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字画鉴定并没那么神秘,身边说不定就真的有哩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1] ,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 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
傅抱石曾坚决反对当时流行的“现代人物加唐宋山水”的拼凑模式,注重生活的感受和对自然景物内在精神的把握。写生在傅抱石看来,只是帮助记住山石结构、轮廓特征、色彩搭配的符号,并没有拘泥在细小、外在的、表面轮廓色彩的刻画上。概括扼要、简约练达是傅抱石速写的基本风格,写生成为他记录个人感受和构思意境的最有效的手段。
徐悲鸿评价傅抱石全新的山水画使“三百年来谨小慎微之山水突现其侏儒之态”。张大千称他开创了中国人物画千年未有之新画风。
抱石先生取材最多的还是唐诗。唐诗在创作的当时就深入民间,即至今日,历朝士子必读的《四书》几乎尘封,但唐诗中的名篇却依然孺子能背。
当傅抱石决定了题材之后,继之便是构图。如何经营这一题材?人物位置,树石穿插,这时候都紧张地揣摩着,或者无意识地翻翻书本(文字的或图版的),待腹稿的 眉目稍稍出现,即忙用柳炭条在纸上捉住字。端详审度,反复至于再三。在这一过程中,大约只可求取大体上的某某数点,具体的细节是不能也不必决定的。
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历史时代,不仅体现在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上,在文化领域也经历了前 所 未 有的巨变,风起云涌,诞生了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宗匠。其中在绘画领域,尤其是中国画领域,更是异彩纷呈,名家辈出。傅抱石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创新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绘画思想观念和绘画风格,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逐渐成熟,上世纪四十年代 开始进入绘画创作的高峰时期,旺盛的创作激 情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去世为止。建国后江苏绘画能跃居中国画的中 心地区之一,江苏绘画能群体性崛起,傅抱石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江苏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人物,作为“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一代领 袖和灵魂,傅抱石在中国画尤其山水画领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傅抱石的山水画和传统的山水不同,他注意到自然界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的变化,在他的作品中,春秋、冬,晴、雨、风、雪的表现,晨、昏、午、夜等光景的区别,都十分鲜明。傳抱石在国画技法上有新的贡献,他面具是用酒矾和排笔渲染。画大海和瀑布,在渲染之外,有时用干皴来表现波涛起伏和激流澎湃之势。画山石,勾、皴之外还加重湿染来表现出山势的郁苍。由于傅抱石要求画面充分表现出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因此渲染技法也就必然要求有新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