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被忽视的摄影大师郑鸣玉

郑鸣玉,字国容,1901年出生于北京东郊涯子村。1927年在北京学习摄影。郑鸣玉对摄影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刻苦钻研,技艺精进。他又酷爱并精通中国历史和各地文物遗迹,且善书法,将西洋摄影技法专注于记录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成果颇丰。

民国时期,郑鸣玉大师拍摄的4英寸×5英寸西岳华山聚仙坪照片。

郑鸣玉于1941年来到我国文物古迹胜地陕西汉中,在张良庙创办了中国艺华古迹名胜摄影研究社,由民国政府行政院院长于右任先生题写社名。这期间他跋山涉水,拍摄了大量自然和人文景观照片。1943年先后在西安、成都举办“风光摄影艺术展”。其优秀作品中的《石门》《古栈道》《张良庙》等组照影响较大,于右任院长再次为他题词“技艺超群”。

1950—1956年,郑鸣玉大师拍摄的6厘米×6厘米陕西临潼骊山晚照照片。

1949年政权更迭后,饮食服务行业的饭店、剃头店、澡堂、脚踏车行、汽车修理店、照相馆等,都成为被改造的对象。郑鸣玉的摄影研究社和其他私营企业一样经逐步改造,成为公私合营的陕西省咸阳市摄影部。

1950—1956年,郑鸣玉大师拍摄的6厘米×6厘米陕西临潼骊山长生殿处照片。

到1956年,全国的私营照相馆悉数完成了国有化的转制,所有照相馆全部被划入工商饮食服务系统,实行统一管理。1956年12月,中国摄影学会(后改名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被改造的饮食服务行业中的照相馆,自然不在中国摄影学会的视野范围之内,郑鸣玉就难免被埋名于中国摄影界,官方的摄影专业刊物均没有报道或介绍过他。郑鸣玉1981年在北京病故,终年八十岁。

1950—1956年,郑鸣玉大师拍摄的6厘米×6厘米陕西临潼鸿门宴处照片。

郑鸣玉终生坚守传统的“纯摄影”技法,每一张照片均系手工1∶1印晒而成,以确保照片的高清晰度和秋毫毕露的细腻影调。再加上每一张照片白边的下方均印有由他本人撰写、编辑、排版、印制的文字说明,以及“郑鸣玉摄”或“鸣玉摄”的落款,与照片合为一体。

1950—1956年,郑鸣玉大师拍摄的6厘米×6厘米陕西临潼骊山朝元阁照片。

每一张照片的说明文字都经过认真提炼,字数不易太多,也不易太简,既要让人们看懂,又要字数能够在规定的毫厘之间排列得当,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经过再三斟酌,才能最后定稿。因为一旦售出,必然要经得起社会各阶层的评头论足,还必须经受历史的检验。想必对于这些,郑大师都是认真考虑过的,才会如此一丝不苟。

1950—1956年,郑鸣玉大师拍摄的6厘米×6厘米陕西临潼骊山腰捉蒋亭照片。

从不用放大机来放大自己的摄影作品的著名摄影师,在欧洲并不罕见,但中国摄影家中似乎仅郑鸣玉一人而已,极为难得。众所周知,中国传统书画历来是纸幅面积大小与商业价值成正比,也就是纸幅越大越值钱。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郑大师对此是不会不知道的,但他宁可舍大守小,为的是坚守摄影语言特有的纯真和细腻。因为照片一经放大,其线条、层次、影调等都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失……

1950—1956年,郑鸣玉大师拍摄的6厘米×6厘米陕西西安碑林照片。

纯摄影对拍摄的要求尤其严格,因为1∶1印晒是无法改变最终成像的,而放大照片则可以通过对放大机光路的遮挡或追加等手法,来对最终的成像进行局部加光或减光,以求得黑白照片局部阴暗部分的“死黑”变得有层次,而明亮部分的“死白”也会变得有层次。但放大照片的缺憾是成像清晰度和细腻程度均不及1∶1印晒。因此1∶1的纯摄影的拍摄,要尽可能地避开阳光直射所造成的浓重阴影。很多时候,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找到的最佳拍摄点,老天却不照应,致光线不理想,有时等上几个小时依然如故,只好放弃,以待来日。

1950—1956年,郑鸣玉大师拍摄的6厘米×6厘米陕西西安唐玄奘墓塔照片。

郑鸣玉大师民国时期拍摄的作品大多是4英寸×5英寸底片印晒的,那就必须使用4英寸×5英寸大型座机拍摄。而这种大型座机必须用重型三脚架支撑,如果再加上十个以上的干片夹,加在一起几十公斤还算是最轻的,靠摄影师一个人无法进行工作,必须携带助手或雇用劳力。

1950—1956年,郑鸣玉大师拍摄的6厘米×6厘米四川成都薛涛井照片。

到了公私合营后,他改用了6厘米×6厘米底片的120相机。这可能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老板不当了,助手没有了,也雇不起劳力了。二是因为120相机加上轻便的抽拉式三脚架和十几个胶卷就能够单身走天涯,轻便多了。2英寸照片在价格上要比5英寸照片价格便宜好多,普通民众也能买得起,从而也就扩大了销路。

1950—1956年,郑鸣玉大师拍摄的6厘米×6厘米陕西西安小雁塔照片。

但是,尽管照片小了很多,文字说明及落款照样一字不减。也许郑鸣玉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他在2英寸照片上加印文字说明和落款这一样式,开了世界摄影史上的先河。别看这方形2英寸照片不大,但因为是1∶1印晒的纯摄影,经高精度扫描后,可以清晰放大。有几张2英寸照片的背后,竟盖有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的藏书章,章上还有1956年10月25日的日戳,甚至连编号、手书“原大”、1/12系列号等都清清楚楚。足见当时郑鸣玉拍摄的2英寸照片的水准极高。可惜到了90年代,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国内绝大多数的馆藏历史照片被数码化后,不少原版老照片都被当作垃圾处理掉了。

1950—1956年,郑鸣玉大师拍摄的6厘米×6厘米陕西西安城楼照片。

也许郑鸣玉大师还没有想到,正因为他的2英寸风景名胜古迹照片大大降低了售价,因而赢得了更广泛的消费者,使得中华文物古迹的知识普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在经历了“文革”浩劫和改造修复之后,当年的许多古迹或是更换了原貌,或是修缮一新,或是被夷为平地……唯有这些照片,还能为我们留住这些名胜当年原汁原味的影像。

直到今天,我们在一些收藏品市场或收藏品网站上,依然可以淘到郑鸣玉大师拍摄的、印有文字说明和他名字的1∶1印晒而成的2英寸照片,但其价值却被远远低估了。今借《老照片》一角,与读者分享郑鸣玉先生的部分作品,以向这位被埋没的大师致敬!

(王秋杭 供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