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朋友圈”
文:王翊宇 聂传安
朋友圈,于我等现代人太熟悉不过。
可是古人也发朋友圈么?如果发,他们怎么发?发在哪儿?怎么评论?
这个问题一般人想都不会想。但二班就有人偏偏去想,并且想得还不错。
此人正是二班的王翊宇同学,他文章的名字就叫《古人的“朋友圈”》。
中秋夜,我打开手机,朋友圈里处处是明晃晃的月亮。我抬头望月,思绪回到古代。几千年前的古人,也一定在晒着自己的“朋友圈”吧。(最后一句话颇为神奇)
古人的朋友圈,存在于纸笔。皇亲贵胄达官名士,游历名川大山时,一挥笔,“朋友圈”便晒好,迅速地在上流人士间流传。而平民百姓,遇见奇闻逸事,便拿张纸写下,配上涂鸦,让乡亲邻里过目,就算圆满地晒出了一张“朋友圈”。(贵人与平民的朋友圈)
至于文人墨客,会进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朋友圈。而送别思乡之类的话题,也是古人最喜欢晒出的内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坐在中庭,发条朋友圈来宣泄自己的思乡之情。面对同一个月亮,李白、王建等大咖深有感触,纷纷晒出“床前明月光”“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些文字当作朋友圈,来收获其他大咖的点赞。所以,古代发圈能提升自己的文学地位。(文人墨客的朋友圈果然文艺)
古代发圈最高产的,当属苏轼。其他大咖的朋友圈只有一段文字,而苏轼的朋友圈图文并茂。他晒字、晒诗、晒画、晒文、晒友谊,不论何时何地,有感就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他去找张怀民玩后,随即就发了条《记承天寺夜游》的圈。而在从承天寺回来的路上,听闻友人因风疾而濒死,便在看望完友人后,又发了条圈,为死去的友人默哀。苏轼发圈可谓神速又高产。《东坡志林》一书便记录了他大量的朋友圈,来吸引众多的粉丝。(翊宇把自己的文章与所学所看的东西结合起来,既应景,又见视野)
古人发圈,除纸笔记载,还有一种特别的方式——在崖壁山石、亭台楼阁等地方题诗刻字。既能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又能获得许多陌生朋友的点赞。李白曾在黄鹤楼怅然写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崔颢那条与黄鹤楼相关的朋友圈经李大咖点赞,地位瞬间上升,更加广为流传。但是,像崔颢这种在名胜古迹随手一笔就成千古名句的本领并不是人人都有,如果你题的朋友圈太过低级,被大咖们所嘲笑,那你很有可能遗臭万年。(巧妙点出与黄鹤楼相关的两个大诗人的典故,很有意思)
古人朋友圈的评论也颇有造诣。有时一条名句被晒出来,评论会多达数百条,而这些评论中又会出几条名句。李白在渡过荆门的时候晒了一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而当时的小粉丝杜甫评论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都为千古名句。(圈文与评论都了不起)
另外,古代一条朋友圈的评论,可能长达几个世纪之久,远远超出圈主的寿命。当司马迁晒出自己的《史记》,我们的鲁迅先生两千年后才在下方评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也只能从地下爬起来才行)
古人的朋友圈,是古人用一种散漫而深邃的手法,建立起的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联系。我试着一点一点将古人零散的朋友圈收集,展现在眼前的便是他们最真挚的情谊。(对古人“朋友圈”的总结,严谨而又理性)
翊宇的小脑袋果真与众不同。在大家都在迷恋自己的朋友圈时,他却在那儿“胡思乱想”,构建了古人的“朋友圈”,涉及到古人朋友圈的话题、大咖、平台、评论、粉丝等,“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让人读后既忍俊不禁,又有所收获。
翊宇文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这离不开他积极思考以及大量的阅读。
所以我们经常说:想要写出好文章,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与独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