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久兴/散文:侥幸之幸
侥 幸 之 幸
文/郭久兴
人不可抱侥幸心理,而侥幸之事却时有发生。侥幸乃幸运的近义词,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取得成功或免去灾害和不幸。
生活中有侥幸之事发生并非侥幸心理所致,当属侥幸之幸,理应坦然面对,引为高兴和欣慰。
君不闻,某趟飞机失事,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然而就有这么一位幸运的旅客,登机之前临时改变主意没有与大伙一块去送死,保住了自己一条性命。
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当地时间2014年4月16日8时58分左右,韩国一艘客轮疑在韩国西南海域沉没。事发时搭载的476人中仅有172人获救,包括4名中国乘客在内的295人确认遇难,9人下落不明。不过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此客轮事发之前有5名旅客非常幸运,发现船体超重改乘别的轮船去了,生命得以躲过一难。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离我老家不远的蒋家坊村民小组发生一起特大山体滑坡事故。时间是早上7点30分左右,住在小山脚下的一户人家突然听见后面传来呼啸之声,一连几天的暴雨终使山体出现无数条巨大的裂缝,泥沙裹着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吞噬着一切,正在吃着早餐的大人小孩因躲避不及连屋带人全部葬身于泥石流之中。限于当时的抢救条件人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几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瞬间消失。
就在人们以为这户人家无一幸存的当儿,不远处两个男人泪流满面的朝失事地点走来。原来他们是父子俩,当天清早父亲出去接在省城读大学的儿子回家才躲过这场灭顶之灾。
其实,我自己也几次遇上非常侥幸的事,回想起来既感到后怕又忍不住会一笑而过。
第一次是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年寒冬,母亲怕我冻着特地为我准备了一只火笼和一篓子木柴火煤。那天下午教室里正在上课,我忽然想起忘记了带笔记本,于是请假回了一趟寝室。而就在我前脚刚踏进门的那一刻,猛地发现挂在床头的竹篓里窜出一串火苗,发出噼哩叭啦的声响。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记不起火源是哪里来的,肯定是一时疏忽将未熄灭的火煤放回了竹篓里。此时40多人居住的学生寝室就只有我一个人,我吓出一身冷汗不由分说拎起竹篓就往外面跑,将已经燃着的火煤倒入垃圾坑里,一场火灾事故化险为夷。
算我还聪明,保持了几分理智和冷静,没有将此事告诉给任何人,包括我的班主任老师,就当啥事都未发生,天知地知唯有我知。其时正值"文革"期间,天天喊着阶级斗争口号。我同届另一班级的同学谢某就因为在校内用火不慎烧着了一间储藏室,结果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被开除学籍遣送回家。这次如果不是我返回寝室拿笔记本,火情发现及时,这场火灾可想而知一定会相当严重。追查起来我就是罪魁祸首,而且会落得个十分凄惨的下场。此番侥幸,真是太幸运了!
第二次是在我老家,时间是1986年初春。那次我与妻及刚满6岁的儿子一起去菜地里收割莴笋。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先将杂草割除,再一把一把的拔起捆扎好搬回家里。就在莴笋快要收获完毕还差最后几根没有拔掉的时候,我半开玩笑似的自言自语:"请大家注意,这莴笋下面说不定藏有毒蛇。"随即挥起镰刀朝那里猛砸数下。奇怪,莴笋蔸旁边竟有血液流出,一条一米多长的蝮蛇(俗称贼狗蜅)被崭成两截,头部还在昂起,样子十分吓人,只是失去了攻击能力。
妻笑问,莫不是你事先知道莴笋下面藏有毒蛇,要不然怎么出手会这么准呢?我说真的不知道,完全是一种侥幸。也只怪这蛇倒霉死在我镰刀之下,倘若我稍有疏忽说不定会被它咬着,那后果可就惨了。我窃喜,又是幸运!
还有一次是我们夫妻俩险遭车祸,侥幸逃过一劫。
事情发生在2017年4月中旬。那段日子,我们夫妻俩退休以后同时在萍乡某民营企业做一份兼职。当天下着小雨,我们搭乘一位业务员的小车从硖石去往湘东。车子刚驶入工厂前面的320国道路口,一辆装满钢筋水泥的大型挂车同向从左侧开来。或许是我们这位业务员驾驶经验不足,他的车与大挂车挨得很近,几乎贴着车身前行。而就在这时一辆小型面包车从右侧猛冲过来疾驶而去。这一突发情况让我们的小车司机惊慌失措,只顾避让面包车而没有注意到左侧这辆大挂车,我心想这下完了。就在小车快要碰击大挂车的瞬间,感觉挂车司机眼明手快方向盘死命的往左侧打,并顺势来了个急刹车,终于免去一场车祸事故,我那颗悬着的心总算平复下来。
双方的车都停下以后,已经吓得面如土色的小车司机自知理亏,等待挂车司机一顿训斥。哪知道对方只是善意的说了一句:"今天幸亏我处置得当,两位老同志命大你也命不该绝,要不然你们定当车毁人亡!"
这位年轻的挂车司机说的在理。假如车祸真的发生,我们老两口非死即残,留给家庭的无疑就是一场悲剧。我们虽然老了,但遇上当今这个幸福的年代不想生命过早终结,还有很多事情在等待着我们去完成,美好的生活远没有享受得够呢?!
诚然,侥幸心理属于不健康不值得倡导的心理,但生活中偶然碰上侥幸之事却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幸运或最终决定自己的一生。就如同我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每一件都事出偶然,每一件又都给我带来幸运。正如老子所言"",人的一生大凡都是这个道理。
作者单位:江西 宜春市万载县文广局
作者简介:
郭久兴,男,汉族,1955年重阳节出生,江西万载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曾为民办教师, 1975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育棕记》,1984年进入县党政部门工作,退休后入职企业发挥余热。1984年接触摄影,至今累计在各级报刊、网站发表文章及图片2000多幅(篇),获奖甚多。
已编辑出版《名留万载》、《岁月存真》两部专著,即将出版个人文集《心路》。系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