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注解(敬守版)
《大学》注解(敬守版)
《 大学 》,既是年长一点人该学习的内容,教导人们怎样安身立命,怎么样协调个人、事业、家庭、社会及自然的关系。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与教育的作用肯定是分不开的。 下面就来看看古人的教学方法:
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先看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就是大人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或者教育规律。
明德,就是光明的德行。是行得通的德行,是合乎社会发展的德行。是利己、利人、利天下的德行。
德,是按照“道”执行后,所得到的收获。
亲民,就是更新人民的思想道德。
至善,就是最好的境界。到底怎么好,这句也没有讲,下文肯定有具体说明的。
止于至善,就是让心事放到这个至善的环境里面。
这句话,通俗的解释,就是要明白什么是真确的,再用这个真确的思想去教导人民,让人民从心里上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大学之道,不是大行之道,讲学习的事情的,是一种心里上的改变。
按照《内业》的思想,人的形体是需要精神去充实的,精神真确,形体也得到完善,所以,明明德,止于至善,心理就有一个目标。这样来看,也是很有道理的!
说的通俗一点,大学之道,就是统一认知。统一思想呢! 当然,这个认知,这个思想,是高明的,是无上完美的,是利己、利人、利天下的! 怎么统一呢?就是新民! 新的内容是什么?就是明德!
就是用“明德”来“新民”,让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一个“至善”的境界上来。
用统一这个词,不如“止”这个词好,止,带有坚定,不动摇的意思,是说,通过“明德”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最后坚定这个“至善”的境界,毫不动摇。
那为什么要把人民的思想统一在一个至善的境界呢! 按照《大学》原文,就是说,为什么要人民的意识,“止”在“至善”上呢!
接下来,就讲到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定,定→静,静→安,安→虑,虑→能得。 打个简单的比如,先明白其意义再说! 比方说,一个人为了挣钱! 不知道怎么做好,人生漂浮。最后,经过多方磨难,现实考证,觉得自己只有做早点合适,自己也有条件去做。其他的,什么开这个店那个店的想法都排除了,不去想了。就是统一自己的观念。坚定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止”。
既然坚定做早点的想法是没问题的,心就定下来了;一定下来,不会再想到做其它的店了。人就平静。做到平静,就安心去做这个早点生意。安心去做,就会想办法;只要安心去想办法,总是有所得的。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有收获,最终,会把这个早点生意给做成功。
那止于至善的目的,就是只有坚定一个好的信念,才能安定努力去思考,去完成一件事情。
接着看下一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末两个字也解释一遍。 比如一颗树,树根是本,枝叶是末。养树,先固本,再养枝叶。 那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过程,哪个是本,哪个是末呢! ”知止“是本,”定、静、安、虑“是末。 哪个是”始“,哪个是”终“呢! ”知止“是”始“,”能得“是终“!
这句话,更是强调了,”知止“的重要性! 不知道本末,不知道终始。在现实中是很残酷的! 比如,做早点生意,有的做着,就想到其他的生意了,再后亏的精光,回头来再做早点。 那就是没有把”至善“这个问题认识到位。就是不知道本末,不知道事情的终与始。
则近道矣。———— 道就是规律,事物发展该有的规律。 就是说,把事情的本末,始终搞清楚了,就差不多把做事的规律掌握了。
一般的来说,如果那个观点确实是好的,不用说,自己肯定会一心努力才去做,比如说赚钱,如果真有一个好的方法确实赚到,那肯定会去做的。现在关键问题是,就是不知道哪个方法能赚到钱。这是问题的关键。 用《大学》里面的话说,就是怎么知道,什么是至善呢! 上面分析过,得到至善,是不断学习了解“明德“来做到的。 那怎么样来”明明德“呢!
下面一句就讲到怎样”明明德“。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再以做早点的例子,来解释这句话。那 “明德“,就是 “做早点“ 了。那这句话就是说。 欲明 “做早点“ 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明 “做早点“ 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这个怎么理解呢! 可以这样说,想要这个早点生意立足于天下,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的政策法规, 合乎地方的风土人情, 而且需要家庭的配合, 为此, 只有增强自身的相关能力,来赢得家庭、社会的认可。
一件事情,如果要想成功于天下,必须满足三项事情:国治 家齐 身修 就是说,要做什么事情,必须考虑国是否治,家是否齐 ,身是否修。 因为家庭,在这个关系中,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就特别突出家庭的重要性。古代是非常重视家庭的。 看清末小说,就有这样的事情,一个在职官员,如果自己的父母去世,必须上报,而且休职三年尽孝。如果隐瞒而不报,那是要犯罪的。 过去的人,还真是这么做的! 家庭是中华民族的根,动了家庭,就是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决不能小视了。
我历史知识不丰富,那位可知道类似的历史故事,可能讲一些听听!
关心社会发展的人,必须研究社会家庭的关系,不能偷懒忽略,不能等着让历史来做答案,那时候,为时晚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要想明德于天下,关键在修身。那修身怎么修,接下来就讲到了。 "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要修身,必须端正心态,端正心态,意念就要真诚。要真诚的去做的话,必须明了事物的道理,要明了事物的道理,方法就是格物。
这个过程看起来好像好懂,只有现实中用起来,才会显示其意义的重要。比如说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发真诚的心,不能发错了。比如想诚心赚钱,总不能去偷抢。或者想到一个不适合自己做的行业。都是危险的。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就要把事情搞的非常明白,就是——致知。
如果从神气上来说,一个人,意念做到真诚,就是非常认可和爱好做一件事情,神气就集中不分散,也有活力。《内业》上说,神气是充实人的形体的,这样一来,形体也坚固。形、神都充实,人自然就会好。 所以讲,儒家思想,表面看起来是做事情,实际分析起来,也是合乎道家神气的理念,这一点,很有特色、非常可贵!
再说“先正其心”,如果心态不端正,那就是漂浮,没有目标。那人一生怎么会有成就呢!
怎么修身?就是“"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总结一下: 如果要把自身调整好,就要端正心态;要心态端正,那意念要真诚;真诚的心观念怎么来,只有把事物认识清楚,认识清楚明白了,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那怎么把事物认知清楚明了呢! 方法就是“格物”。即————“致知在格物”
格,就是把事物的道理分的一条条的,整理清楚。格物,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把事物理清楚。 比如一张桌子,可以从材质,从颜色,从使用性能,等等个方面,整理几条出来,这样更好的认识这个桌子的状况。
格物-----格的是“物”。不是格人,不是格事情。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 只有“物”可“格”,其他的,不能“格”! 为什么这么说? 按照《内业》上说法,人的神气只能围绕形体转,这样精神充实,形体也得到完备。 把物格清楚了,人也就明白了,事情也明了了。
如果你非要“格”人,你想到,我这个手怎么就动起来了呢! 咋回事呢。到底咋回事呢! 要不到一段时间,你就会把自己搞傻了!
当然,神气也是可以“格”的,那是神气学说里面讲的事情了! 《内业》上也有说到的。
当年的王阳明先生,他格物,把自己格晕过去了。这个事情也可以网上查到。我感觉他就是格自己了。就格晕了。 如果是格物,那事物逐渐明了,人的神气也随之明朗,形体就不断的充实稳固。是不会晕倒的!
所以讲,格物致知,这个格,只能格的是物。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格”! 人和事情,都是随着物的本质关系而改变的,如果要分析一个人,也是看看这个人怎么处理“物”的关系,来确定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哪位可有更好的见解也说说看 !
以上讲到,“欲明德于天下” 之本在于 “修身” ; “修身” 之本在于 “格物” !
如果把以上的意思倒过来说,就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简单的说,就是把“物”分析明白,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自己意念就真诚了,知道怎么处理物质之间的关系,知道怎么该做和不该做。心态就端正。心态端正,又明了事理,就是修身。一修身,简单的事情都处理恰当,首先家里就得到完整,就是齐家。以自家衡量他家,结合国家大家的环境,如是,就是国治。国家都治理好,天下就平稳了。平,就是协调好正当的关系。不是说没有矛盾了。
接着下面一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上至天子,下至一般的人,都是应该这样做,都是以修身为本的! 格物就是为了修身,修身为了平天下。 通过明了自然的物理,来修身,以已修之身来平天下,达到,天理、人理、天下理相统一。
250528/2302005347/272978299562098/image1.png
最后一句: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以上讲修身是本,身不修,就是物不格,就是遇到问题乱来,黑白不分,条理错乱,这样怎么可以齐家、治国呢,所以说“否矣”。 用力多收获少,用心少却收获多,这是不会有的事情。该怎么努力还需怎么努力! 既是“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接下来,就是举例说明,看看上古人是怎么“明德”、怎么“新民”、怎么“止于至善”的。
第二章 《康诰》(周书)曰:“克(能)明德。”《太甲》(商书)曰:“顾諟(是)天之明命。”《帝典》(尧典,虞书)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意思是讲,周、商、再古一些的《帝典》,都有教导人们明明德的记载!
第三章 汤之《盘铭》(铭,自警之词)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周书)曰:“作(振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意思是讲,汤的《盘铭》上、《康诰》上面、《诗》上面都有记载教人自新的例子,所以,一个积极的人,对于 “自新” 这件事情,要无所不用其极。
第四章 《诗》云:“邦畿(王者之都)千里,维(副词,只有。只是)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意思是说,《诗》上说的,千里的王都,就是让人民安止于适当的地方的。 看啊~!那个缗蛮叫唤的黄鸟,就知道止于丘隅。对于“止”这件事情啊!要知道该止住于何处,就要停止在哪里的。怎么可以让人不如一只鸟呢!
《诗》云:“穆穆(深远貌)文王,於(赞美意,叹词)缉(继续)熙(光明)敬(敬重)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为人君,止于仁,怎么解释呢! 上面说的是“止于至善”,就是讲,作为君主,心态要放在仁上面,仁,是一个君主的至善状态。以下类推,各种处境的最好状态:为人臣,最好状态就是敬;为人子,最好状态就是孝;为人父,最好状态就是慈;与国人交,最好状态就是信。 这段话,也是提醒了,“至善”这个词,意义不是唯一的,社会是立体多方位的,至善也是立体多方面的。 比如说,一个人既是为人父亲,同时又是为人儿子。具体的情况,自己要加以考证。
那现在的社会中,作为老板,应该止于哪?
打工的人,应该止于哪? 。。。等等,怎么做呢? 需要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呢?
按照孔圣人的说法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怎么可以不如一只鸟呢!为了对得起孔圣人的教导,对于怎么 “止” 还是要慎重!
比如说,开个早点店,心该止于何处呢? 按照上文的说法,这个也从 “格物” 开始,这里就是格这个“早点”了。在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了解早点的特点,及利益关系之后,自己确定了自己做早点这个角色,然后学习制作发法,家人也协调的情况下,就要考察周边人的口味,人群特点,再考虑卫生部门等的政策法规等等,确定做早点方法及心态。 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心态合适,这个还真不是一个人一时就有结论的,要社会做出答案才好呢! 所以这个“止”,还是要一个过程。但必须重视。
但是,有个问题还是确定的,那就是格物。不能格人,不能格事情。那上面说的周边人的口味,卫生部门的政策,不是人和事吗! 那也是围绕早点来的。 或者讲,那些人和事,都是早点的人和事,除了早点,那些人和事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诗》云:“瞻彼淇(水名)澳(山水弯曲之处),菉(绿色)竹猗猗(美盛貌)。有匪(文貌)君子,如切如磋(切物以成形),如琢如磨(打磨使得光滑)。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忘记)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恐惧战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忘记)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这个“有匪君子”,为什么“终不可谖兮”呢! 因为他为国人,”“如切如磋”在做,道学,道既是大学之道,就是格物。为国人去自修,就自新,就是上文的新民。 为什么会“瑟兮僴兮”呢! 因为怕做不好,对不起国民。 为什么会“赫兮喧兮”呢,因为止于至善了,自然就威仪。 如是乎,人民就对这样的君主,“终不可谖兮”,久久不会忘怀!
《诗》云:“於戏(叹词),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为什么“前王不忘”,是因为,前王贤能,格物格的很成功,新民也新的很成功,能让后世人知道自己“知其所止”,让后世君子能贤该贤的,亲该亲的,平民乐自己该乐的,做自己该有的利益事情。按朱熹说法就是 '能使天下后世无一物不得其所’,所以后世人,不能忘记前王。
第五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孔子说过“听人家打官司辩论的时候,我和别人是一样的。可是,必须想办法',让人们很正确处理这个问题,,让这个官司产生的原因消失,” 那怎么做呢! 那就要格物致知,明德以新民。让那些 “明德” 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停住,这样就将大畏民志,就知道事情的本末。 知道了事情的本末关系,了解了事情的本质,就是“知之至也”. “知之至”之后,就可以找出“使无讼”的方法!
第六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此章是朱熹取程子之意私下补充的。
这章的意思,讲到一个特别的问题,就是人、自然、相统一的问题。按照这章的说法,人本来有认知能力,天下万物也有自身的合乎自然的规律,人就是不断探究万物的道理,来到达自身的提高。这样到达天、人、事一体的目的。
第七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怎么理解! 上面讲到 “ 知至而后意诚”,就是说,本来是明白能做的好的,结果做的不用心,拖拖拉拉,就是不诚心了,外面看起来就是自己骗自己的在做一样。
拿上面做早点的例子来说,就是,明明知道早点可以做,可行动起来,想做又不想做的样子,那到底该做不该做呢!不是自己骗自己吗!
那怎么做?就要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敏捷的去完成。 谦,是快、足的意思。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就是讲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有责任心的人,私下努力做事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相反的,一个消极怠慢的人,就是知道什么该做,也是不想去动一丁点,人家说他还心烦,还遮遮掩掩的。可是,旁人看的是很清楚的,就是他的肝肺啥样都看的明了。这就是心中诚心不诚心,外表自然就有表现的原因。 所以作为一个君子,必须引以为戒,私下努力决不能放松。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安舒),故君子必诚其意。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意思是说很多人在看着,很多人指点评论你,难道不值得慎重吗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安舒)————“ 知至而后意诚”,事情的道理都知道,做起事情来,自然有财、有德。这样心态广阔,体态安舒。 如果不这么做,那就没有财,也没有德。 所以要诚心诚意去做,不能自欺。
这一章,讲到“善”这个词! 善,不能仅仅理解是做好事,不能理解成今天帮助这个,明天帮助那个。善,是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都是善。 德,是在合乎道的情况下的努力成果、 这样理解之后,这一章理解就方便些!
第八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发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如果忿懥(发怒)、恐惧、好乐、忧患,心情受到干扰,心就不端正。 "心不在焉" 就是走神了; "心在焉" 就是专心做事。 一走神,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让你看也看不见,让你听也听不到。举例子说,比如课堂上学生听课,老师就能一眼看到哪个学生走神了。那喊这位同学起来,问他刚才黑板上写什么了,老师说什么了,这个学生还真的不知道。这个恐怕很多人有切身的经历体会。要是说走神的时候,眼睛可能往别处看了,那耳朵总没有什么塞住吧~!耳朵确实也没听到什么! 奇怪的事情! “心不在焉(走神),食而不知其味”,就是一走神,吃东西也不知道味道,这个例子不好举。遇到好吃的,都很用心,所以不好举例子,只有自己去品味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由此可见,正心,是在格物致知之后,在意诚,的条件下做到的,上面讲到,意诚就是不自欺,就是认真的做,而且公正、平和、勇敢、果断的做下去,不要走神。这就是 "修身在正其心"。
或者这么说,是在格物致知之后,在“意诚”的条件下,上面讲到,意诚就是不自欺,就是认真的做的情况之下,还会遇到“忿懥(发怒)、恐惧、好乐、忧患”等心情的干扰,造成心不端正。
比如说“恐惧”,拿上面做早点的例子来说,就是,明明知道早点可以做,又诚心去做的时候,运到冷就怕,遇到热也怕。或者什么怪人也怕,等等,那就做不安心了,缺少正气,心就不正。
其他的“忿懥(发怒)、恐惧、好乐、忧患”的例子,自己慢慢体会!
第九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 (偏向)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这一章讲到,要齐家必须去修身。“身” 怎么修呢! 人的心,由于受到自己思想的干扰心理就偏向哪一方面,这样在做事的时候就偏向那一面,就不能做到恰当的处理问题。问题都处理错了,怎么齐家? 所以,要齐家,心就端正不偏。
齐家的时候, 心怎么样做到端正不偏呢!讲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所亲爱而辟。 亲、爱的就偏心。
二、 所贱恶而辟。 贱、恶就讨厌避开,这个主要指的是古代大的家庭的状况,现在家庭成员中, 贱、 恶自家的人,一般是不会的。但是,贱、恶的习气还是有的。那贱、恶的习气怎么对待,难道不需要摒除改正、提高吗!成语“鸡鸣狗盗”,这个故事可以参考看看,这个故事里面,就是由于鸡鸣,和偷盗这不起眼的能力解救了主人翁的。 那 贱、恶,在现代的家庭关系中,只能理解为那些看起来俗气,不时尚的东西,违背法律、道德的可不是 贱、恶,那属于为人不耻的事情了。
三、所畏敬而辟 只有好的才有所“畏敬”,这个怎么会影响自己偏心呢! 这句话,这样来理解:比如家庭长辈,值得敬畏,可是长辈也不一定都是对,或有时候不对。还有古圣先贤的话,都是值得敬畏,那把古圣先贤的标准都套在家庭成员身上,那家里哪又能安宁呢!家庭需要和谐协调的发展。要做到这样,只能格物以致知,心诚而端正,达到修身正确,把自己心态先摆放好。
四、所哀矜(哀怜;怜悯)而辟 比如,可怜小孩子读书辛苦,就放松教导。 或可怜那个,见其偷盗的行为而不加劝导,等等!
讲到这里,回过头来,看看《大学》的宗旨,其目的是明德以新民,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所以讲,讲了这么多,都是让人明德,让自己明,也让家庭、国,天下都明。说通俗点,就是把人往正当的方向去引导。
五、所敖惰(傲慢怠惰)而辟 这个是说,不能自侍甚高,以为有能力就松懈。事情还是事情,不会因为自己有本事,难度就变小,危险性就减少。“善泅者死于水,善战者死于兵”,讲的就是“敖惰”的危害。
影响修身的这五个方面,值得总结一番的: 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喜好,其次,要克服自己的贱恶观点。再其次,也要克服自己平常敬畏的观点干扰,比如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同仁,古圣先贤的教诲,等等。要克服这些还是比较难一些了。做到以上,应该是比较公正了,但。由此,可能会发怜悯之心,这个也要克服。再之后,应该是很不错了。在自己做的很不错的时候,就可能自侍甚高,出现傲慢情绪,这个更应该去克服的。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好的东西用的不合适,也会有恶的一面,恶的东西处理的好,也有善的一面。知道这一点的人,天下很少!事情的好坏,由事情本身去决定,不要添加人的主观因素。这样维护公正,避免偏颇。 故谚(俗语)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由于溺爱自己的孩子,恶的一面都看不明了,由于贪得者无厌,自己种的禾苗再强壮也看不见,都是心偏造成的。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由于自心的不端正,看问题,处理事情造成偏颇,家里就处理不好,所以 ”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第十章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这句话,突出一个观点,就是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国的关系就处理不好。突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所以君子,没出家门,就能掌握教导国家的方法。
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刚出生的婴儿)。”————孝敬父母这样的感情,可以参考用于侍奉君主; 用对待兄长的感情,可以用于对待年长的同辈;拥有爱护自己孩子的一样的感情,对待众人,就可以领到群众。《康诰》上说:“如同保护赤子一样的对待众人。”
为什么说“如保赤子”,不说“如保大人”呢!,赤子,指的是婴儿,婴儿什么都不会不是吗,大人总要会的多。比如说,大人吃饭的时候,总不需要去喂着吃吧,而婴儿就需要。所以,用“如保赤子”来比如,对人民的关爱要无微不至。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只要心里诚心去做,虽然做的不合适,但距离成功也不会太远了。哪有先学生孩子再嫁人的道理呢! 意思是讲,在家庭关系中,做到格物致知,之后,以为确实该执行的就去做,逐渐做下去,总会到达目的,就算达不到目的,距离达到目的也不会太远。不会脱离家庭之道。 就像女子嫁人,安心做好自己,诚心去找君子,再齐家治国,一步步认真做下去,哪有先学生子再嫁人的道理呢!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这个还真是一个好的处世之道呢!这个“诚”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格物致知中来的,是讲考证一个事情确实可以做,就诚心做下去。换句话说,把自己摆平了,天下就太平了。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个人的麻烦多,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致知嘛。有致知了,就诚心做下去,即使不成功,也距离成功不远了,距离成功不远,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契机)如此。————一家人相互保持仁爱的心,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激发一个国家人的仁爱之心;一家人相互保持忍让的心,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激发一个国家人的忍让之心;同理,由于一个人贪戾,影响到国家,就会引起国家大乱。国家与家庭的关系影响,契机就是这样的。
一家仁,一国兴仁——这里举个例子讲讲。以前,我见到这样一回事情,一个年轻的爸爸,在一个小店买指甲钳,很认真,左挑右选的。一个人见到之后就说了:“几元钱的东西,还这样费劲,有这闲工夫,不知道做多少事情了... 瞧这样,就知道做不了什么大事... ...。”说的还很难听。这时候,有几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小孩,也买指甲钳,那他们之间就有的说了:小孩的手小,尤其两三岁的孩子,一般指甲钳剪不了,而且要用的小孩舒服。外形小孩要喜欢,大人也要好用。言辞中充满对孩子的爱护。这样之后,边上好几位年轻的家长都买了指甲钳。 可见,这个年轻的爸爸,他是常常给自己孩子剪指甲的,也很有爱心。所以才感染身边的人。如是这种仁爱之心就存在于自己的身边,或可影响更多的人! 那指责这个年轻爸爸的人,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在自己与孩子之间就缺少了这种关爱。在别人有这份爱心的时候,自己也不懂是咋回事!
所以讲,家庭中的亲亲关系,也就是这个“仁”,也是要激发、引导和培养的!
仁,这个词怎么解释呢! 《中庸》里面提到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讲,仁,就是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是爱护对方为基本前提的。所以,现在很多解释仁这个词的时候,就解释为“爱”。那社会上培养这种爱心,从哪里开始呢!既“亲亲为大”,就是从家庭培养起来的,从亲近自己的亲人培养爱心,然后推及国家、天下。
从以上来看,“仁”解释为,培养和维护家庭亲人之间的亲亲关系,然后推及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社会拥有这种爱别人与被别人爱的人际关系。 仁,指的是一种人际关系,仅仅理解为“爱”,是不合适的!
要是这么来理解仁,那仁的意义,在现实的社会运作中,意义也是非常大。还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此谓一言偾(覆败)事,一人定国————这是说,一句话,相信的人多了,就可以颠覆一件事情;如果一个人值得家里人,附近的人以致国家都信任,就可以安定一个国家。
无小家之大家,大家指的是什么呢。 连人家 买指甲钳都看不理解,又怎么去治理大家呢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尧舜带头执行仁爱管理天下,受其影响,民众间就充满仁爱。相反,如果不仁爱,像桀纣一样,自己很残暴,民众间就充满残暴。 如果自己仁爱,而要求民众残暴,或者自己残暴,而要求民众仁爱,这样人民是不会顺从的。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所以,君子在自己具备了的时候才邀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具备的就不要去指点别人。放在自身都不能“由此及彼”的想问题,怎么可以让别人明白由“由此及彼”的想问题的道理呢!
“诸人”——让人去做什么
“故治国在齐其家”————所以,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必须把家庭关系理顺畅。 把家庭关系理顺畅就要求做到“仁”。这一段,特别讲明,治国与齐家的关系。家乱了,国也会乱。如果社会和谐友爱,那这个和谐友爱之情的原发地,就出于家庭。通常的说,无国就无家,反过来也一样,无家也会无国。中华民族一直保持大统一的状态,与这种传统教育,传统的家国观念是分不开的。
所以讲,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养儿育女。是需要婚姻关系、子女关系、兄弟姊妹关系、父母关系,亲族关系,得到很好的激发与维护。家庭所给与自己的东西,往往是社会所无法给予的。
同理,看看社会上很多奇怪的事情的源头,都出于家庭。
一个关心社会家庭发展的人,必须了解社会与家庭的影响关系,这样可以看清很多问题,避免很多困难,在意识形态里面,不能有家无人,不能有国而无家。 讲这么多,主要还是自己对家庭关系有所忧虑!
如果真的社会关系出现问题了,不妨从改善家庭关系方面去想解决的方法,这样达到改善社会的目的。
《诗》云:“桃之夭夭(少美貌),其叶蓁蓁(美盛的样子)。之子于归(女子出嫁),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差错),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宜家,宜兄弟,正四国,都是讲把家关系处理好,然后,为民做榜样,达到治国的目的。 如果这样来理解诗经的话,那么,古人作诗的作用,也是用来教育国人的呢!
可见,古代对家庭教育是多么重视的。 相比较而言,当代倒是没有这样的歌颂亲情处理得当的文章了!
一
第十一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这一章,主要就讲“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君子有个“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是什么呢? 絜,朱熹讲是“度”,矩,画方形工具,絜矩,就是衡量工具。相当于尺子、秤、天平之类。“絜矩之道”,意思就是衡量的方法。 那“平天下在治其国者”的“絜矩之道”是什么意思? 就是有个测量的方法,一拿出来,就能衡量,国治理的好不好,天下有没有“平”。
那这个““絜矩之道”是什么呢? 就是"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 意思是讲,上面尊重老人,民间就爱护老人,民间家庭的爱护老人,通常都是称作“孝”。上面敬重兄长,民间就敬重兄长,民间家庭的敬重兄长,通常都是称作“悌”。上面体恤孤寡,民间就不离弃孤寡的人。 这样上下一致,家庭得到和谐,国家得到治理,天下就太平。
当今是社会,和父母不在一起的,应该超过半数吧,兄弟姊妹不在一起的也不少于半数吧,独生子女也很多。怎么孝,怎么悌呢! 所以讲,当今的家庭关系,是到了必须关注的时候了。如果不想办法整理会咋样? 那只有等到让历史去做答案了,这样,好像残酷了点! 看来治国平天下,也是有秘方的!
古代的社会关系,基本上是家族,然后就是政府。现在人不同,另外还有自己的工作单位和组织。所以,这种““絜矩之道”怎样影响到工作单位和组织,或许是处理当今人际关系的一个办法。 这个做起来恐怕不容易,但是,就像上文说的,“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只要认识到其重要性,诚心做起来,总会做的好!
这个“絜矩之道”是讲的待人,下面还这个“絜矩之道”是讲处事。 既;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这是劝人不要“交恶”,不能让不好的东西互相感染。有恶当立即驱除。让你的前后左右都感到你的仁爱和智慧。 讲到这里,不要忘记了,这是在讲《大学》,通俗讲,就是讲怎么做人。《大学》开始就讲到,格物致知。就是人先得明理。这段讲到“恶”。这个恶,怎么判断,还是要看自己的能力了。要看自己 “格物致知” 格的如何,不能人云亦云,需要端“正”心态以“修身”。否则,你的前后左右还是被自己搞乱了。
《诗》云:“乐(欢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高大)彼南山,维石岩岩(险峻的样子)。赫赫师尹,民具(都)尔瞻(瞻仰)。”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偏离),则为天下僇(杀)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宜)_监(鉴)于殷,峻(大)命(峻命,就是治国的大道)不易(不能被改变)。”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治国要为民之父母,爱护百姓。人民的眼光是亮堂的,不能违背民意,否则会被驱除。看看殷朝,开始做的很好,后来就不行,所以要引以为鉴,要明白,治国的大道是不能被改变的。道,得到民众拥护就得到国家,否则就失去国家
道得众——这个问题还是有讲究。如果民众都是对的,那要君主做什么呢!直接问问民众,然后就怎么做就好了。为民之父母,这是具有无尽的爱心,相对孩子来说,父母有无上的智慧,而且为之努力,不断改善的过程。所以治国用父母打比方。谈《大学》,离不开 “修身”, 离不开 ”格物致知”,离不开智慧。如果老是好心做坏事怎么可以呢!那照样失去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是道行之之为德。就是按照道,做出来的结果。所以说,"有德此有人",而不是说"有道此有人"。只是想得好,不去行动,那不是和没有一样了!
有人就可以开拓疆土,有土可以生财,有财就可以使用。 这个“用”是值得思考的,因为有的财不可用的,也用不了呢!
所以,要“慎乎德”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使争斗)民施(教育)夺(窃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德为本,财为末;如果'外本内末". 那意思就是,外面显示德行,私下只讲钱财,唯利是图。那就使得人们争斗,在教导人窃夺。所以说,不顾德行的去聚敛财物,那人民就不相信你,就会离散;如果为人民幸福着想,让人民都有财,有钱用。那人民就会聚集。 所以,言令有违背治国之道,那就会得到违背治国之道的回答。财货有违背治国之道的方式获取,那就会以违背治国之道的方式消耗。
《大学》讲到这里,可以把其中讲到的“道”、“明德”、止于至善的这个“至善”,这几个概念总结一下。但也不好来个定论。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大学之道,这个道,起于格物,拿到现实中来讲,每个人格的物,也都不一样的啊,所以,这个道,这个至善,至少有个协调统一,自新的过程。 但总结一下是可以的!
大学之道,这个道,首先要做的,是格物致知。就是把 “”要做的事物” 考证清楚明白。在得出好的认知之后,不能被来自于自己和外界的干扰;行之于家,可以齐家,行之于国,可以治国,行之于天下,则可以平天下。既能处理好人的关系,也可以处理好事情。 大学之道,这个道,至少满足上面这些条件。
然后,讲这个“德”。 道到德的过程,是一个把理论变成现实的过程,是心诚求之的过程,求之不得,虽不中,亦不远矣。在明白大学之道之后,要达到的结果,就是“明德”。
“至善”——就是在明了“明德”之后,个人该安身立命的地方。
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在怎么解释呢!
大学之道,就是格物明理,这个“理”,可以修身,可以齐家,可以治国,可以平天下,再,引导教育人民不断为之付出,在现实中,让人民各自找到各人该安身立命的地方。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这里突出一个“善”字。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仁亲,就是在亲人之间保持仁。就是处理好亲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仁爱。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心诚无他目的)兮无他技,其心休休(平静)焉,其如(形象)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貌美)圣(心理具备圣人是素质),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使得)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这里讲到忠信,是掌握治国之道,对子孙黎民、对国尽忠;了解明德以新民,善者善之,恶着恶之,就是对人诚信。
生财有大道,生之(创造财富)者众(渠道多),食之(消耗财富)者寡,为(做事)之者疾,用之者舒(合乎仁道的使用,所以坦然舒缓),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合乎治国之道去挣钱,用这样的财物去养护身体),不仁者以身发财(不顾道义的去挣钱)。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终于其事)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讲大家不居于小财,要学会散财)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钱财)为利,以义(忠于国家人民)为利也。长(领导,掌管)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这里讲到,国家聚财的方法,国家不是不要财富,而是要以仁德去聚集人民,再由人民合乎道义的去挣去财富。优于上文说到的“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
讲到这里,文字之中,也可看到,始终突出一个“善”字!
无论学儒、佛,还是学道,开始,都提倡一个善字,拿“格物”来说,你开始方向就不对,“格”出来的东西,就是乱七八糟,如果有一个善的引导,那就会把自己往正确的方向上去指引。这个善念从哪里来,本文的观点,就是从家庭中去培养。
为了更清楚一点表明此文的意义,最后,把这篇文字的结构做一个总结:
本文,意义就是讲大人教育怎么做,既是“大学之道”。
然后,讲大学之道的三个问题,既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然后讲,为什么要止于至善,既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然后讲,怎么明明德。既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然后讲,怎么致知。既是致知在格物。
接下来,就是举例说明,看看上古人是怎么“明德”、怎么“新民”、怎么“止于至善”的。
再后面几章,都是对具体的说法,做详细的说解。
文章结构就是这样的!
讲了这么多的《大学》,其主要的方式,还是按《大学》的方式,去理解《大学》,但是,最终的目的,还是应该有一部当代的《大学》才好。
不知道哪位仁人君子能做的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