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天下三大行书”的气韵神采

纵观中国书法艺术18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各种书体在其约定俗成的基础上由繁化简, 先后产生了篆、隶、楷、行、草等诸多形式。其中行书, 尤以其结构严密而不拘谨, 气韵空灵清疏, 体态流畅活泼、圆活自然见称, 是最若人喜爱的书体之一。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稿》、盛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宋代文豪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后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它们正是将行书的这种稳健、率意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1.“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稿》

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兰亭序稿》 (又称《禊贴》) , 前人曾以“龙跳天门, 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 被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作品全篇共二十八行, 三百二十四字, 抒发的是作者对人间生死无常、好景不长的感慨之情。作品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全篇书写的浑然一体, 其书风不仅保持着王羲之一贯清雅闲逸, 也充满了理性与大气, 将不拘小节的魏晋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 这幅作品是王羲之在微醉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作者借助酒力恣情挥毫泼墨, 更多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作品的内容上, 而不是书法技巧上, 因此在作品全篇的结构布局以及文字形式上并非有意安排, 而是信手拈来, 得其自然。作品中的多处涂抹就体现出了这种随心所欲的书风, 它们不但没有对作品整体美感产生负面影响, 反而使作品更加富有神采。第三, 《兰亭序稿》中文字的形式刚柔相济、变幻无穷, 却又不逾规矩。例如全篇共有二十个“之”字和七个“不”字, 在形态上各不相同, 堪称经典。


2.“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行书作品《祭侄文稿》 (又称《祭侄季明文稿》) , 是其为悼念抗击安史之乱中因俘被杀的堂侄季明而作的文章草稿, 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作品全篇共二十八行, 二百六十八个字 (涂去34字) , 行草相杂, 是颜真卿在极其悲痛的心情下一气呵成的。作者无意于书, 而是想借这幅作品抒发悲伤的情感, 因此作品全篇的风格伴随着作者心绪的变化而变化。

作者开始时内心平静, 文字也表现得相对工整规矩, 随着文字的逐渐展开, 作者的情绪也开始跌宕起伏。当写到“父陷子死, 巢倾卵覆”时, 我们分明能从作者苍劲有力的笔触和字体出神入化的形态中感受到他内心肝胆欲裂、悲痛万分的激烈情绪变化, 直至写到尾声“魂而有知, 无嗟久客。呜呼哀哉, 尚飨。”时, 文字的形已经难以辨认。结尾处的涂改和枯笔也是全文最集中的地方, 这正是作者的情绪不能自已而奋笔疾书的体现, 似乎表现了作者声嘶力竭、欲哭无泪的思想感情, 催人泪下。

《祭侄文稿》通篇用笔苍劲挺拔、圆转遒劲, 充满篆籀之气, 点画连贯处酣畅淋漓, 转折处锋毫变换多姿, 个人情感与作品的艺术性得以完美结合。正如清王澍评曰:“鲁公痛其忠义身残, 哀思勃发, 故萦纡郁怒, 和血迸泪, 不自意其笔之所至, 而顿挫纵横, 一泄千里, 遂成千古绝调。” (《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四引《停云馆帖》)


3.“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

苏轼的行书代表作《黄州寒食帖》作于元丰五年, 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这幅作品是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后, 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一幅即兴诗作。作品全篇十七行, 共一百二十九字, 诗作的内容充满了凄凉孤独之感, 作者也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这幅作品, 将思想感情转化为书法艺术的形式来表现, 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观全帖, 形式变化多样、趣味丰富, 笔法开张裘厚, 从整体效果上能使人感受到作者那种阔达的胸襟。

这幅作品艺术的魅力关键还在于它的变化无穷, 文字形态的大小、疏密, 线条的长短、粗细可谓气象万千。如“年”、“中”、“苇”、“纸”四字, 都尽力的把最后一笔拖长, 此笔似针尖似芒刺, 直至收笔处都苍劲有力, 作者的书法功力在此处表露无遗。又如“破灶”、“途穷”等处, 笔触较其他文字更加遒劲有力、入木三分, 分明是作者写到情不得已处情难自禁的表现。此外, 此贴的变化也体现在其结构形式上, 如作品开端两行, 大小错落、收放自如, 这一大一小、一收一放有如“排蒜”, 无穷变化出清新。

从全文的整体结构上看, 笔触的线条由细到粗, 由轻到重, 给人以滔滔江河之泻渲泄于纸卷之上之感, 也似是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漫声细诉, 凄凉之感逐渐凝重。全文字体的形态有自左下向右上推进的趋势, 使得作品整体呈现出一种挺拔的效果, 作者坚强向上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一表现跃然纸上。一系列的变化使得作品整体出现了不同的节奏韵律, 自然洒脱, 别具一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