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红山茶
what……?who……?why……?where……?
杜鹃红山茶,是杜鹃?还是山茶?是珍稀濒危植物?还是寻常物种?带着两个身份证的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再也熟悉不过的它,我却一直撂在一边,是该好好梳理一下了。
关于它的故事,我不得不提到我的良师益友,江湖大号二师兄的张继方老师。进去圈子不久就认识他了,后来的日子,他成为我植物学习路上最不可或缺的朋友,在这条路上正因为有他的循循善诱,才让我走得越来越远。
这天,我们一起走在中山树木园里,他不时教我辨认树种,走到某个角落,几株杜鹃红山茶开得正好,他拿着相机对着它们观察、对焦,我差点就鄙视了,转眼想起他对杜鹃红山茶的感情,马上撂下这种心态,忍不住也跟拍起来。
杜鹃红山茶是张老师最熟悉的物种,关于它的故事,他不时跟我提起。第一次发现杜鹃红山茶的正是他的朋友,叶创兴教授。而他出来工作的第一个项目是杜鹃红山茶的引种、驯化、扩繁与栽培。正是因为他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作为珍稀濒危的杜鹃红山茶才被发现,被保护,并被驯化,从而走进千家万户。
它的名字很多,流传最广的当然就是杜鹃红山茶,这个美名来源于它的叶似高山杜鹃、花似山茶的气质。
可是,它还被冠于各种名字,名字背后更是有不一样的故事,比如张氏红山茶、假大头茶、杜鹃叶山茶、四季红山茶。
先把ppbc和cfh关于它的表述给大家展示下,再说说它名字背后的故事。
▼ ppbc会有两个不一样的名字,假大头茶和杜鹃叶山茶,对应不一样的拉丁。我首先很负责任跟你说,它们就是同一个货。
▼ 在cfh里,同样存在两个拉丁,两个名字,只是它把杜鹃叶山茶定为“接受名”,而把假大头茶定为“异名”。
按我现在的习惯,从它的拉丁说起。
目前中国植物志录用的拉丁是Camellia changii Ye ,其中山茶属属名Camellia是纪念捷克旅行家George Joseph Camell(1667-1706),种加词changii是张姓的拉丁化拼法,纪念中国山茶科分类专家张宏达教授,Ye是命名人叶创兴的拼音缩写。
那是1985年,中山大学的叶创兴教授在广东阳江考察植物时,在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二叉河两岸附近首次发现了山茶属下这个新种。按国际通行的植物拉丁命名规则,为了感谢自己的导师、亦是中国山茶科分类专家张宏达教授,叶教授把这个新种命名为“张氏红山茶”,并在广东省植物学年会上先行以单行本形式发表了这个新种(张宏达教授也是现在中山大学廖文波教授的导师错)。
张宏达教授得知爱徒叶教授的心意后,表示谦逊笑语称之为“假大头茶”。在中国植物志里,正式收录的中文名字就是假大头茶,这个名字虽然并不悦耳,可却道出它的特征,杜鹃红山茶的特征除了花色外,与我们南方常见的大头茶如出一辙。
按道理,一个植物只对应一个拉丁名,可它却出现罕见的双拉丁现象,在Foc和ppbc都认可它的另一个拉丁名Camellia azalea C. F. Wei。种加词azalea来自希腊azaleos,就是杜鹃之意。C. F. Wei正是命名人魏兆芬的缩写。
原来是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魏兆芬教授于1986年在《植物研究》上公开发表了这种植物,并将其命名Camellia azalea,因为这种它的叶子很像杜鹃,中文名字就叫杜鹃叶山茶。
因为山茶花大多是冬春之际开花,这个种却是少有的夏天开花品种,而且花期很长,一年四季都有花,商家还喜欢称之四季红山茶。可流传最广,名字最好听的当然还是杜鹃红山茶了。
杜鹃红山茶以其花大、鲜艳、叶片独特、树冠优美的特征吸引了大众的注意,虽然进入市场不久,却以它的美貌征服了大家。
你看它的茎干发青,深绿色的叶子革质油亮,与高山杜鹃的叶有几分相似。花单生或几朵聚生,大而明媚,红得很纯粹,艳而不俗,中心花蕊金黄,细细点缀,相映成趣,非常讨人喜欢。
让你想不到的是,杜鹃红山茶居然是珍稀濒危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据专家研究观测发现,杜鹃红山茶的野生种群仅分布于广东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二叉河两岸附近约4公里长的森林中。野外调查仅发现有1039株个体,且没有发现更新的幼苗。其开花量较高但结实率很低,种子萌发率更低。按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被评为极濒危级(CR)。
可喜的是,科研人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商品化生产”的综合性保育体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被恢复与景观生态组与广东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合作,对杜鹃红山茶的群落特征及保护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一体化保育措施来实现该种的有效保护。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都驯化了,野生的就不用保护了,也就不属于珍稀濒危物种了呢?还真不是。
珍稀濒危是指原生状态下的野生植物,其特殊价值是野生植物遗传育种的珍贵材料,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相对野生种,栽培种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流失程度很高,包括很多优秀基因。因此并不等于人工驯化后的植物,野生种就不用保护了。
杜鹃红山茶的花是鲜艳的红色,单瓣型,中到大型花,萼片绿色,花瓣5~9枚,倒卵形,先端略凹,雄蕊基部连生呈管状,花丝红色,花朵稠密,可结果实。
▼ 它的叶片浓绿色,狭倒卵形,边缘和叶面光滑。
话说杜鹃红山茶在中国植物志叫做假大头茶,那真的大头茶是怎么样的呢?这个还真难不倒我。每年冬天,南方的山野到处都是大头茶盛开,只是不少人当成油茶什么的。
它最大的特征在于叶片,大部分山茶花的叶子前端尖削,但大头茶的叶子则略有不同,其叶端较钝或有轻微凹缺,基部尖削。而假大头茶是张宏达教授建议采用的名字,是因为它和大头茶的相似程度很高,特别是叶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假大头茶归于山茶属,而大头茶归于大头茶属。
▼ 大头茶 Polyspora axillaris
山茶科 大头茶属
以下文字来自中国植物志,仅供备查。
常绿灌木,高1~2.5m,目前最高可达5m,冠幅0.5~1m,最大胸径约5.8cm。阴生或半阴生,1年可以抽梢3~4次,株型紧凑,分枝密,嫩枝无毛,略显红色,老枝光滑,灰褐色。
叶倒卵形、长倒卵形及倒心状披针形,先端园钝或者稍微有凹陷,基部楔形;叶上表面光亮碧绿,下表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稍被灰粉;侧脉5~8对,干时两面稍可见,中脉两面突起;叶全缘,有时见叶尖端有2~5对锯齿,边缘具透明骨质状狭边,呈互生或轮生,多聚集于枝梢上部;叶柄长0.6~1.2cm,无毛。
抽芽时可见先出叶多枚(7~8枚),第一片真叶至顶叶叶间距逐渐变短,枝顶往下基本一腋一花,每梢生1~8个花芽,花艳红色或粉色,无花梗;花在枝上自下而上渐次开放,整个植株形成连续开花的现象。花瓣5~9枚,柱头2~5裂,雄蕊外轮连成桶装。
鳞片7~11枚,子房卵形无毛,果为蒴果,呈卵球形、纺锤形或圆锥形,2~4室,每室2粒种子,成熟时果皮由青色变成褐黑色或棕色,果实裂开。
中文正名 杜鹃红山茶
拉丁学名 Camellia azalea Wei
Camellia changii Ye
别称 张氏红山茶、杜鹃叶山茶、杜鹃茶、
四季茶、四季杜鹃红山茶、假大头茶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侧膜胎座目
亚目 山茶亚目
科 山茶科
属 山茶属
种 杜鹃红山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