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明:哲学作为精神生活之道

“思想与社会”广州站活动于2020年12月5日晚在言几又天河K11旗舰店举办。中山大学陈少明教授与现场内外两万余位观众一起分享“哲学与精神生活”的智慧。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张曦教授主持活动并与陈少明教授对谈。

张曦教授在活动一开始,介绍了陈少明教授别具风格的学术成就和思想方法,特别是重点介绍了陈少明教授立足经典解释学创新而提出的“做中国哲学”方法论。张曦教授认为,陈少明教授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哲学史”“学术-文化史”做法,不是将经典当作原理和教义的集合体,而是将其视作经验上仍具有活性的与当下人的生活联系紧密的文化精神载体来看待。由此,按照陈少明教授的“做中国哲学”方法论,经典中的人事物经验,都能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并与我们当代生活经验发生启发性共鸣。同时,经典本身中的经验,通过在现代生活语境中的复原和再现,其内在涵义和可能紧张也会得到更为深刻的理解。张曦教授指出,陈少明教授今天要给我带来的有关“哲学与精神生活”话题的思考,就是对“做中国哲学”方法论的一次具体展示。

陈少明教授首先感谢张曦教授的介绍和知道人文公众号的邀请。陈少明教授指出,哲学其实就是关于精神生活的具体实践。一般会认为,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什么是“世界”呢?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精神世界”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理解“精神世界”的本质,对于我们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又有哪些启发?

陈少明教授指出,“世-界”这两个字,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时间-空间,以及对在其内发生的事件和诠释。这是“自然”意义上的、也是本源意义上的“世界”概念。“自然世界”(时空)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前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万物在之中显现,生命在其中孕育,人类以此为身体活动和维持生命的场景。依靠身体对事物的知觉,对时空的感知也得以可能。

模拟“自然世界”的概念,我们也发明了“社会世界”概念。“社会世界”在空间关系上包含三个层次:(1)身体行为的空间操作,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对居所、工具设计就能窥其一端。(2)对空间的组织运用,社会由有组织的人群构成,按荀子看来,人的力量源于“人能群”。(3)对社会关系观念的空间化。

除开空间,哲学家更关注的是时间。人类对时间的利用有两种方式:(1)对自然事件的利用,如对空间一样,人将时间加以计量,并以此规定人类生活的模式,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对生命节奏的把握,在此时间用于测度人与社会的变化,如对“代”、“世”的区分和对人生节点的认知,这是时间社会化的表现。

同样,这种时空也是理解“精神世界”的基础。但精神如何占据空间呢?陈少明教授援引现象学的观点,认为精神的空间主要是指意识内容的空间。陈少明教授以风景画为例子,揭示其虽有具体空间形态,然其艺术性则是为了满足精神空间。欣赏它所带来的特殊意识活动过程,构成了精神的空间。同样对纪念碑、教堂、文物等的体验亦然。意识之所以能开辟精神空间,在于其由记忆、想象和运用概念推理的能力。能够将事物创造性地保有在其不在场的状况下,还能将事物固定在语言文字中。甚至在其中共享他人的精神世界,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陈少明教授以“观-看”为例,说明了来概括精神对空间的把握。

陈少明教授进一步指出,精神也同样对时间有所把握,通过对自然时间压缩或者放大,展现了心灵对生活节奏的把握。而且精神可以超越当下,进行回顾和前瞻,这都得益于意识的记忆和想象功能。这种对时间主动调遣的能力,正是人的超越性的表现。由此,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超出当下,进入心灵的旋律,也可以在视觉艺术中把握其时间性的韵律。对于文学诗歌则亦然。

陈少明教授指出建构“精神世界”这个概念,根本目的在于说明精神生活的实质与意义,虽然精神世界中的产物有其物质中介,但其意义仍由精神世界的法则决定。要完成这种构建,在陈少明教授看来需要阅历和知识,前者是个人的,后者是普遍的知识,通过形象和概念得以表达,前者感性,作为基础,后者抽象,带来结构化。对于阅历的积累和知识的堆积都是过程,它们还涉及自我意识的成熟和发展,对于精神世界而言,其边缘由精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界定。陈少明教授以自然物和象征物的区分为例,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自然物本身是依据其自身特性来决定人们如何认识与使用它们,但是象征物不同,象征物的意义是人们依据情感和记忆所赋予,是人类的回忆和想象的构建。陈少明教授指出,所谓的经典,其实就是过去经验的象征物,不仅具有共通性、公有性,同时还能被赋予承载的深度意义。这个意义上的经典,不再只是学术史企图阐发学术理解的对象,它更能承担过去与现在人们对精神意义的投射。

连接不同精神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语言文字,它使人能相互交流,使知识得以记录和保留。每个独立的精神世界都是一个平台,同时通过与公共知识平台的联结,可以对既往的知识、艺术和而思想加以评论改进,也可以留下自己的疑惑以待后人。而信息化时代加强了实时交流的可能性。陈少明教授指出,理解“精神世界”概念的涵义,对重建我们的精神世界具有基础作用,而提升我们的精神生活,则也是今日人文学术应有之责任。

张曦教授指出,陈少明教授对“精神世界”概念及其启示意义的分析,完全是陈少明教授所提倡的“做中国哲学”方法论的一次操作性展示,非常值得敬佩。陈少明教授不是通过呈现抽象原理来告诉我们“哲学与精神生活”的关联,而是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哲学”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如何加深了我们对“日用而不知”的语言概念的本质性理解。这一点是好的哲学研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因为对于日常生活世界和非专业领域的市民大众来说,根本重要的问题,始终是如何以哲学的方式来过好的生活、特别是好的精神生活。张曦教授认同哲学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人企图组织和理解他的发生于时空之中的各种生活经验时才会发生的事情。在过精神生活时,我们实际上进入到一个既不能被还原于自然世界、也不能被还原为社会世界的新“世界”。正是在那里,阅读经典、思考经典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典型生活经验,就成了构筑和提升生活意义的重要手段,并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和生活之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所有人来说,阅读经典都是使得生活变得充满密度、充满厚度、充满质感的有效途径。

“思想与社会”大型公益文化活动由知道人文公众号举办,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张曦教授担任学术总监。此前已邀请著名学者蓝江和吴冠军教授、著名新生代科幻作家宝树和夏笳老师,在南京和西安分别就“数字时代的人文学”和“科幻与历史”话题展开对谈。接下来,活动还将围绕“在经典阅读中走向上的路”、“哲学与生活世界”、“古典文明与现代生活”等话题,在成都、杭州、北京三地举办。

(0)

相关推荐

  • 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思想探索

    "我们越是运用更多的眼睛.不同的眼睛去观察同一个东西,我们对这个东西的'概念'就越'完整'.我们也能越'客观'."--尼采<道德的谱系> 我为什么喜欢刘擎教授? 他是华 ...

  • 我有一癖,与美同行

    梁启超先生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人生于世,需要有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或癖文章,以养精神:或癖金石,以蓄雅气:或癖琴书,以修身心--人有一癖,以真性情痴嗜于一物,自可养得逸 ...

  • [不妨一阅]享受精神的漂泊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被称为哲学的人生体验,因为我知道哲学的性质就是不断对世界作出解释,解释这世界为什么令精神漂泊,哲学家用文字讲述世界是什么,并给它下个定义.画家说:"绘画不能图解哲学的定义,但 ...

  • 3千万豪宅曝光!31岁TVB力捧小花客厅够容纳20人,富贵生活引羡慕

    视频号关注.分享.点赞 给小编加点料 相信有关注TVB小花张曦雯(Kelly)的网友们都知道,在她的社交平台上,她总是会与大家分享一下生活上点滴,特别是她与家中的猫猫狗狗的合照也是分享非常多的,这也足 ...

  • 陈嘉明 ∣ 哲学、“穷理”与合理性

    哲学往往被视为智慧之学,是时代的精华.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历数一些学科的特点,认为不同于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等,哲学的特点在于"使人深刻".培根的这一说法可以说是很好地把握了哲 ...

  • 陈祖明格言——一个精神拾荒者的告白(十三)

    无论财富多寡,作为一个思想者你应该始终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这样,你才能永远保持朴实.悲悯的情怀,关注民众.关注贫穷.疾病和苦难.你的思想才是真真切切的符合实际的.你才是一个唯物论者.反之,物质优裕 ...

  • 陈祖明格言——一个精神拾荒者的告白(十四)

    人的一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扮演什么角色.他都应该以毕生的精力实现自我的"突围".这种"突围"包括灵魂人格层面.思想认知层面和事业行为层面. 我们在对这个社会进行 ...

  • 陈少明|叙述中国固有的文化经验

    [本文根据2005年11月5日至6日第二届开放时代论坛录音整理,并经发言者审定.刊于<开放时代>2006年第1期"专题 :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主性".请点击左下角" ...

  • 肺气肿--止咳平喘汤--宣肺清热,止咳平喘--陈少明

    止咳平喘汤 [来源]陈少明,<新中医>(2)1984年 [组成]石菖蒲1克,川僵蚕3克,北杏仁.牛蒡子.鱼腥草各15克,马勃.甘草各5克,赤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 中医陈少明先生有一个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

    中医陈少明先生有一个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自拟验方,此方由8味药组成:   石菖蒲.川僵蚕.北杏仁.牛蒡子.鱼腥草.马勃.甘草.赤芍.   功用:宣肺清热,止咳平喘.   主治:咳喘.症见咳嗽.气 ...

  • 陈少明:庄子说梦是观人生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如果说,占梦说依迷信,究梦说循自然,思梦说讲道德,那庄子的说梦就是观人生.此观为以道观物之观.以道观物,所观之结果依然是道.用今日的话来说,就是做哲学梦.人生最根本的问题,除了 ...

  • 陈少明丨儒家的历史形上观——以时、名、命为例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史学是中国传统中的显学,也是人类文化的杰出成就.它的发展,同孔子及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孔子重史的思想性格,对传统史学的形成,或者说中国史学的儒 ...

  • 陈赟: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世界的解魅":一方面是宗教的.形而上学的神圣因素从公共生活中退出,进入到个体的内在领域,以价值观的方式自我延续:另一方面,基于社会视角的组织形式对以宗教为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