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刀豆
一帮群友大神们共同编辑了一套《认识中国植物》,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正在热卖中。作者大都认识,我有幸为这套丛书提供了不少图片。
我国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海岛分册》应运而生。生活在海边的我,对于海岛特色植物自然比较熟悉,其中,海刀豆是最不可或缺的物种,在海南岛、台湾岛均有分布。书中海刀豆的图片正是由我提供,更感亲切。
前几天,与深圳好友相约于珠海的淇澳岛刷花,惊现海刀豆以攻城拔寨之势散布海岛的每个角落。
海刀豆已经足够熟悉了,可是,没想到这个季节,无论海岛还是湿地,海刀豆居然那么狂妄地生长。连同去的刘蕾老师(华南分册、海岛分册的作者之一)也为之震撼。我们纷纷举起了相机,对准胖嘟嘟的豆荚、粉嫩嫩的花瓣。
豆科植物绝对是最难辨认的科,没有之一。可是,在它们中间,海刀豆却几乎没有任何辨识难度,皆因它生活环境的独特,它仿佛作为豆科的代表,独步于海岛物种之中。假如你在海边或者是湿地,遇到一种从未见过的豆,也许就是它了。
海刀豆,豆科、蝶形花亚科、刀豆属攀援藤本植物,产我国东南部至南部。其果荚状如刀豆,又通常蔓生于海边沙滩上,因而得名。(刀豆大家认识么?接着要介绍给大家了)
因为它能随着海水漂流,也被叫做水流豆。
海刀豆是攀援藤本植物,其攀援本领高强,曾经在惠州的十里银滩和珠海的东澳岛的海滩上与它们相遇,它攀援在海边的沙石上,长成一大片,颇为壮观。
就算它遇到了树,其攀援能力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藤本。
海刀豆的花同其他蝶形花科植物一样,拥有旗瓣,翼瓣和龙骨瓣,龙骨瓣和翼瓣环抱在一起,尤像一位娇羞不敢抬头的姑娘,头上缠着纱巾,用来繁殖生命的各种器官,雄蕊、雌蕊等,就藏在这纱巾里面。
花粉红粉红的,尤其喜欢,特别在雨中的它们,显得嫩嫩的,清澈而纯粹。
说到它的果实,忍不住就流了口水,它胖胖的肥肥的,说它像刀豆,实在有些勉强了。刀豆的果荚扁而长,海刀豆的果荚这是胖且短,正如奥巴马与特朗普的身材对比。
如此诱人的果实,要不要炒一碟尝尝?慢,此物有毒!
海刀豆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豆荚和种子有毒。人中毒后头晕、呕吐,严重者昏迷。
虽说豆荚和种子经水煮沸、清水漂洗可供食用,但是,风险还是存在的,不提倡哟。
▼ 再看看海刀豆的叶片。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小托叶小复叶、小叶倒卵形或宽椭圆形,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网脉明显。
以前流行北漂、港漂,而海刀豆却是典型的海漂,“海”是上海么?不,是大海,它是海漂植物。
海漂植物是指滨海植物中,能通过海水漂流进行传播的植物类群,其繁殖体能漂浮于海水之上,且不受海水长时间浸泡的影响,待搁浅于陆地后,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够生长发育,从而实现传播。
海漂植物的群落多样性丰富,大概可以分为泥质海岸、沙质海岸和基岩海岸3种类型。多样的生境形成了许多独立鲜明的植物群落结构。
在基岩海岸上,植物群落主要依靠海浪将其推送至风化沙砾地或岩石缝中,而后发育生长,具有耐贫瘠,耐旱、耐强光等特点。
海刀豆就是海漂植物中基岩海岸类别的一员。海刀豆的果实里藏着海漂植物的独特构造,剖开它的果皮,可见一层层的纤维将种子掩盖着,这是海刀豆为了保护种子,使其隔绝海水,利于海上传播而穿上的护身衣。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粗壮,草质藤本。茎被稀疏的微柔毛。
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小托叶小。小叶倒卵形、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长5-8(-14)厘米,宽4.5-6.5(-10)厘米,先端通常圆,截平、微凹或具小凸头,稀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侧生小叶基部常偏斜,两面均被长柔毛,侧脉每边4-5条;叶柄长2.5-7厘米;小叶柄长5-8毫米。
总状花序腋生,连总花梗长达30厘米;花1-3朵聚生于花序轴近顶部的每一节上;小苞片2,卵形,长1.5毫米,着生在花梗的顶端;花萼钟状,长1-1.2厘米,被短柔毛,上唇裂齿半圆形,长3-4毫米,下唇3裂片小;花冠紫红色,旗瓣圆形,长约2.5厘米,顶端凹入,翼瓣镰状,具耳,龙骨瓣长圆形,弯曲,具线形的耳;子房被绒毛。
荚果线状长圆形,长8-12厘米,宽2-2.5厘米,厚约1厘米,顶端具喙尖,离背缝线均3毫米处的两侧有纵棱;种子椭圆形,长13-15毫米,宽10毫米,种皮褐色,种脐长约1厘米。花期6-7月。
中文正名 海刀豆
拉丁学名 Canavalia rosea (Sw.) DC.
别称 水流豆
二名法 Canavalia rose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蔷薇亚纲
目 豆目
科 蝶形花科
族 菜豆族
属 刀豆属
种 海刀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