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随笔 —— 学医记

周末随笔

学医记

回忆之旅——坐稳了没?要开车了哦

师恩

难忘

开篇诗

老陈头

少小离家入岐黄,悬壶济世慎疏方

日诊夜读经年事,梦里依稀少儿郎

廖伟龙大夫本周一最后一讲《伤寒论讲座》第十讲连载完毕,本文可作为讲座连载之后记。每一位中医师在临证中有所建树、成为明医,都离不开恩师的启蒙和传帮带。师恩难忘,《学医记》中作者的感恩之情渗透字里行间。

学 医 记

1975年我初中毕业。父亲说,高中毕业也是下放去农村,而且现在上学也学不到什么东西。算了吧,学门能安身立命的手艺。

外婆和父亲是长年身体不好。母亲说,学医吧,正好有个大伯是中医。

那年9月,学校开学了,班主任熊老师找上门来:班长都不读书了,其他同学跟你学呢。

但终于还是没去上学。

龙南老家亲友知道我学医了很高兴,给我寄来一大包家藏的医书。于是我去赣南医学院找大伯廖家兴教授,开始了学医生涯。

第二年的5月,我被招入江西赣州市中医院当学徒。同时的中医学徒有8 个人。

跟师的第一位老师是王晓风医生。

王医生是1960年江西医学院毕业的西医,40来岁,风度翩翩,讲一口龙南普通话,写得一手漂亮柳体。王医生西医功底扎实,原是南昌红十字急救中心医生,后来自学中医,在住院部管24张病床。王医生不太喜欢闲聊天,没事总是见他看书,多是文史类的。是个有思想的人。

我才刚入门,什么也不懂,每天跟着他查房,抄处方,写医嘱,所有东西是从零学起。过了几天,王医生送我一本书《内科学基础》,很旧,32开小本的,大概是他以前的课本。我很认真看,看不懂不要紧,问他。又过了几天,他让我去买一个猪心回来。下午没事了,他拿了一把小刀(难怪上午见他磨呢),剖开那猪心给我看,告诉我这是主动脉,那是肺动脉,二尖瓣三尖瓣心房心室……又过了几天,他让我跟他值夜班,第一次知道了值班的味道。整个学习过程是生吞活剥。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多,医院把王医生调去保健科当医生。王医生对我说,当保健医生看不到病人,你别跟我去,留在病房吧。

在开蒙的半年,从王老师那学到不少东西:我的病历书写和西医知识应该是同时期同学中最好的。因为抄处方等于临王医生的字帖,所以写字也有非常大的进步。领工资签名时财务周会计说,这么多年轻人就你的字写得好些。人就怕夸,一夸就更努力了。另外学到的就是王医生闲暇时间的读书习惯。

后来进住院部的是女医生李凌(中医儿科专家杨式斋的弟子)西医甘瑞凌和中医周良云。当年都是年富力强的医生。从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学到不同的东西,但印象不深刻。

病人也是我的老师。

印象深刻的有一位市人民医院的姓龚的中年外科医生,戴眼镜,上海人。忘记他是什么病住院了,也许是为了偷懒来住院吧(医院环境好,中药治疗危重病人少),也经常向他请教。二十年后在人民医院的专家栏上还看到他的照片。 

还有一位病人就是本院的中医生陈雨仁先生。大约38岁左右,身体不好,患有脊椎(空洞?)方面的疾病。他住院间,每天一早还没查房,我会先到他病房去请教问题。医院为了照顾他让他做图书馆管理员,他的房间就在图书馆内,他出院后我就经常到他房间去玩。他非常有耐心,指点我看哪些书。是他帮我买来了第一套西医大学教材让我自学。1977年7月7日,我说今天的日期很有意思,他说是的,这种排列下次要十一年才能有;他给我的鼓励是:小廖,你如果每天这样问一个问题,十年后你会是个很好的医生。可惜,十年后陈雨仁先生英年早逝。悲哉。

跟着王晓风医生时也发生些很有意思的事:有个病人腿疼,王医生给他扎针,环跳穴加上其他几个什么穴位忘了。扎了几天,王医生对我说,今天你去扎。我一个人去?王医生点点头。我拿了针灸针,走到病房,让病人躺着脱了长裤,在病人的胯部比划了半天,终于还是没敢下手。我红着脸磨蹭回去对王医生说:那个…那个…王医生笑笑,同我一起到病房。

环跳穴位是我记住的第一个针灸穴位。

隔壁环管所李书记是老病号,住院要求会诊,我负责接送外院医生,没车,结果是乘坐环管所洒水车去接送医生的,估计这是全世界最威风的会诊了。

在病房呆了两年,有了一些感性认识。1978年,医院办了个学徒学习班,20多人,包括药剂学徒。

学徒们上午跟师学习实际操作,下午集中由老师授课。老师是本院年富力强的医生担任,教材是中医学院第四套教材。

《伤寒论》是肖天生医生主讲。40来岁的肖天生老师是江西中医学院6年制本科毕业,他的夫人吴玉芬是广西中医学院(?)毕业,妇科医生,主讲《金匮要略》。王晓风老师讲《内科学》,董世林老师(广州中医学院)讲中医内科。钱起瑞老师讲《黄帝内经》和《温病条辩》。周裕仁老师讲《中药学》,张云海老师讲《药理学》……钱起瑞老师口才最好,讲课天马行空,不过有点玄。肖天生老师最认真,甚至有点固执,教《伤寒论》的大概都这样吧。张云海老师50多岁,很有派头,人中很长,像个领导。有天晚上上课到9 点多了,下课后我追他到药房问他问题,他也很有耐心讲给我听。

1978年底我还是在住院部二楼内科病房。这时又换了位老师,王功榕老师。

王功榕医生可以说是我正式的中医老师。王功榕老师1976年至北京西苑医院跟从陈可冀主任进修心血管内科两年,1978年回医院后即接手内科主任工作,在住院部接管了我所在的病房。医院领导认为每个学徒都必须有一位真正的中医老师,于是指定王功榕老师为我的正式老师。在跟从王功榕老师的两年(1978-1980年)是我进步最快也是压力最大的两年。

王功榕老师因为刚进修回来,又挂了些行政头衔,每天找他看病的都是些官员,真正在病房呆的时间不到一半。当年通讯也不发达,找他也找不到,有些入院病人进来几天了他也没看过,只好是我硬着头皮先看着办。每个病人入院了我就根据入院诊断临时抱佛脚查书,西医诊断中医病机处方用药,全翻清楚。但毕竟学识太浅,所以出现不少误诊误治。印象最深的是环卫所的一位姓连的年轻人,大概是因为呼吸道感染入院,在我这耽误了诊治,最后转到上级医院也因尿毒症而死亡。

因为王功榕老师以心血管内科出名,所以各种心脏病人都是往我们的病床放。那两年各种心脏病人看了不少。印象深刻的有一位60岁的南下干部(木材厂中共党委书记)徐魁忠,连续几年冬天因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入院。另一位30多岁的风心病女病人,是本院财务某会计的妻子,也是连续几年住院;这些病人都给了我观察病情学习的机会。

两年后王功榕医生调出当保健科医生,由刘玉梅医生接手病房。

刘玉梅医生毕业于赣南医学院,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医生。在我跟从她的时间里我深深被她对工作的认真和高尚的情操所感动。记得第一次给病人做乙状直肠镜检是在刘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刘玉梅老师给我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身。2016年10月11日,在赣南医学院刘老家中,我见到了八十多岁定居澳洲、回国料理家事的老师。分别时,拥抱着刘老师瘦弱的肩膀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在学徒后期进行了轮科,每个科室都要工作3个月。在眼科跟从的是胡其健医生。胡医生瘦瘦高高,说话风趣,喜欢笑话人。我脸皮厚不怕笑话,所以给胡医生印象颇好。有一次给胡医生抄处方,有味中药是石斛。抄方时我字写得不好,分家成了:石角斗。胡医生笑呵呵说你这个是确斗?我也忍不住笑了。

前些日子见到已七十多的胡医生说起这事,胡医生大笑:有这事?不记得了。

外科有位饶庆昌老中医,70多岁了,在住院部一楼,脾气不好,领导都让着他。他有一撮山羊胡子,经常在一楼办公室内烧了木炭炉子炼丹,升丹降丹各种,一炼丹整栋楼烟雾缭绕。有一次内科有个关节疼痛的病人请他来会诊,饶老医生说用阳和汤。于是我第一次知道了阳和汤的用法。

......

1981年王功榕老师出住院部时,丢给我一大包灰蒙蒙的门诊病历,让我整理病案。告诉我这些都是赣州市中医院以前名医的医案,如陈国干(院长)、李誉孚、黄必秦(音)等十多位清末民国时期高手。除了几个如刘凤章、杨式斋年轻的(也已经八十多岁了)偶尔来医院时我见过,其他多已作古。

门诊病历很简单,多是一二条症状,然后脉象处方,聊聊数十个字,有些是毛笔写的。我的工作就是在这几十字上发挥想像力瞎编,引经据典做出500字的文章来。做了一年约百十篇,交给王老师,后来不了了之。王功榕老师于1996年50多岁也英年早逝,惜哉。

另外还有张嗣佑主任,1949年毕业的西医,诊疗水平在赣州市是首屈一指,坐镇住院部。刘剑述医生虽是西医,但对草药却情有独钟很有研究,可惜跟他学习的时间太少。中医许是钊医生很有个性,爱喝酒;外科林柏一主任非常敬业而且医德高尚,心电图室医生曾长媛等前辈,中药房王雯师傅……非常有幸,我都得到他们的悉心教诲。

当年的赣州市中医院真是人才济济。

在学徒期间还有一事记忆深刻:1979年,弟弟考上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清晨送弟弟上汽车后我在赣州公园冰冷的石凳上躺了一个上午,心中十分迷茫。

6年的学徒生活,边工作边学习很快就过去了。1982年经过赣州市卫生局考核,我取得了医士资格。

1983年,我考入了江西省中医学院,开始了5年新的学习生涯。

2018年5月的一天我和老师们相聚了一次

左起1林柏一主任。左起3刘玉梅老师。右起1王晓风老师。

刘玉梅老师85岁,王老师82岁

祝福我的老师们健康长寿

【作者简介】

廖伟龙医生,笔名王不留行,江西龙南人氏。15岁学医,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师从其伯赣南名医廖家兴教授。从事临床四十余年,学贯中西,著有《新经方实验录》一书。

读经典 做明医

40位國醫大師推薦,

醫道傳承的正統經典,明醫成就的學醫教程。

《醫道傳承叢書》次第引導學生趣入傳統正宗中醫堂奧。

医道传承丛书

(0)

相关推荐

  • 中医医学生不相信中医怎么办?

    太正常不过了,说明这些中医学院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正常的,或者良知没有泯灭. 现在吹嘘中医的,或者是不具备基础生物学和医学知识的人,或者是没有什么文化.靠中医骗钱的人,或者为了自己的饭碗昧着良心瞎吹的人. ...

  • 《生命深处》创作对话录

    张从杰 : 这段时间,针对杨彩云老师的<生命深处>,我说了不少话. 以前是三个疑问,疑问端木槿为什么嫁给了马向东,疑问最后为什么不能和吴奎结合,疑问为什么就身患重病作别人生. 最近是三大质 ...

  • 《小郎中学医记》系列 106 川乌篇

    本能系统医学论 65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比老虎咬还痛的风湿痹症<金匮要略>曰,乌头桂枝汤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疼痛:乌头,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 ...

  • 小郎中学医记之字解中医1:心

    小郎中学医记之字解中医1:心

  • 穷人大夫学医记(步入名医之路)附武大夫针灸心悟心得

    开始的时候我都要急死了.刚调来三天,还没有接触过病号,但病号来了不看是不行的,硬着头皮也得看啊. 我连最基本的针灸理论都还没来得及学习,病号来了怎么看?我真是头疼,紧张地要命.一个星期,头上的头发就被 ...

  • 《小郎中学医记》系列 73 牡丹皮篇

    本能系统医学论 66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上期学习:<小郎中学医记>系列 72 玄参篇从故事里学中医,欢迎大家学习.分享 女人斑与洗杯子有个妇人,四十岁不到,脸上就长很多斑,每次跟老公吵架后,脸 ...

  • 《小郎中学医记》系列 67 赤芍篇

    本能系统医学论 66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上期学习:<小郎中学医记>系列 66 四季青篇故事里的中医更易懂,欢迎大家学习.分享 瘀热在里用赤芍--开门逐贼有个急性肝炎的病人,身上出现黄疸,面黄身 ...

  • 《小郎中学医记》系列 65 败酱草篇

    本能系统医学论 66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上期学习:<小郎中学医记>系列 64 鸦胆子篇故事里的中医更易懂,欢迎大家学习.分享 败酱草治腹痛痢疾一人拉肚子,赤白相间,臭秽稀烂如腐败豆酱.老先生叫 ...

  • 《小郎中学医记》系列 61 马齿苋篇

    上期学习:<小郎中学医记>系列 60 青果篇 药食兼备的痢疾良药马齿苋有个中学生常感到腹中隐痛不适,反反复复,大便泻下粘液有三个月了,人都瘦了不少.他平时在学校饭堂就喜欢吃香辣肥腻之物.加 ...

  • 《小郎中学医记》系列 24 葛根篇

    采葛根中的对话 葛根就是葛藤的根,这葛藤在山谷里到处都有,每次小指月跟爷爷入山采药,都会挖一些出来,如果挖到大葛根,真是扛都扛不回来.最大的葛根可以象大腿那样粗,甚至比大腿粗的都有.长长的根直接钻到地 ...

  • 《小郎中学医记》系列 34 淡豆豉篇

    葱豉汤治外感 每年小指月都会跟爷爷做豆豉,这豆豉是通过黑豆加工蒸制而成的.发酵好的豆豉,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做食疗. 小指月疑惑地问,爷爷,为什么有时你用青蒿跟桑叶加工豆豉,有时用麻黄跟苏叶?老爷爷笑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