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的梵高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深蓝色阴郁的天空渐渐的向观者压过来,伴随着不安的黄色,从远处飞来的黑色乌鸦,有种不祥的预感。梵高画完这幅画的19天后,伴随着一声枪响倒在了麦田里,他踉踉跄跄的回到了住处。
警方问:“谁开的枪?”
梵高说:“是我自己”
没过多久梵高因救治不当宣告死亡。
不管是梵高的信件还是作品,我们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命,渴望生活的画家。
那么,在他死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梵高选择结束生命?
1.废物儿子
梵高出生在荷兰,那里天气寒冷,天空阴沉。
那里没有艳阳高照成群的向日葵,没有热烈的色彩,
所以梵高在没有去法国之前,作品的风格是非常昏暗的,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梵高风格非常不一样。
左-《吃马铃薯的人》早期 右-《阿尔的吊桥》
从小梵高就是问题儿童,敏感、脾气古怪,不会与人相处,只有提奥一个朋友,中途还辍学了。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前途堪忧。在梵高16岁时,家人终于看不下去了,让他出去工作。
所以
成为画家之前,梵高也是正经上过班的,
但是
当过画商,被开除了
当过传教士,被开除了
连续被解雇,让梵高明白了自己不适合社会生活
最终宣布,我要成为画家
家人对他想当画家这件事,也不抱什么希望,因为干什么都三分热度的梵高,也不会做出什么成就的。
果不其然,父亲看到梵高画的画,就绝望了
认为他没有绘画天赋,直到父亲去世,都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废物。
只有弟弟提奥支持他,每个月都会给他寄生活费。
梵高的弟弟是一名画商,很清楚哪种画有销路,但是并没有强迫梵高改变风格。
虽然梵高生前就卖出去了一幅画,但是提奥就是认为梵高是天才。
2.风格的变化
父亲去世后,梵高离开了荷兰,去了法国。
到了法国之后,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如果不去法国,或许艺术史上就没有梵高的印记了。
南方热烈的颜色,让梵高振奋,
他最爱那亮眼的黄色。
我们可以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地域有时对一个艺术家的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风格变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梵高在法国遇到了印象派,梵高非常喜欢印象派,在借鉴印象派色彩的同时还大量地临摹日本浮世绘,所以在梵高的一些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借鉴日本浮世绘的地方。
梵高临摹的浮世绘
借鉴
可以看出梵高其实是非常有创造精神的,但他的风格在当时是很难被接受的,有一次梵高去参加画展,许多贵族和画家对他的画感到不满,甚至有人当场痛批。
但有一个人对他的画特别欣赏,那个人就是印象派鼻祖——莫奈
莫奈
或许天才都是惺惺相惜的吧
3.自杀的原因
在与提奥的通信中,
他说:“我感到内心有一股力量……..一团熊熊燃烧、无法熄灭的火焰。”
这团火所产生的灼烈,激荡的艺术才华,迸发在画布中,同时也灼伤了自己。
在梵高最后的三年,也就是被精神疾病折磨最痛苦的三年,创作出了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
他与画布融为一体,那骇世惊俗的笔触,就是心中最真实的呐喊。
每幅画都是燃烧的生命
他热爱自然。
梵高曾在信中写道:“对自然的感受和热爱,迟早会在爱好艺术的人心里产生共鸣。”
他渴望被理解,用笨拙的方式去触摸世界,可带给他的是沉在深渊的痛苦。
他渴望被爱,可是带给他的却是无尽的嘲讽。
他对世界充满了善意,可世界却回他一记冷漠的耳光。
在生命的末尾,
他接连受到友情、爱情、生活的多重打击
苦艾酒是他逃避世界的方式。
梵高曾在信里写过:“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到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感觉到苹果内的果汁正把果皮撑开,果核内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而奋起。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也将不再眷恋人间。”
向日葵局部
这段话或许透露了,梵高自杀的原因
他有多热爱生活,就能对它感到多绝望
他有多渴望,就有多失望。
当他按下左轮手枪的那一刻,人生已无法重来
燃烧而后又冷却。
就是这样灿烂而又短暂的一生,如星之陨落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曾写过:
生不是死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梵高激荡的生命,如同他笔下灼眼的向日葵
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其他关于梵高
梵高是怎么火的?
这离不开一个女人,就是梵高的弟媳——提奥的老婆,为什么在梵高生前不做这件事,在梵高死后会这么卖力的推广?其实很好理解,在梵高去世没多久后,提奥也与世长别。
你想想,作为一名家庭妇女,还有孩子要抚养,面对丈夫离开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生存?面对成堆的画作,当废品卖了不值几个钱,但是当艺术品,那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梵高弟媳的努力下,梵高终于被世界看到,这才能可比画商老公强多了。不由得感叹:一个女人一旦不依赖男人,便可以无所不能。
梵高有可能是他杀
由一个作家提出,凶手很可能是雷内· 萨克里,是个小混混,经常欺负梵高,有种说法是梵高为了袒护他,说自己是自杀(真是善良的人啊)。不过,这个说法现在也是充满争议的。
文:九和(策展人\媒体人\艺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