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
笔者那年在清华美院进修,课余时间和山东籍一学友闲谈。那老兄神吹海聊,说泰山的山如何之高,济南的泉如何之美,激情飞扬,滔滔不绝。“那王屋山就是俺济源的山,海拔1715米,比泰山还高190多米。我再问你,你们省会济南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我告诉你。济源是济水的发源地,水流到山东境内,济水之南就叫济南。因为有了济水,所以就有了济源、济南、济宁、济阳等地的名字了。”
济水和王屋山、太行山的关系太大了。远古的造山运动造出这两座山后,济源就被它们抱在胸前,形成了牛角川状的冲积扇平原。这个表面平整的地下隐藏着大量的卵石和砂砾层,于是,王屋山上的水就在地下潜流,水向东流了几十里后,卵石砂砾渐少,土层渐厚,受阻的地下流水就涌出地面形成了泉水,于是就有了济渎泉、珍珠泉、龙潭泉、万泉等泉水了。泉水喷涌成河,于是就有了万泉寨、珍珠泉流出来的珠河、龙潭寺流出来的龙河以及济渎庙北海池流出来的济水了。
狭义地讲济水,就是济渎庙流出来的地表水,它充其量长度不足500米。小广义的济水就是珠河、龙河、济渎水、珍珠泉水汇合后的珠(潴)龙河了。大广义的济水是包括珠(潴)龙河、盘溪河、蟒河、湨河的,它们汇合在一起东流,就是大广义的济水(蟒河)了。为什么叫济水呢?说来有趣,其实叫挤水。是太行山、王屋山冲积的U型平原挤出来的地下水。这条水包容、清澈、三起三伏,百折不回,行程2000多公里直奔大海。《尔雅》的作者有感于济水有长江、黄河、淮河独流入海的特征,就将其列为四渎之一了。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记载:“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请注意,这四渎的河道汉时就已修导疏浚,减轻了对百姓的危害,万民才能有居。汉宣帝时正式将“五岳四渎”列为国家层面的祭祀范围,于是济水的地位就一下高大上起来。千万别小看这座祭祀济水的济渎庙,它比济源县还大14岁。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下旨创建济渎庙祭祀济水,而济源县的命名与初建却在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济渎庙历经唐、宋、元、明、清扩建重修,占地面积越来越大,约130余亩。它和长江、黄河、淮河上的所建的水神庙相比,规模是第一位的,堪称天下第一水神庙。漫长的封建社会,皇家对济渎水神的封号逐步升级。如“济渎清源公”“济渎清源王”“清源忠护王”“清源善济王”“北渎大济之神”等等。清代的康熙、乾隆皇帝亲书“沇济灵源”“流清普惠”牌匾,以示对济渎庙的重视。既然是国家层面的祭典活动,其规模、派场是不言而喻的。皇帝选派御祭大臣,拟祭文、择吉日、携圣旨到济渎庙祭祀。中央、省、府、县各级文武官员乃至乡绅贤达、百姓代表聚集于济渎庙中,供献牺牲,焚香叩拜,宣读祭文,洒酒入池,投龙简、竖新碑,礼仪隆重而热烈。于是济渎庙里就有了林立的碑碣,就有了碑碣上的篆、隶、真、行各种书体。最有名的就是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投龙简记》碑、朱元璋的《大明诏诣》碑了。高规格的济渎庙祭祀活动,刺激了济源经济的发展,于是济渎庙会兴起了。陪都洛阳的客商来了,潞州泽州的晋商来了,汴州的豫商也来了。他们或行商坐商,或建铺修街,或落地生根,于是,济渎庙前的庙街村诞生了。正因为济水有了皇家的重视,典藉频现、百姓云集,于是,“甚细”的济水就铸就了昨日的辉煌!探访济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0年11月29日,农历十月十五,阳光灿灿,气朗天清。笔者约庙街村的老村长原海军先生陪我实地探访了济渎庙及周边的水系。先看庙院里的西池小北海。小北海池水约有四亩大小,方方正正。我们顺石栏绕池一周,清澈见底的水中红、黄、黑、花、乌各色鱼类正在悠闲地游着,池中不时冒出泡泡。海军兄说:“你看,凡是有团团清沙或者有小石子的地方都是泉眼上涌形成的。没泉眼的地方则是淤泥。最大的泉眼传说在王屋山太乙池中丢下一根麦秸,麦秸就会潜流几十里在这里涌出。”传说归传说,谁也没有见过。连接小北海池西有一石渠,翠柏掩映,直通济渎庙西院墙,墙下拱石洞,似通庙外。我问:“墙西有水流进来吗?”原答:“原来有白龙池泉水流进来,后干涸填埋。”看来现在济渎庙里的水是独立的水系了。再看东池,东池称龙池。面积约一亩半大小,除和西池有共同的特征外,池前有一建筑物,立木斗拱,碧瓦金花,匾额有“龙亭”二字,亭柱上挂楹联,楹联曰: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顿感此联气势宏大,遂和海军兄亭前合影留念。龙池连接石渠直通济渎庙东边的院墙外。墙外东北角有一珍珠泉,清凌凌的一池水,晶莹剔透。池中有一泉井,泉水外溢。池水边砂粒洁净,细泉翻涌。池边有三拱洞,西边的拱洞水连通着济渎池,北边的拱洞水连通着万泉寨流下来的珠河,东边的拱洞就是济读水、珠河水、珍珠泉水汇合后又统称珠河的出口了。珍珠泉池阶下一红衣女子正在洗衣。池西南竖一牌,方钢骨架,彩色喷绘,上书“珍珠泉简介”,简介说此泉占地500平方米,水质清澈,冬暖夏凉。因泉眼无数,水泡涌动不息,故得名珍珠泉。海军兄继续陪我东行。沿路两旁白菜地数十亩,长势良好。“古代济水充沛漫流,百姓无法耕种,于是就在地面开挖水槽,用瓦合在槽上,瓦上覆土种地,瓦下照常流水,两不耽误。泉水冬温夏凉,即使大雪纷飞的严冬,这里也片雪不存。著名的‘济源金蒜’、‘济渎红蒜’就是这里出产的。”东行约一里许,一渠水从南而来,此水就是龙潭寺流过来的龙河了。珠河水的暗渠到此处已露出真容,和龙河水欢快地汇合在一起,向东流去。此时的河流就叫珠(潴)龙河了。再前流,珠(潴)龙河又接纳了盘谷寺流下来的盘溪水,此河仍叫珠(潴)龙河。请注意,珠(潴)龙河是这条河的小名,大名叫济水。济水在亚桥村汇合了山西方向流过来的蟒河水后再南流,与湨水相交形成了合流,于是河合村诞生了。河合者,济河水、蟒河水、湨河水合在一起的村名也。水继续东流,于是下游就统称济水(蟒河)了。我脑子里幻化着古代的济水。那时候的河流远没有现在深深的河槽。王屋山、太行山的水或明或暗地流到U型的平原上,放肆地、漫无边际地、撒欢似地流着。于是古人就开沟围堰,导水东流。济水河岸坚固,于是就有了“铁岸”村。济水围堰,于是就有了“堰头村”“水屯村”。壮阔的济水两岸需要舟楫通行,于是就有了(码头)“马头村”,水流至梨林低洼处聚而成湖,于是就有了“西湖村”。西湖者,古代州府沁阳西边的湖水也。此次探访济水提供帮助的两个人的名字也挺有意思的。一个是药园村的刘健,他提供了盘溪河的源头及走向。盘溪河居高而下,流水正健,刘健也。另一个就是庙街村的原海军了,他陪我实地探访了济渎庙周边的水系。原,源也;海,小北海、大海也;军,通向大海,一统中华是需要军队的!湨水是济水的一部分。因出生在湨水岸边的河合村.从小就对湨水情有独钟。炎热的夏天,童年的我常常跟着长我十几岁的哥哥去湨河里洗澡。那水清澈见底,水中的河边螃蟹洞、泥鳅窝清晰可见。鱼草顺水摇曳,鱼草下游鱼较多。哥哥和他的朋友们在水中围鱼捉蟹,甚至可以徒手捉鳖,家中时不时有鲜美的鱼汤鳖汤可喝。后来我上小学了,便把父亲“不跟大人不准去河里洗澡”的警告抛到脑后,常常和小伙伴们到湨河里游泳。伙伴们或撩水打斗,或潜水捉人,嘻嘻哈哈,痛快得很,往往玩得忘乎所以而上学迟到。老师辨认的方法很简单,只需随手一挠臂上,白印顿显。自知抵赖不过,只好认训罚站。后来学精了,洗完澡后在河滩上跑一会,待汗出来,老师再用抓挠法也验不出白印来。五六年级是在赵礼庄学校上的。河合至礼庄一里多的路程,我们这帮嘎小子也拐来拐去不好好往学校走。爬到树上摘柿子,每人装满两裤兜柿子带到河水浅处,刨石挖坑,将柿子埋在水中,岸边做个记号,然后再到济水、蟒水、湨水交汇处的三叉口的深潭中游泳潜水。一周之后,再去挖出水中所埋的柿子,那生涩的柿子吃起来已经变得甜丝丝脆嘣嘣的可口了……三叉口河段的水面开阔处,常见一渔夫驾扁舟撑篙前行,船头两只鱼鹰虎视眈眈地望着水面,忽然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待探出头来,口中已叼起一条活蹦乱跳的鱼献给主人……初中的书是在县城里读的,每天家至学校往返两次(午饭在学校吃),要跨过那条流水淙淙的湨河。哦,对了,那时候不叫湨河而叫县南河。清晨天灰灰明就起床,和同伴一起踏着石阶登上的高高的大堤,然后再踏石阶走下大堤,再顺斜路前行数十米就该过县南河了。我们踏石过河,再上大坡才能走到河对岸的平地上。有一年村里用木杆树枝加黄土搭了一座柴禾桥,着实让我们高兴了好一阵子,再也不怕脚踩不稳石头掉进河里了。然而好景不长,汛期一到,河水暴涨,脚踏石和柴禾桥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水落后因无桥无石,我们只好高挽裤筒手提鞋,蹚水过河上学了。几年过河上学的经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时候常常想,这里什么时候才能修座大桥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客观地、历史地看待济水、湨水,它们不光有灌溉农田之利,也有害人的一面。
1982年秋,我抽调在《济源县民政志》编写组,因家居河合,就重点采写了河合历史上的水灾情况。河合村有一块碑文载:“常思六灾之中,水患居首。余村北逼近于河,乾隆年间两次涨水,村中所被之害,已不堪言……自光绪33年与民国4年,八年之内两次涨水皆为6月24日,冲塌村中神庙民房者,男女老少无不观之而伤惨。”1915年农历6月24日,暴雨倾盆,济河、蟒河、湨河上游山洪暴发,象三头猛兽直扑平原。正如旧县志载:“……山洪骤发,万谷併流,直撼垒蝶”“登城瞰眺,厥势若吞”。三条河水汇聚到河合村东北三叉口处,河道窄小,三水顶托,水位骤增。洪水溢出深达20米的河槽,越过大堤,向河合村汹涌扑来。二十四日凌晨,村里水位迅速高涨,屋里灌满了水,桌椅家具,水缸面瓮,锅盆之类到处漂流,麦秸垛也漂在水上,天地一片苍茫,霎时间墙倒屋塌。风声雨声雷声,孩子哭叫声,大人呼救声乱作一团。房脊上、树上、麦秸垛上都爬满了人。浑浊的水面上不时飘过牲畜的尸体和散落的房梁、门窗、箱柜等物,惨不忍睹。待到辰时,大水淹没河合的消息传到县府,县衙门筛锣撞鼓,衙役们于城镇三关四街呐喊,报灾与镇民.动员各生意家饭铺烙烧饼。城镇居民奔走相告,筹集救灾物资,并挑选水手过河救灾。水手们于河合上游御驾庄过口凌空扯拉绳索,将烧饼等救灾物资放于筏上,顺拦河绳索撑筏过河。救灾人员进村踹着齐腰深的水,头顶食物,见人即发烧饼。连续几日,邻村赵礼庄、王礼庄、御驾庄等仁人志士,发动乡民筹款筹粮放赈,并在河合村支锅赈饭。水灾过后,村民背乡离井,四处逃难。时有前清举人刘孟举等人发动村民撰碑文,备酒宴,八人大抬沿村敬酒,并请大戏以致谢意。同时上书知县请求免粮,又四处筹款捐钱。时四川成都等地的商家也纷纷捐款。商民刘济东劝四川善人捐银救灾筑堤。英国、加拿大在济源兴办的基督教会亦筹款助赈。村民们无不踊跃筑堤围堰.以后逐年将大堤培土增高并植树护堤。虽1938年又遭一次水灾,大堤决口数处,但危害不大。历史上的济水、湨水对河合村的危害远不止这些。村里有一口明代万历年的大钟上载,河合村当时有刘、韩、杨、商、郭等十几个大姓,几千口人。由于水灾及其它灾害,村民纷纷逃难或迁居他处。解放初只有刘、韩、杨姓等250余口人了。1982年,我采访口碑资料时,高龄老人仍可指出商家胡同的方位。河合村南洼地即邱礼庄方向就是水灾后的泽国。村民犁地,不时可以翻出砖头瓦片,那是历史上大水冲垮河合村的遗物……解放后党和政府组织人民在济水上游兴建水库及其它水利设施,河合村又加固大堤,30余年平安无事。1982年夏,暴雨连降五天,山洪暴发,河合大堤又冲开一缺口,霎时村西水深没膝。村党支部迅速组织民兵以麦秸、树枝、麻袋抢险堵口,县委副书记张性勇亲临现场指挥,很快就排除了险情,使河合村免受水害。(见1985年《济源县民政志》第117—120页)如前文所述,广义的济水是包括湨水的。曾几何时,有人把湨水称为南蟒河,遭到济源文史界的质疑。因为它与源出山西的蟒河没有任何关系。那么狭义的湨水又是哪里到哪里呢?笔者认为,湨水上游水系是虎岭河、五指河、塌七河。三条河在三合村汇合后下纳商水河、桑榆河向东流经沿河两岸的的西官桥、白涧、东官桥、韩村、泥河头、小韩村、南潘、西街新村、马庄、东留村、南街、狄庄、御驾庄至河合村的三叉口,与蟒水、济水相汇,这段流程叫湨水。因为三河村的上游不叫湨河,河合村的下游统称济水(或蟒河),济水一路经梨林,过孟州、温县而入黄河。因为有了湨河,便有了湨梁。湨梁者,湨水之大堤也。《尔雅.释水》称:“梁,莫大于湨梁。”公元前557年,霸主晋平公邀请鲁襄公、宋平公、卫献公、郑简公等10余家诸侯会盟于湨梁。他们会盟的议题是什么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宽大的湨梁可以容纳远道而来的各国诸侯以及随从的车马行头。湨梁上有没有什么建筑物可供议事已无可考,我想这些诸侯们不会在大堤上席地而坐商量大事的。更为重要的是,湨水、湨梁作为济源的文化符号载入了史册。那么湨梁究竟在哪里呢?长期以来,时人对湨梁的位置是模糊的。有梨林境内说,孟州梁村说,城东南半里说,更有《辞海》的湨梁“在河南省济源市西北”说。笔者认为清《济源县志》记载的湨梁在“城东南半里许”是准确的。因成长于河合村,对河合的大堤较为熟悉。童年时的大堤高于河合村平地约三米,宽约十米,沿堤植树,郁郁葱葱。这条大堤东至赵礼庄村北,西至御驾庄村北,上下约三华里长。其它地段如赵礼庄下游流水通畅,上游东留村地势较高是不需要大堤的。而湨河北岸因地势高也不需要大坝。湨梁属古轵城管辖,与岸北不一属地,所以河北岸不会有湨梁。清代的县城墙位于东园村西邻,登城墙向东南眺望,(湨梁)大堤隔河相望,直线距离也就是半里。只不过可以看到是湨梁西段,湨梁中段河合、东段赵礼庄是不止半里的。这条大堤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史载是春秋时期。为什么要在河合村御驾庄之间修大堤呢?因为汛期湨水常在这里决口,洪水一直向东南方向流去,经邱礼庄村外,直扑当时的行政中心古轵国(东轵城)。可以说,湨梁的修建不仅仅是护佑河合等村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解除水的威胁,确保古轵城的安全。请注意,建湨梁时还没有济源县。魏晋时期的杜预注:“湨水出于河内轵县,东南至温入河。”秦代始置轵县,《辞海》载湨梁“在河南省济源市西北”,准确地说应该“在轵县西北”。因为轵县在唐代并入济源县,词条的编注者误认为“湨梁”方位的参照点轵县城就是济源县城了,因为“湨梁”的确在轵县城西北。后来济源撤县建市,新编的《辞海》就以讹传讹,将“县”字改为“市”字了事,于是就闹出了湨梁在克井境内的笑话。那么《尔雅》为什么称“梁莫大于湨梁”呢?笔者认为,古轵城是东周王室(洛阳)管辖的畿内陆,这个范围内是没有比湨梁还大的堤坝的。2006年11月12日中午,笔者拜访了书法家段守元先生,欲写一篇《长寿书家段守元》的散文。时年段先生90岁高龄,在谈及其学书法经历时,段老说他20岁时曾为御驾庄题写寨额“湨梁古地”。此文收录于2006年内蒙古出版社出版我的《秋的总结》散文集第111页。文中写道:1936年,弱冠的段老为“同寿堂药材老店”题写招牌,为御驾庄题写“湨梁古地”。由此证明,段老所说“湨梁”与清县志记载的“城东南半里许”是一致的。在一次市政协文史委召开的会议上,我将“湨梁”的详情讲出,受到了文史委有关领导的重视。后来果然在御驾庄孙保财家中找到“湨梁古地”石额。于是,古湨梁地之争尘埃落地。一条济水,川流不息地流淌了亿万年。它历经了地壳变化,历经了人世沧桑。它高潮时激情澎湃,低潮时伏地潜流。它以清廉喻人品,以执着入大海。它滋养了济源,它传承了精神,它演绎了济源人民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现在的济水、蟒水、湨水沿河修整,种花植树,四季长青,已打造成美丽的公园了。就以桥为例,古代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济源境内的桥梁屈指可数。一座窄窄的望春桥就被人们歌颂了几百年。解放后直至改革开放的今天,济源境内已架起了几十座宽敞的大桥。应该说,共产党带领人民干成了几千年都未曾有过的大事!时至今日,济源提出了“以水润城”的理念,曲阳湖、玉阳湖、万洋湖、东湖等相继建成,遗憾的是,唯独少了一个济渎湖!我站在济渎大庙外的珍珠泉边,面对种种原因搁置未曾开发的、略显荒芜的几百亩土地沉思:济水是济源的根本,济渎庙是济源的文化名片.何不把这张名片擦得更亮些呢?济渎庙周边的地下水水源充沛,用夸张的语言说“一镢头可以挖出水来”。在这里疏通泉眼,开挖湖水,吸纳国内名湖之精华,打造一个档次高、名气大,响彻河南、响彻全国的济渎精品湖,岂不美哉!妙哉!
作者简历:刘克庆,字慎之,河南济源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赵公文 |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北法律师事务所杨胜利律师;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