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弘慈​/王新

礼赞弘慈

——造血干细胞移植一周年有感

十月十六日,是我造血干细胞移植纪念日,今年一周年了。
去年的这天,一位无名英雄~一位山东大汉的造血干细胞缓缓输入我的体内,挽救我于病危之中,换来了我的第二次生命!
天旱遇甘露,
血枯得髓源,
绝处逢重生,
寒凝沐春风。
感恩社会,感恩捐髓者,感恩亲朋好友及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也更加感恩苏州弘慈医院!
苏州弘慈医院全名是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弘慈血液病医院,是我这次生病以来,为我祛病鞑魔、涅槃重生的全权依托的救治医院。
生病初始,我是奔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部去的,就其全国血液病医疗科研的名气是靠前的,在我们大华东区域无疑是一流的。
乃因我当时情况危急,附一院本部住不进,还不让人陪护,经人介绍也就一步到位住进了弘慈医院抢救治疗。
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是一家依托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优质资源创办的苏州很有名的"双效益先进"的公办民营单位。
从我的生命垂危到基本摆脱病魔、建立较为稳固的新生命体系,已有近两年的时光。疾病前期的"压峰"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进仓移植,移植后的复查、监测、巩固,先后已有十多次住院。经历了一个白血病患者各个阶段的治疗体验,也让我对我所依托的弘慈血液病医院有了一个更深的全新认知。
弘慈血液病医院注重建院之本,立德强质,弘扬慈善之家。
全院上下,树新风,讲文明,努力为"两个文明″建设强基础,作贡献。数年均是苏州吴中区的先进单位。
处处为病人作想,事事从医疗考量。
来这儿的病人都非一般的普通病人,都是血液系统罹患重疾的特殊人群。病情急,多危重,耗资高,许多人都因此致贫返贫。更有部分人现在就看不起病,再没有能力支撑起治病的费用。每凡此时,医生们就会靠船下篙,看菜吃饭。尽量选择化费相对少些,疗效还可以的治疗措施。一人一方案,一人一施策。从选药到疗程都因人而异,治疗大法与个案病例相结合,总体原则与每个人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尽量让病人住得起院,看得起病。
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的医疗质量是一流的,依托着与附一院本部专家、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脉资源的互通,医院整体的质量水平也一直云列尖端。
吴德沛教授是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的主任委员,是国家血液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作为苏大一附院血液科主任每周定期不定期在弘慈医院坐诊、会诊、查房。还有孙爱宁、陈苏宁、韩悦、仇惠英等专家、教授定期坐诊。弘慈医院许多科室和技术岗位都有一附院专家定期调岗互换。
马骁是弘慈医院一把手院长,同时也是苏大附一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血液病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秘书。每周都在苏大附一院本部出专家门诊。
当时,因"肿瘤细胞溶解综合症″合并"心肺功能障碍″而危急生命,我紧急住入弘慈血液病医院七病区(现在调整为十一病区)。病区王骏主任很有几把刷子,带领他的团队,运筹帷幄,精心调治,逐步让我脱离了险境,进入了正规的化疗程序。
化疗方案的选择,药物剂量大小与配比,都是要充分权衡的。既要符合最大化抗病的需求,又要适应身体条件和各系统脏器功能的维护。
事实证明,对我的施策是正确的、成功的。第一次化疗住院一个月,就竟达到了"完全缓解″。
后每间隔半个月左右,就再次做化疗,连续四次化疗后,于去年九月二十二日进入弘慈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净化舱″(十病区)。
经过抗原生物(抗菌、抗病毒、抗真菌),以及"骨髓清扫″(高强度化疗)、"抗排异″(强免疫抑制剂)、水电酸碱平衡的调节、重要脏器的维护等一系列"预处理″。
十月十六日晚,无名英雄"山东大汉″的"造血干细胞悬液″输入了我的血管,这也标志着我的生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十病区以吴小津主任为主,李静、王瀛...,各位医师对我都十分关照,十分热情,精心,尽力,各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布防,以致我整个"造血干细胞移植″阶段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舱″四十五天,名项指标良好,符合规定的要求,转入七病区(现十一病区)继续观察、维护、治疗。二十天后,回家休养。
按要求,每间隔一段时间即进行复查和防复发治疗,至目前已进行了四次(另有2次24小时住院以骨、腰穿、常规检测等复查为主)。
这次是第五次入院大复查并防复发治疗。情况大喜,骨髓象,基因测序,外周血象及生化检查、肝肾功能等均较满意(有个小插曲,后另文详释)。
在我整个"抗白血病″治疗期间,深深的感到弘慈医院的敬业精神和精湛医术。从院长到科主任,到医生,到护士,无论是医德医风,服务态度,还是医疗质量、技术操作,都是一流的!
无论是在普通层流病房,还是"移植净化舱″,无论是前和后的化疗方案,还是"在舱″的移植措施,马院长百忙之中多次亲临一线,过问,关照。
无论是十一病区的王骏主任,还是移植部的吴小津主任,都非常精心的为我权衡利弊,谋划最佳治疗方案。
许多医师们为了我的治疗,精心尽力,精准细致,不辞辛苦,不怕劳累,还热情周到,有求必应。
王灜医师为了我颈部静脉导管清洁换药,有时一天数次,不厌其烦。
杨燕医师技术娴熟,每次腰穿,一针见"髓″。有时一点感觉都没有,是乎在"轻刺巧取″。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这椎间原本偏窄,脊髓腔距皮表也有几个公分,在表皮垂直进针,角度尤其重要,外谬毫微,内则可能就误偏几公分了。
十一病区还有魏楠、朱、张、邹等医师,还有前组的许多医师也时常参与,有需即助,热情周到,值得点赞!
马院长、王医师、杨医师直到现在,我们都有着微信联系,有什么不明白的或疑问,请教他(她)们,都会答复。尤其让我感动的,马院长的微信任何时候都会有回音,没有一次不回复的,你要知道他是多么的忙啊?
弘慈医院的护士们也是值得称赞的!
你看护士们在治疗路上,手捧治疗托盘,两手前伸,两眼前视,挺胸收腹,轻盈快捷如穿梭,不亚于宾馆的星级迎宾员。
护理治疗也是轻巧柔细的,静脉穿刺基本都是一针见血的。
护士们服务热情、周到、细致、精准到位,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让我们的感觉就象是家里的"伢子″。比如十一病区的刘淑娥,小高、小聂、小郭等,十病区的王雪琴,小周、小张等。
一周年了,这是一个值得喜庆的日子!
一周年,这在我"'51号兵站'抗战记″的征途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周年,是我抵抗病魔,欲火重生,重新奏响生命凯歌的重大胜利。
值得庆贺!值得纪念!
以后,我也将有两个生日。
一个是农历五月十八日,是我的出生日。
五月初夏风景优,
清风劲拂河山秀,
坎坷无尽非己愿,
坚毅不辍只攀求。
一个是公历十月十六日,是我的第二次生命的重塑日。
十月十六逾中秋,
枫红桂香景一流,
重获新生撼三观,
山川信步任自由。
生命不息,活力不止,
感恩上苍,感恩社会,
感恩大慈大悲的人间真情!

主编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