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到底“大”在哪?
◆◆◆
有一年的新学期,语文老师奇缺,领导高看一眼,让我带起了复习班里实验班的语文课。
开始我怎么也不敢接受,害怕误人子弟。再三推托,盛情难却。无奈,恭敬不如从命,我接过重担,也算是受命于危难之中。
那年复习班都在分校,共16个班的规模,1200名复习生。同往年每班120人相比,当时真正是实施小班制教学,老师、学生都轻松了许多。
两个实验班,每班60人,他们的高考总分都在525分以上,是复习生里的精品,都有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培养清华,北大的艰巨任务,就由我们共同来完成。
复习生不一定都来自于我校,有一半的学子是其他学校的高考佼佼者,彼此都很陌生。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我就告诉同学们要树立起“大语文”的新观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会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所理解的“大语文”,就是把语文课放在一个大的语言和社会环境中,目光放得高远一些,不能把语文课仅仅理解成讲课文,做习题,对答案,搞总结。那样的语文课,千篇一律,味同嚼蜡。
语文不仅仅需要灌输,更需要唤醒。阅读、写作、演讲、辩论、朗诵、书法、默写、反思、师生互动、课下思考,甚至是观看电影、校园漫步都要放在语文学习的范畴。
态度决定高度,眼界决定世界,新观念带来了新变化,新变化促进了新发展,课堂出现的新气象令人欣喜。
课前三分钟见品位。
每节课前按照学号排序,有一位同学站在座位或走上讲台,大胆就社会的某一热点或某一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能局限于讲故事讲笑话,要有文采,用抒情或议论性的语言。
可以列提纲,写出演讲的思路,但不准朗读,照本宣科,更不许拿别人的东西为我所用。
起初,同学们都很胆怯,害怕当众出丑。几天过后,逐渐步入正轨,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上讲台,清清喉咙,调整情绪,昂首挺胸,慷慨陈词,一气呵成,又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落幕,余音袅袅,意犹未尽。
有人为大家的前途鼓劲打气,有人为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有人为弱势群体一声叹息,有人为社会分配不公而深表忧虑。
宇宙之大,品类之盛,粒子之微,发展之速,艺术之巧,课前三分钟都一网打尽。如今,它已经成为每节课的固定节目,喜闻乐见,讲台也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
每周一节阅读课见功夫。
指导性阅读指的是有固定的阅读内容,如学习报,校报,精彩时文,课外读本等。自己阅读也不是信马由缰,随心所欲,而是拿出自己的课外书,找出自己最爱读的篇章,还要提问一些同学谈谈自己阅读的感想,与其他同学分享。
课外书是学生阅读的有益补充,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阅读能够提高语文学习的档次,让他们拥有更加智慧的头脑。
一周一记写出了真实的自我。
周记不是对生活琐碎小事的记录,而是对青春岁月里时光碎片的打捞。
实验班的学生都是写作的高手,他们也能将周记作文化,用艺术的语言给平淡的生活加点糖,令人回味无穷。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欲望时,再把大作文发下去,他们就能够一挥而就。
我常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来到寺庙要跟师傅学武功,师傅却总让他提水,他很不愉快地接受了。三年后,当小和尚再向师傅提出来要学武功时,师傅说,你已经学会了武功啊,不信,你扔下水桶跑起来试试看。
小和尚跑起来,忽然他飞到了空中。
提水是练功的基础,周记是作文的基础,周记不仅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了深厚的功底,还能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
亲其师,信其道。
当老师知识渊博,对学生富有爱心时,学生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坐春风,从而把老师当作高大的精神坐标。
语文老师是可以从辛苦中解放出来的,外松内紧的有效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势,符合新课改的目标和方向。
当然,这对语文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是军子爱柴的原创作品第438篇,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