名的应该是小川绅介和土本典昭。前者拍了大量反映三里冢抗争运动的纪录片,后者则专注水俣病问题。两位均是非常关切社会现实的导演。

土本典昭《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来源@豆瓣

后来随着8mm之类的便携摄影机的普及,以及乔治梅卡斯的日记电影的影响,日本在80年代后出现了一批私人纪录片的风潮。像河濑直美,佐藤真都是以拍摄私人纪录片出身。不过也有像森达也这样依然关注社会现实的导演。包括原一男早期拍过一部《恋歌1974》几乎可以算是私人纪录片的鼻祖。
一个最近的例子是,今年的东京电影节原本有些无人问津,但正是因为原一男的《令和一揆》和森达也的一部讲记者望月衣塑子的纪录片才带来了一些话题。这更像是一个姿态。因为日本纪录片(包括剧情片)确实私影像泛滥成灾,人们政治冷感,所以我觉得想田更是想借此回溯到早期纪录片工作者那种直面社会现实的状态。

 

 是观察,还是选择?


凹凸镜:包括大家都注意到了,《港町》是选择了黑白画面来呈现的。有观众疑惑,导演一开始就预想了采用这样的影像语言讲述这样的故事吗?还是选择黑白观察记录,是否已经带有了选择?

宋远程:实际上想田本人非常热衷于谈论各种社会议题,他是左派刊物《周刊金曜日》的常驻作者,推特一天更新几十条的那种。所以直接电影或者说观察式的纪录片这条路走不通啊,绝对的客观、抽离是不可能的。看了一段采访,转成黑白似乎是导演妻子 也就是制片的想法。

泉柳取:纪录片可能是离价值判断最原的电影形式,但是还是多多少少脱不开价值判断吧,人文的东西,离不开价值判断,所谓价值中立只能接近,不能绝对实现吧。而且黑白的可能也于整个的拍摄所呈现的气氛有关的,有生活,没活力;有和谐静谧,但是没青春向上。

Lanesra:想提另一个作参照是怀斯曼2018年拍美国中部城镇的《印第安纳的蒙罗维亚》(可能并不是多合适),不用音乐、旁白和字幕,事无巨细地拍摄各个商铺、宗教团体、社区等等的日常运作,大量繁杂的线索集合在一起,让城镇成为了一个更大的政治生态的缩影。但导演不与拍摄人物产生紧密的联系,或者说摄像机也不会更主动地做探索人和空间的行为,片子出来的感觉就挺不一样,关于预设和倾向方面的疑惑或许也不那么明显。

泽权怀斯曼就是“直接电影”代表,不过他老人家比较反感这个概括。但想田和弘是当怀斯曼是“英雄”,还看过他所有作品。

图片来源:豆瓣

Liczen :我个人觉得黑白有美化现实的作用,反而有点背离记录真实的初衷。

泉柳取:我倒是觉得,黑白可能是两人为了滤掉色彩对于观众的关注力的吸引吧,两人是想让观众过而不更能看到他们所观察的,而不是他们所拍摄的。

泽权一种哀伤,一直在蔓延,最早的日下老太太剪影,到最后的夕阳,从开始就定下了基调。而且,想田和弘应该只有这一部才进行了黑白处理吧。


观察电影——十诫

凸镜:十诫里有些规则看起来还是有点难以实现。
泽权十诫里写(3)不写脚本。作品的主题和结局也绝不在拍摄前或拍摄过程中设定。漫无计划、全凭直觉地拍摄,而不去谋求设想与结果一致的“预定调和”。因为“无法预知”,所以我觉得观察电影有个最大的风险是“幸运与否”?
图片来源:豆瓣
宋远程:我觉得扫墓的老人,养猫的老人等“支线”比较有趣,这才是他说的“进行调查作品剪辑时也不事先设定主题”吧。关于猫,还有个说法就是导演家里养了6只猫,狂热猫奴。甚至说“猫がいたら、撮らないという選択肢はない”(有猫就不得不拍)。其实想田自己也没有完全拘泥于十诫他最新一部《the big house》是他和密歇根大学的学生们合作的,总共有十几个人拍摄。

中子:但是不预设主题拍摄的素材很容易把片子拍散了,而且对何时开机何时关机的要求会比较高吧。我不知道这片子的素材比是多少。

泽权两部片应该是套拍的吧?小见山久美子奶奶在《牡蛎工厂》就曾出镜,素材比或许就能解答一点倾向问题。

泉柳取:想田导演所谓的不做计划不写脚本,表达的应该不是毫无计划的意思吧,应该是想表达是那种差不多“专注的漫不经心”的感觉吧。

泽权一种亲和力的体现,而非无目的。

haqart:我觉得即使不设主题,还是会有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在拍摄过程中建立一种主线或者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剪辑花了四年,这个过程会是怎样的?

S:突然脑洞一下,觉得随机性和目的性,观察和介入,日记和私影像,哪怕是社会议题,只是想田的“日记”,这一部分刚好是关于港町。

中子:拿另一个拍摄港口小镇的纪录片做参照,李香秀拿下金马最佳纪录片的《南方澳海洋纪事》,导演当时该是做了全面的田调,对想呈现的人与海洋的关系,人群间的关系,以及小镇在地性的社会问题以及其他种种的问题,带有针对性的去拍然后呈现。感觉是与想田和弘完全不同的方法。港町关于社会问题的呈现,比如老龄化问题,该是因为港町正好契合了日本社会老龄化的一个小镇样本吧。

图片来源:豆瓣


宋远程:感觉这个片很有趣。想田确实没有做成论文式电影的打算,还是更偏向于体验。这种调查类型的电影我觉得在日本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电视台制作专题纪录片囊括。我印象中日本确实欠缺克里斯马克、哈伦法罗基这样知识分子式的essay film,近期有一部私人独立完成的论文电影是反映慰安妇问题的《主战场》,导演是一个日裔美籍的YouTuber,名叫李香香。
图片来源:豆瓣

hZL:
我也觉得这听起来像影视人类学,那种文献式的影像纪录,比较强调学术客观和严谨的。

S:之前没看过想田和弘导演的作品,这是第一次看。但就作品来说,可能觉得就是一种稍稍新的话题和体验。看了关于他自己的十诫总结,感觉艺术创作,有了这种总结,可能更容易引起大家的推广传播。

泽权:像dogma95和观察电影十诫,可能也是给立志于创作的人一种鸡血。

主要发起者拉尔斯·冯·特里尔
1995年成立于哥本哈根的一个丹麦电影导演小组,成员大多为毕业于丹麦国立电影学院的年轻导演,如该组织的主要发起者拉尔斯·冯·特里尔,以及托马斯·温特伯格、索伦·克拉格·雅格布森。该组织的名称来自其成员于1995年3月13日共同签署的《道格玛誓言》。Dogma具有“教义”、“教条”或“信条”等含义,95标明了该组织的诞生年份。

此次共阅计划获奖名单如下:

haqart、章梦奇 、中子、李博

(请获奖的朋友们后台私信电话及收件地址)

谢谢各位观众读者的积极参与,我们收到了很多短评和留言,但书籍数量有限,无法随性赠送,期待下次共阅我们再见~

奖品为想田和弘导演的《这世上的偶然》

本活动赠书由后浪电影学院支持提供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投稿  加微信☞pjw200951288
加入交流群或工作团队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