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人在京山——第二次担起重担(连载之十四)

时间如流水,转眼我在文教局工作了整整两年,正当我工作顺利,局内局外事事得心应手时,突然要调动我的工作。三阳区委书记庹兴友同志,组织委员马普春同志,宣传委员向德万同志分别找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赵承武同志,找组织部和宣传部,要我回三阳区中学去当校长,因原校长构荣耀同志调到永隆第三中学任校长去了。
  
三阳区中学已有半年没有校长了,是教导主任陈发文在代理,我是从三阳区中学出来的,他们一定要我回到三阳去。我们的局长周克强同志是舍不得我走的,我也舍不得离去,特别是县委组织部和人事局关心我,正在与天门县委组织部和人事局协商,将我爱人调到京山来,要是我去了三阳,要是爱人调不到京山来,我们就离得更远了。我思想上斗争得激烈,但是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党的利益,谁叫我是共产党员呢,我只得服从组织上的决定。
  
1964年12月30日晚上,周克强局长把我叫到他房里谈话,他说:“胡余钧同志,三阳区委硬要你到三阳去,我们是舍不得你走的,但是组织上已经决定了,你暂去三阳区中学代理校长工作,到明年暑假再说。”
我说:“谢谢您的关心,我服从组织上的安排,我到三阳区试试看。”谈完话后,他留我同他住一晚上,不一会儿他爱人胡家珍同志来了,我只好告辞而去,回到我的住处,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出发。12月31日凌晨,我挑起行李翻山越岭,整整走了一天,到天快黑时才到达三阳。一到学校,老同学陈发文和阚敦洲等同志迎接了我,给我端来了饭菜和洗澡水,饭后洗了澡,同大家交谈了一会工作,人很疲劳就休息了。
  
1965年元旦那天,开始了我新的工作,第二次担起重担,开始履行校长职责。
三阳中学从开办3个班,后发展到6个班,三年自然灾害减了3个班,现在只有3个班,160几个学生,教职员工有20几人。规模虽不大,担子却很重。当年要搞开门办学,学生除课堂学习外,还要学工学农,因此学校办起了酒精厂,派了10几名学生,到随县均川酒厂去学习,我几次前去看望在那里学习的师生。回校后学校建起酿酒的炉灶和造酒精的高塔。除学工外,学校还办起了农场,到长冲和长家岭,半头山开垦了一百多亩地,种上了粮食和蔬菜,同时还搞烧柴自给,每月到太阳寺打柴两次。这一切我得亲自带头坐镇指挥,我还带了三个班的政治课,并且还要开展学校文艺宣传队的活动。当时,我们学校的文艺宣传队的活动搞得很好,不定期地在校内校外演出,我还亲自编写剧目到县里汇演,有一次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还获得了三等奖品。校内校外我整天忙忙碌碌不得闲,确实担子很重。
  
忙了一个学期到暑假时,我按周局长说的回到文教局,局长叫我照常上班。此时,又将史明光同志调回局里,主持人事工作,我就去搞招生工作,又同一中的潘家锐校长到荆州地区录取一中和师范的学生,又在局里工作了一个多月。到8月下旬,周局长告诉我三阳区委还是要我回三阳,说组织部已下文,正式任命我为三阳区中学校长。
当年全县13个区镇只有8所中学,在8个校长中,我是最年轻的一个,当年我满了28周岁。接到任命书后我回了一趟皂市,听爱人讲她的调动有希望了,我告诉她我要到三阳去,要是调令到手,那只有调到三阳,三阳是山区,工作环境很艰苦。
她说:“那怕什么呢,只要我们能调到一起。”
我在家只过了两天,在8月底,我就又回到了三阳,一如既往地开始了新的工作。
敬请期待:天门人在京山——圆了建立新家梦(连载之十五)
(0)

相关推荐

  • 教学质量分析会主持词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根据学校开学工作会的会议安排,利用今天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召集大家开这么一个专题会,也显示出这次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任务是:总结分析我校本届初三.小六教育教学质量现状,认真 ...

  • 田光建任东昌府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兴利任院长

    10月21日下午,东昌府区区委组织部在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行政楼第二会议室召开会议,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段伟.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凯生.区委远程教育中心综合科科长李伟伟,以及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 ...

  • 江西多地一批领导干部职务调整

    近日,江西多地一批领导干部职务调整.具体为: 南昌 以下同志试用期满,经市政府研究,同意: 涂俊炜同志任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熊辉同志任南昌市公安局特警(防暴)支队副支队长: 张赶同志任南昌市 ...

  • 西安一民警不幸因公殉职 工作日志里详细记录每日工作

    6月5日11时03分,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便衣大队民警刘养林同志在工作期间不幸因公殉职,倒在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生命永远定格在53岁. 刘养林同志逝世后,市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西安市副市长.市局党委书 ...

  • 天门人在京山——全家搬进京山城(连载之十九)

    1975年11月,我从祁河水库回到文教组,在休息几天的时间里,心神不安想了许多,想到我在三阳辛辛苦苦地先后工作了14年多,没有什么大的功劳,总有点苦劳,没料到今天落得如此下场,想来想去此地不可久留了, ...

  • 天门人在京山——回到老窝办高中(连载之十八)

    在三阳文教组工作了整两年,到1972年暑假,我找文教局领导,说明我不喜欢搞流动式的工作,要求回到三阳区中学.经局领导同县委组织部和三阳区委研究后,同意了我的要求,同姚铭山同志交换,他到文教组,我回到三 ...

  • 天门人在京山——萝卜白菜作婚礼(连载之十)

    我与杨培香同志的婚事,是由我们堂叔伯的三伯母(她的姑妈)介绍,从小定的亲,直到我们长大成人没有交往,还是1955年暑假,我初中毕业时给她写过一封信,她也没给我回信. 1957年暑假,三伯母引我第一次登 ...

  • 天门人在京山——返教研室搞高考(连载之二十五)

    我在局办公室工作了一年半,为大家做了几件好事,受到了大家的称赞.但是,办公室工作太繁琐,我已是近50岁的人了,难以应付那些复杂的事务,我到县政府办公室去参加各科局办公室主任会议,看到其他科局办公室主任 ...

  • 天门人在京山——回教研室抓高考(连载之二十三)

    京山三角洲 1980年底驻队结束,我回到文教局不久,组织部行文任命我为文教局教研室副主任.我第一次是1961年暑期调教研室工作,1963年初调离教研室,转眼10多年过去了,没想到第二次又调回教研室. ...

  • 天门人在京山——积极进取团聚少(连载之十一)

    在那困难的年月里,我们没有什么婚假,我们是积极进取的青年人,以工作为重,没有度什么蜜月,我们仅仅团聚了6天就分开了.过春节的那几天一连下了几天大雪,正月初五的清晨,她送我到东正街我的同事张泽忠家,约他 ...

  • 天门人在京山——艰苦环境磨意志(连载之九)

    我自愿分配到山区京山县,当年人们称京山县是荆州地区的西北利亚.分配到京山后,我又自愿分到京山县最大的山区--三阳区,到了三阳店后又分到山角里的小阜小学.这里的环境的确艰苦,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我的意志,我 ...

  • 天门人在京山——自愿分配到山区(连载之八)

    1957年秋,全国开展反右派运动,学校首当其冲大鸣大放,沔师校园内到处都贴满了大字报.虽然学校没有停课,可是师生们都无心上课,有空就在写或是看大字报.此时,正值我们读三年级,离毕业仅有一个学期了,放寒 ...

  • 天门人在京山——别人过年我守夜(连载之七)

    京山一中状元池 我的家乡皂市镇,虽然是一个小镇,解放初只有万余人,但是她的地势优越,是四周的交通要道,商品贸易的集散地,也是天门地区的文化之乡.解放后,读书人很多,五华山小学办得很兴旺,每年毕业一百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