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刚刚落地,还在缓缓地滑行,机舱里已经迫不及待的响起了手机消息通知铃声,叮叮咚咚,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扫过屏幕的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么一条:
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Kim Ki-duk因患新冠肺炎,在拉脱维亚当地医院去世,年仅59岁。
这个二零二零年哦,虽然我们都知道其实每年都要死很多人,今年也不例外。当时的第一关注点是为什么是拉脱维亚?原来导演是要在当地落户买房,申请居留签证,但是……作为一名生于1960年12月20日的著名导演,距离他六十大寿仅仅只有九天。精致的视觉美学,无处不在的哲学隐喻,超大尺度的主题,开放的暴力和性爱,构成了金基德作品的标志性四大特色。他肯定算不上是韩国最优秀的导演,比起朴赞郁,奉俊昊,姜帝圭,李沧东,康佑硕(个人最爱五大家),郭在容,罗宏镇等等来说,他的作品不是拿奖最多的,不是票房最高的,也不是评价最好的,但是说起辨识度,那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响当当。你或者会不喜欢他,但是只要你看过他的作品,就一定不会忘记。作为一名电影导演,在树立个人独具特色风格这件事上,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对于中国影迷来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是大家趋之若鹜的对象,这个怪现象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二十一世纪前后风靡一时的盗版碟市场,金基德的作品可是每家的抢手货呢。翻了翻自己的观影记录,不经意间居然也看了小二十部金基德导演的作品,虽然每一部的情节不见得记得那么清楚,但是那些画面却时不时的在眼前浮动。
“我用拍电影对抗这个世界,我希望自己的电影能让那些同样感到无力的内心得到抚慰,面对和接受自己。”这是金基德导演在2012年的采访中说过的原话,毫无疑问,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是不是金基德最好的作品我不敢说,但这是自己最喜欢的金基德作品。比起那些名声或许更加响亮的电影,这部少了许多戾气,少了许多尖锐,,但是多了很多以前不常见的禅机味道,这个节奏也缓和了许多,犹如山间流水,潺潺流过,不露神色。当然,还是有着招牌的金基德面孔,台词少的可怜却又想说的太多,镜头拍的很美但是留出来的空白却更多,还有招牌式的情爱镜头看得让人性欲和情欲同时勃发。善恶一念间,修行在人间。
这是自己看过的第二部金基德作品,在2004年的第六十一届威尼斯电影节上,金基德凭借这部电影拿下来了银狮奖,不过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这些奖项的背书远不如盗版碟片摊位上的小贩一句“有好货,要不要?”来得更加深入人心。第一遍看,没看懂,这都说了些啥啊?第二遍看,还是没看懂,而且越发觉得无聊,直到几年以后,在经历了那么一些不太愉快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偶然翻出了这部电影,居然看的泪流满面。再后来,遇到了很多同道影迷,才发现很多人在金基德的电影中都有类似的经历,无非是这部电影或者那部电影。
这是自己看过的第一部金基德作品,直到今天还记得那个肾上腺激素爆表的下午,看完电影之后脑袋晕晕乎乎的,手心里全是汗,小心脏扑通扑通的乱跳。充斥片中的隐喻,那是到了很久以后二刷,三刷的时候才领会到,哑女是离开水的鱼,那是无法宣泄的人生,逃犯则是肉切掉放生后再度咬钩的鱼,还有那张冒着血泡被吊起的嘴,那只被强行拉上船却不肯脱身的大黄狗, 诸如此类,都是一个号称自己不看电影的人拍出来的电影。如果你想把它当作情色片来看,那么记得好好看看那只尖锐锋利的鱼钩。
我一直觉得这部电影压根儿不是金基德的作品,换成姜帝圭或者康佑硕来拍,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虽然片中有了诸如张东健 Dong-gun Jang这样当时的一线男星加盟并且担纲主演,但是片子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即使片中还是充满了他特有的画面,比如男人在媾和之时中弹身亡、女人下身的血染红鱼缸、身着军装站在街头刺伤行人等等,但是就全片来看,从头到尾都是拧巴,这种拧巴对于向来以拧巴著称的金基德来说,都已经是过犹不及了,准确的说,这是导演试图突破自己,进行转型,但是功败垂成的作品,甚至只能说是半成品。
这应该是金基德在官方评奖中的最高战利品了,2012年凭借此片拿下了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成就导演生涯最高荣誉。这是一部关乎爱、金钱、伦理、复仇、怜悯、人性的电影,当这些都整合起来的时候却显得无比残酷。对于影迷来说,这部电影的观赏效果却是最好的,因为导演终于把故事性摆在了隐喻前面,所以观影的时候,会发现导演对于大家好像突然友好了很多,原来一直拍艺术片的老金拍起来商业片也是一把好手嘛。模特出身的李廷镇在片中证明了自己的可塑性。而女主角赵敏秀则是整部电影的戏眼,无论是犹疑、魅惑、温馨还是诡异,都能从她的眼神中读到,值得一看。
一位影迷朋友的最爱,毕竟我们曾经都被片中明艳动人,清纯可爱的的倚隽(郭智敏 饰)和洁蓉(韩业云 饰)所吸引。不过最后的结尾才是这部电影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复仇成功的警察父亲在乡间教女孩开车,而后被追捕而来的警察带走,女孩开车追却动弹不得,影片戛然而止,留给观众自己沉浸在这样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中,自己琢磨吧。2004年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上,导演凭借此片拿下了银熊奖,本片也获得了金熊奖提名。
准确的说,这应该算是一部自导自演的纪录片。由于女演员在片场发生了意外,亦由于一直教导的学生投靠了他人的麾下,导演金基德长久以来对于电影的执念发生了动摇,年逾五十的他发现原本高产的自己竟然再也没有了拍电影的热情与冲动。于是,失意的导演选择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在物质条件极为简陋的高山之上开始了自我质疑和质问的心灵旅程,他用摄像机拍下了这一段困顿生活中的自问自答,经过剪辑,于是有了这部电影。拍电影究竟是为了什么?将那些饱受争议的画面和意向放置在电影里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即使是金基德,也给不出标准的答案。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已将电影融入了生命,情到深处人孤独,在《阿里郎》的歌声里,除了电影本身之外,一切都显得不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