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孔夫子的眼里,古时候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以称为“为己之学”。有一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人不提高自己的德行就会天诛地灭。但是现在很多人却把这句话给理解错了,认为人就是要为自私自利来生存,如果不追求自私自利的话,就会“天诛地灭”,这个是不符合道的。“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认为,现在(春秋时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聚会时引经据典,说《论语》说、孔子说、《诗经》说,“子曰”“诗云”的,一大堆别人都听不懂的话,以此显示自己才学突出,胜人一筹,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叹,这就叫“为人之学”。可见,读圣贤书的目的是志在圣贤。读圣贤书就像照镜子一样,自己身上的毛病、习气、问题被照得一清二楚。我们不读书就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读了书之后,傲慢心无论如何也生不起来了,愈学愈谦虚,愈学愈觉得自己和古人的境界差得远。修身的目的是成就自己、自利利人、自觉觉他。曾国藩能够做到“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他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明理的人。古人说“理得心安”。理得心安的人才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忙忙碌碌地去妄求,甚至采取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追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利益。我们再来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发现自然界有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如果我们的事业还处在春生的阶段,就不能指望它立刻有所收获。我们都知道《孟子》中有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如果你嫌禾苗长得太慢,把它拔起来,它很快就枯萎了,这就适得其反。明朝的张居正,在少年的时候就非常聪明,七岁的时候就能够通达六经大意,在荆州府都很出名了。十三岁的时候他去参加举人考试,文章写得非常好,考官看了之后大为欣赏,就准备录取他。但是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看到了张居正的文章,虽然觉得他的文章写得很好,但是他认为张居正有宰相之才,如果十三岁就能够中举人,恐怕他以后会骄傲自满,所以应该给他一些挫折,以便他以后更加奋发有为。于是,他就让考官不要录取张居正为举人。后来,张居正在官场上走得很平稳,成为明代的一代贤臣,对明朝的贡献很大。他知道这件事之后,对顾璘一直心存感激。他认为如果没有顾璘,也许他后来不会成为内阁首辅。古人常说:“少年得志大不幸。”孩子从小就聪明,又接触圣贤教诲,写一手好文章,走到哪里大家都对他赞叹,随着赞叹声愈来愈多,骄傲的心也会日渐生起。孔夫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华,但如果又骄傲又吝啬,其余就不值一提了。少年得志容易长养一个人的骄慢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