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函可:亦儒亦佛 能忠能孝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邬榕添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海婵 插图/杜卉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4月16日版面图

惠州一代高僧函可的人生经历曲折离奇,充满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博罗声名显赫的仕宦家族,因文字狱获罪,流放至东北地区。他在孤独的异乡,备尝艰苦,却光芒难掩,倡建了沈阳千山第一个诗社——冰天诗社,更是佛教曹洞宗在东北的开宗立派之人。其辞世110多年仍让乾隆皇帝坐立不安,时至今日仍引起众多学者研究。

由一人出发,可窥见一个时代。正如博罗文史专家彭天锡所言,明末清初的中国,正处于朝代更迭、社会转型的当口。函可传奇的一生,既成就于时代的特殊,也折射出晚明时期传统文化教育所塑造出的思想、精神、个性与价值。  (李海婵)

函可,原名韩宗騋。由于韩宗騋倾心佛学,在其父死后便皈依了佛门。清朝顺治年间,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函可不幸被逮捕,成为清朝第一宗文字狱的受害者,后被发配到沈阳千山,敕住慈恩寺奉旨焚修。

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函可已死去110余年了,弘历皇帝仍念念不忘这位“剩人”,亲下诏书道:“朕检阅各省呈缴应毁书籍,内有千山和尚诗本,语多狂悖。查千山和尚名函可,广东博罗人,故又称博罗剩人……”为何在当时已经仙游辞世百年的出家人,竟仍然让这位皇朝最高统治者坐立不安?函可其人其事,正如其影堂楹联云“亦儒亦佛,能忠能孝”,八个字便可高度概括。

生而聪颖 明末文坛地位崇高

韩宗騋世居博罗浮碇冈(即葫芦岭)下,是韩日缵之子。韩日缵是韩氏士族中科名最高、影响最大的人,累官至礼部尚书。逝世之后,崇祯皇帝谥其为“文恪”。据《博罗县志》(民国版)记载:韩宗騋自小深受其父“明道见性”的儒家教诲和儒家文化的熏陶,秉承了韩氏“勤修报国,刚正忠义”的门风,“生而聪颖,豪快慷慨”。

韩宗騋自言从小“于书无所不读,多探索奥义,尤喜陆子静书”。陆子静,即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陆九渊。韩宗騋崇尚陆九渊,为他成为亦佛亦儒的一代高僧奠定了基础。韩宗騋生性聪颖,文思敏捷,16岁时就考取了秀才。在其父任京官之时,又得补诸生,入读太学(即当时最高学府)。其父韩日缵任礼部尚书,主考数科会试,门生众多,韩宗騋的文章在其父的门生和名士中交流甚广,时称贤名。志书称其“弱冠(即20岁)名闻海内,名重一时。海内名人以不获交宗騋为耻。”可见韩宗騋在明末文坛地位之崇高。

可是,正当韩宗騋即将在仕途上大放光芒之际,明崇祯八年(1635年),韩日缵不幸病逝于任上。当时已返归乡里的韩宗騋以长子身份,千里奔丧,扶灵归里。顶梁柱倒了,韩宗騋顿时感到前途一片昏暗。当护灵至苏州阊门时,抬灵柩的人不慎失足,以至灵柩入水。幸亏众人七手八脚及时捞起,韩宗騋羞愧交加。后来他追忆此事时曾说:“先君谢逝,奔赴途中,见得人间世,半点也靠不住。遂决意向此门(即佛门)求个下落。”

据志书记载:韩宗騋和一班知己无意仕途,他们上罗浮华首台,拜住持空隐禅师(又名道独禅师)为师。崇祯十二年(1639年),韩宗騋随道独禅师入匡山,过曹溪。道独禅师为其落发舟中,因为宗騋已被授为函字辈,便正式为他取法号函可,又字祖心,号剩人,为岭南禅宗(又称“南禅”)曹洞宗第三十四代传人。此后凡志书所载之函可、祖心、剩人和尚,其实指的都是韩宗騋。出家以后,为缅怀亡父,函可曾刺臂以血书写佛经,为父祈福,反映了函可出自心中深切的孝道。

《意中幻肖图》中的乞食图(翻拍)

守节重义 “血流没趾”仍坚贞不屈

事实上,函可皈依佛门南禅,并不是为了逃世。据史学家陈寅恪考证:“甲申初年,函可闻弘光帝立于南京。十二月,以请藏经附官入舟北上。”原准备为反清复明献力,但弘光朝廷不久为清兵所灭,函可遂滞留南京,专门对昔日父亲的门生,官至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进行策反,同时联络顾炎武等义士,做了大量的工作。

清顺治四年(1647年)春,函可计划返粤。他在行前曾写下了题为《丁亥春将归罗浮,酬别黄仙裳次原韵》的一首五言律诗:

春尽雨声里,扬帆尽晓晴。

路经三笑寺,归向五羊城。

末世石交重,余生瓦钵轻。

悲凉无限意,江月为谁明?

全诗充满着一股强烈的守节重义爱国情怀和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气概。

在南京的日子里,函可耳闻目睹了清兵南下的血腥罪行,爱国军民顽强奋战、壮烈殉国的英雄气概。他以一桩桩的具体事实记下明清鼎革之变,汇成一部《再变记》,并准备把《再变记》带回岭南。

谁料正当步出南京城门时,被严加搜查扣押。清兵疑有同党,拷掠至数百人。但函可坚贞不屈,“曰某一人自为”,不牵连其他志士。据史料记载,函可当时承受酷刑的情况是这样的:“夹不再折无二语,项铁至三绕,两足重伤,血流没趾,屹立如山”。

洪承畴也为自保而上书顺治帝:称“犯僧函可系明故礼部尚书韩日缵之子。日缵乃臣会试房师……函可出家多年,自广东来江宁刷印藏经……今以广东路通回里,向臣请牌。臣给印牌,约束甚严。”向皇上坦白了事情的起始。又在上奏表中,指出从行李中搜出的《再变记》等“字失避忌,干预时事,自取衍尤”,并表示“情罪轻重,不敢拟议”。而顺治皇帝出于刚刚建基立国,以息事宁人的心态,抚慰洪承畴“素受眷养,奉命江南,劳绩可嘉,不予深究”。

《意中幻肖图》中的云游图(翻拍)

声名远播 收徒曾达六七百人

身负重伤的函可被“逮解来京”,审查期间,函可的弟子们为了拯救函可,也纷纷上京。据清檀萃所写的《楚庭稗珠录》记载:“其徒燃指为灯,号于都门。”用燃烧着沾满蜡油的手指,以自残的方式,为函可鸣冤叫屈。最后,函可被诏令流放沈阳千山,敕住慈恩寺,“奉旨焚修”。所谓焚修,也即焚香修行。

流放至沈阳的起初几年,函可被严禁外出,只能待在慈恩寺内静修。至顺治八年(1651年),清廷大赦天下,函可因而得以在辽东地区活动。他对经文的演讲析理透彻,深入浅出,深受僧侣与信众的欢迎与信赖。史书称其“令四辈皆倾”,声名远播。他“凡七坐大刹”,即先后在当地有名的广慈、大宁、永安、慈航、接引、向阳等名寺中主讲佛经。

函可以其深厚的儒教功底,融汇在博大精深的禅宗佛理之中。他在七座道场中,收徒达六七百人。他的徒弟记录了他的讲稿,汇编成《千山语录》,刊刻行世,深受好评,在海内外广为流传,甚至远至日本、朝鲜等国。函可自此被奉为塞外佛教传经第一人,被尊为关外禅宗鼻祖。

在这里,他又寄情于诗文。在流放的十余年间,函可写了大量现实主义诗篇,诸如咏叹八旗官庄喂马奴仆的《老人行》、避难出家的《老僧》、被折磨而死的流人之《苦无岸先》以及揭露清贵族暴虐本性的《送梨》等,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这些出色的诗作引起了当时东北辽沈地区诗界同仁的关注,他们与函可渐渐诗唱往来,共同组织了东北地区第一个诗社——冰天诗社。

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函可有一天忽对僧侣说道:“我十日必去!”也就是说,他预感到十天后他将辞世而去。他还揭示僧道:

发来一个剩人,死去一具臭骨。

不废常住柴薪,又少行人挖掘。

移向浑河波里赤骨律,只待水落石出。

僧侣们环跪四周,再三恳求他保留肉身,他才点头默认。至二十七日,函可端坐而逝。其知己好友郝浴近前他的耳边问他有什么遗言,函可只说:“吾思念岭南耳!”

就这样,一代高僧函可非凡的人生定格在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其门徒为其建龛于千山大安寺北,这龛也就是用来贮存佛门高僧遗体的地下室。康熙元年(1662年),又为其建千山剩人函可禅师塔于璎珞峰西麓,该塔前石碑上刻有“塔铭”。他的影堂楹联云“亦儒亦佛,能忠能孝”,反映了人们对他的高度评价与真诚爱戴。

函可几近散佚绝迹的《千山诗集》出版发行

【文脉调查】

可能世上仅存!

韩氏后人珍藏《意中幻肖图》及函可生前信札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函可致玉成居士信札(翻拍)

虽然函可已经逝世360余年,但人们仍然纪念着他。作为函可的故乡,博罗还留下了哪些遗迹?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历经世事变迁,但韩氏宗祠仍珍藏着《意中幻肖图》副本,秘不示人。此外,还留有函可案书的信札四页,是目前为止仅存的真迹。

函可十九岁时,曾让好友陈三官为其绘制了《意中幻肖图》,30幅画所绘内容竟与函可人生轨迹高度吻合,成为坊间趣谈。记者从函可五世侄孙韩瑞龙所写的《意中幻肖图》序获悉,《意中幻肖图》原有正副两本,正册长期藏于其家中,副册由函可带至华首台,因韩瑞龙与华首台和尚释今但(字尘异)“订世好”(订立世代友好的情谊),便以正册交换副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副册被窃贼盗去,此后便杳无音信。十余年后,被发现在某人家中,取回并重新装潢后珍藏。目前,韩氏族人保存的《意中幻肖图》为副册,正册随僧人流落至广州海幢寺已无踪迹,现已下落不明。

据韩氏后人介绍,多年来《意中幻肖图》这一神秘藏品,引来了海内外众多文化人士络绎不绝地前往博罗寻访,欲一睹而后快。为了更好地保护原本,2020年韩氏族人对该册页进行了复刻出版,采用宣纸水印复制三十册。

记者现场翻阅《意中幻肖图》复印本看到,全套30幅,各有标题。随图一起收藏的还有相关史料,如多位后人书写的序言与题句。弥足珍贵的是,函可案书的信札四页也收入其中。“这应该是目前发现的世上仅存的函可书法真迹。”博罗文史专家彭天锡介绍。

【文脉故事】

年少《意中幻肖图》 巧合函可一生遭际

《意中幻肖图》中的鼓棹图(翻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函可十九岁时托好友陈三官绘制了一套画册,名叫《意中幻肖图》。令人惊奇的是,这套画册里所绘的内容竟然与函可一生的遭际一一吻合,令人称奇。

至今为韩氏宗祠后人保管的《意中幻肖图》孤本,是一套三尺大小的画册,设色纸本,木板封面上书“光绪丙戌孟冬谢楷题签”。全套30幅,各有标题,依次为:侍立、谈心、议政、待漏、题咏、读史、临帖、课徒、游玩、听涛、游侠、狎妓、赌博、豪饮、醉扶、卧游、扶犁、荷锄、鼓棹、囚困、乞食、访道、采樵、募化、云游、听禅、趺坐、说法、求医、示寂。

从上述标题便可看出,《意中幻肖图》既描绘了明代社会风气,又反映出明代博罗罗阳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既有采樵、扶犁等田园生活,又有待漏、议政等官宦仕气;既有侍立、临帖等儒门家教,又有卧游、鼓棹等游览风光;既有临帖、课徒等教学行为,又有囚困、乞食等潦倒岁月,甚至连当时时兴的赌博、狎妓等陋习也一一暴露无遗。

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描写都与函可近五十年的人生岁月暗相吻合,似有天机蕴藏其中。尤其是囚禁的血腥场面,正是函可作为清代文字狱第一位受害者遭遇的真实写照。而听棹、说法、趺坐、示寂,更是函可被贬关外的艰辛而光辉的历程。

据了解,现存孤本还与一些跟它相关的珍贵史料共存。主要有:

一、光绪十二年(1866年)七世侄孙遇春整理的画册“目录”;

二、后人为画册所作之序和题诗,其中有:

1.乾隆三年(1738年)法侄孙韩晟所作《剩人禅师幻肖图记》;

2.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博罗知县吴游政《题剩公大师意中幻肖图》七古诗;

3.嘉庆八年(1803年)千山五世侄孙韩瑞龙的《序》;

4.道光十六年(1836年)千山六世侄孙韩荣光七古诗;

5.光绪十三年(1887年)千山七世孙韩遇清《题剩祖幻肖图五言排律三十四韵》;

6.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千山九世侄孙韩兆奎撰写的《尤龙公幻肖图题名记》;

7.李毓林(号默庵)为每幅图而题的五言古诗;

8.函可手写的信札四页,分属两封书柬。

“而今画册的文化内涵早已超越陈三官当年所作的30幅幻肖图!”彭天锡介绍,这是研究剩祖、博罗韩族家史、明末博罗民俗、民间绘画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激励韩族后人弘扬先祖懿范的精神源泉。

除了珍贵的画册及信札,后人也不断去挖掘发扬函可的作品。彭天锡介绍,函可生前著述颇丰,但由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受到文字狱的冲击,关于他的碑刻、字迹均被销毁,《盛京通志》中所载的其事迹也被一并删除,其著述全部列入禁书,因此《千山诗集》等传世甚鲜。

2013年3月,由博罗县政协邬榕添、彭天锡等文史委员联名撰写了《关于编辑整理博罗经典文化丛书的建议》提案,在相关部门和人士的通力配合下,以康熙本为底本,《千山诗集》公开出版发行,使函可这一几近散佚绝迹的博罗文化珍贵史料得以呈现于世人面前,并存留后世。

难得的是,函可的故事激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博罗人。彭天锡说,韩氏士族的爱国主义尽管会有明显的忠君元素,但这种爱国情怀,到了国家民族危难的特定时期,就显得更加入世、更加积极,充满激越昂扬的生命张力,激励人们以国家兴衰为己任,勇敢站在时代的前列,并以这种精神去影响其他家族。

值得一提的是,函可名满关外。至今,冰天诗社的诗作尚有刻印本流行,是辽沈地区古体诗爱好者与文史工作者藏书架上的必置之一。近数十年来,东北辽沈地区的院校与民间更是掀起了明末清初“流民文化研究热”,其中“函可文化”备受关注。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李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