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原生家庭”的痛,努力多少年也成不了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你现在可以弥补和你父母关系,但是这和我们需要解决童年创伤没有关系。
要解决你童年的创伤,第一个就是要修正你童年和你父母在一起的一些经验系统。
第二个就是扩大你的经验系统,让你看到童年和父母以外的其他方面的经验系统。
如果这两件事儿完成了,那么你就会重新去评估,由于过去所带来的,你现在对自己的评价。
也就是说,你可以重新评价“你是谁”了。
重新评价你自己,这只是治疗的一半,治疗的下半部分是什么呢?
那就是你过去是谁?还不是这个故事的全部。
故事还有另外一半更重要,那就是你过去是谁不重要,你想成为谁更重要。
这就是后现代主义疗法。
后现代主义疗法里面的叙事疗法也好,建构主义疗法也好,包括拉康的精神分析里面也有,就是我们要把一个过去的固着打破,重新建构新的东西,这里面都包含有指向未来的一条道路。
意思就是,你过去的经验构成了你现在对自己的评价,但你将来想成为谁,却代表着你未来的生活。
所以说你想成为谁这是更重要的一件事儿,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工作,一步一步的把它探索出来。
所以整个关于所谓的早年创伤也好,原生家庭也好,这些治疗的方法,根本不包含你现在修补和你父母的关系,也不包含什么和父母和解。
所以现在心理学界,心理学外都对这件事情有很大的误区。
真正专业的一个心理工作者,如果你真的读懂了精神分析,客体关系流派,你应该知道客体关系流派,不是说弥补现在外面的爸爸妈妈。
而是让你解决在你人格经验里面的那个客体表象。
所以我们既有解决早年问题的经验,也有解决当下的一些疗法,也有指向未来的疗法。
这就是我们常用的三种工作的机制,除此之外还有宗教的方式、艺术的方式。
不同宗教方法也不一样。
比如说信基督教天主教的,是让你成为上帝的孩子,这样就替代了关于你和你父母这一部分的问题。
中国的禅宗讲最终是要修出一个人的“无我”。
“无我”意思就是你没有我了,你都没有人格里面的我了,你怎么会有心理疾病呢?这是很高明的一种方法。
艺术呢?是通过升华,
比如说因为你有创伤,你有痛才是好事儿,你不痛咋会有灵感呢?
所有的艺术家都是通过痛才产生的领悟!你如果痛得不够,还不会成为伟大艺术家呢。
比如,崔健说小时候他的父母经常不在,爸妈都根本顾不上他。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和父母有关的事情基本上没有,你没发现吗?很奇怪吗?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一代孩子小时候就没有跟父母有关的很多经验。因为父母经常管不上他们,那一代大多数父母都是忙于工作。
因为咱们国家刚刚解放,大家很强烈的,要让国家赶快赶上去的那种信心和斗志,所以所有人都拼命地干活。
小孩儿都在院子里和其他小朋友互相玩儿长大的,所以你看崔健也一样,如果按照现在这些书上写的标准,这些人都有创伤。
有创伤不怕啊,有创伤,你看崔健开始写自己的歌了。他写的一首歌:《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
“给我点痛,我的大夫老爷,给我点爱我的护士姐姐”,这句歌词很有意思。
“给我点痛,我的大夫老爷”指的是他爸他妈都没顾上打他,知道吧?
“给我点爱我的护士姐姐”指的是他妈妈也没顾上给他这些东西。
所以这个大夫老爷和护士姐姐,是父亲母亲的一个隐喻。
歌词里说,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麻木。
因为情感麻木,他没有得到,情感就麻木,这很好理解吧。
因为他情感麻木,所以他就有一种压抑之后很想在沉默中爆发的灵感和力量。
这种在沉默中爆发的灵感和力量,一定要通过一种方式出来,如果恰好你会一种艺术,你就会用艺术去升华你的这种痛苦。
所以他就写了这首歌《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
这首歌一下就火了,还获得了当年的美国MTV的大奖。
这么经典的音乐来自于什么?来自于痛苦,来自于童年中的创伤,来自于经历。
他们也不需要找个心理咨询师,他们把痛苦升华了,变成了钱,不是照样活得很好吗?
如果他没有这么痛,他会写出这么好的东西吗?
你们看王小波也一样,小时候也是他们家甚至连吃的都不够。
他父亲是中国知名的逻辑学家,也是忙,顾不上他;他妈妈那时候也是忙,顾不上他。
有时候就给他吃钙片,后来就把他弄得长了一米九,而脸上发育不良,脸上有一块儿是僵硬的,你看他心里痛吧?痛的时候就开始写东西,就成就了他!
你看崔健,崔健前面写的歌都非常好,咱们都知道《一无所有》,那都是影响了中国一代人的歌曲。
说明他在中国音乐历史上是永远有地位的,那能载入史册的就不是普通人了。
所以这就是我们说的痛苦的价值,不要把痛苦看作是一文不值。
他后来写了一首歌:《在最后的抱怨》。
里面有两句歌词:我要迎着风向前,我要结束这最后的抱怨,我只能迎着风向前。
这首歌曲还算比较好听,从这首歌曲过后你再也听不到他一首好听的歌了,为啥?因为他不痛了,之前那些痛都表达完了。
人类始终就是在痛苦中成长的,不要把痛苦看作是能毁了你的东西,这都是很多这些心理网红的文章误导的结果。
而且他把很多来访者、心理学专业者都指向一条错误的道路,去修补和父母的关系,这方向都错了。
因为很多咨询师在这地方误会和错误太多了,更不用说大众了,所以我们要向大众传播正确的科学的科普的心理学知识。
不要都把大众带到沟里去了,那不是我们专业心理工作者该做的事情。
本文来源:赵小明微课:心理学家告诉你,心理学能解决一切心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