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札记】2:袖珍的小学

袖珍的小学

蒙鹏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袖珍的小学。

一边是三间教室,另一边还是三间教室,再一边是一栋三层的教师公租房,最后一边是水泥砖墙,就是整个校园。学校占地,满打满算,还不到两亩。说是学校,倒像是个农家 “四合院”。

这就是平坝小学。

校园里空空如也。没有绿化树,没有花池,没有体育设施,甚至没有一步梯级,只有光秃秃的水泥院坝,以及一根旗杆。要不是校门口、教学楼上“平坝小学”的字样,你绝对不会想到这是所学校。

因为小巧,学生活动时,就有些显得拥挤。因此,课间时分,学校的保安需在门边站岗,以防玩闹的学生不经意间出界。村委会和小学共院,在学校入口通道的一边。学生们在通道上跳皮筋,跳着跳着就挤进村委会里来。

其实,这是历史上最好的平坝小学。

平坝小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平坝小学”这种说法。那时候,为了子孙能够读书,平坝人郭顺昌、张怀志邀请猪场乡大多拱村的张顺周,来平坝的卡之河办私学。平坝的教育,自此开始。

1970年卡之河的私学垮台后,平坝的孩子又没了读书的地方。于是平坝人选择了相对居中的张家丫口,在山脚下的张习明家的房子里办起了私学,复式教学,教授一到五年级。教师先后有章大贤、赵贤忠。

几年之后的1974年,在今平坝小学的原址,纳雍县姑开区教育组拨款800元,修建了3间石房子,80来平方米,盖上当地烧制的土瓦,作为教室,也是复式教学,教授一到五年级。

虽然国家拨了点钱,但是远远不够。于是全村人出工出料,算作公分。烧石灰,制土瓦,干得热火朝天。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因为青山的木料多,便由青山组提供木料。

那时候的教学条件很差。没有黑板,便用木板刷上土漆,钉个架子,放在教室前,做为黑板。没有课桌,便用石头支起大木方做为课桌。凳子呢,则是学生从家里自带,都是些小木凳子。高高矮矮的,教室里像是凳子展览馆。

教具是老师自己制作。比如用木条刨平,画上刻度,做为尺子;将两支筷子一端钉住,算是圆规。课本呢,则是学生凑钱,老师去买。凑不齐的时候,老师便先垫着。那时候公路还不通,老师们去县城买书,一个来回要几天。

因为平坝村海拔高,冬天寒冷多雨雾大。石教室起初倘能挡风避雨,后来就有点漏了。霜降时节,雨水从缝隙里滴到教室里,地上便泛起“马牙霜”,冷得学生们搓手哈气“挤油渣”(挤在一个角落上取暖) 取暖。没有煤炭烧火,教师们组织学生们上山挖树根来烧火。烧树根火烟大。整个冬天,教室的上空炊烟不断。

那时候是没有营养午餐的。近一点的学生,回家去吃午饭。远一点的,带点包谷花,或是洋芋什么的,聊做午餐。不回家,也不带包谷花洋芋的,就只有挨饿。因此,很多人都落下胃病。读小学时,我挨过饿,那滋味不好受。

那时候的课程不多,以语文、数学为主,同时也上些音乐、美术什么的。因为老师少,都成了“万金油”,什么课都上。没有活动场所,体育课也就是在室外蹦蹦跳跳热身而已,或是沿着山路乱跑上一气。

在石房子里上课,一上就是二十多年。房顶的瓦片换了一片又一片,教室里的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房顶的粱棒,在二十多年的岁月打磨下,已经腐烂得差不多了。重修教室,势在必行。

1997年,纳雍县检察院帮扶平坝村,协调了1.9万元,在石教室的原址,修建了三间教室。这时候的学校,才正式称为“平坝小学”。这期间,李玉学、谢育敏、郭太发等陆续来校任教。

到了1998年,国家拨款600元,修建了学校厕所。从此,全校师生告别了露天厕所的时代。

厕所无小事。以前某小学无厕所,师生入厕极不方便,某老师搞了几句顺口溜:“某某小学无厕所,全校师生,满山遍野东藏西躲,茶不施肥生长壮果。”虽属戏言,却道出了无厕的无奈。

进入新世纪,学校的发展提速。2003年,国家又拨款修建了三间教室。从此,学校告别了复式教学的时代。2007年以来,国家教师特岗计划陆续实施,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2013年,国家拨款修建了6套教师公租房。

学校发展至今,有学生190余人,覆盖平坝全村及周边村寨;有教师11人,科类齐全。如今,学校教学条件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没有教师办公的地方,借用村委会二楼作为办公室。高兴的是,学校已经按照新的建设标准,选址另建。

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希望。平坝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0)

相关推荐

  • 八一路小学

    长治市城区八一路小学 [1]  创建于1960年,它位于长治市中心,与市人民政府毗邻.是我市最大的一所六年六规制小学,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2350名,教职工近100名. 中文名 长治市城区八一路小学 ...

  • 南胜龙心小学校史

    龙心小学创办于1952年.校址在龙心村坎头庵,是一所复式班初小校,只有一个教师,学生10多人. 1955年,随着学生的增多,校舍搬至龙心村下坵祠堂,正式命名为"龙心初小". 196 ...

  • 一封来自五龙山下的邀请函:美丽龙山欢迎您

    美丽龙山欢迎您 华县杏林镇龙山小学创办于1983年,是一所六年制的公办寄宿制学校.学校地处310国道龙山路口南300米龙山村中,服务半径10公里,距离县城3公里.占地面积5576平方米,建筑面积163 ...

  • 什么叫生活困苦?来果敢山区一趟就全明白了!

    因为连年战乱,百姓生计已成问题,只能先解决温饱问题,教育是其次,所以造成许多学龄段儿童失学,这不是某一个乡的教育现状,在果敢的乡下村寨里具有普遍性. 这里是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道水乡大青树寨的小学,此小 ...

  • 三国时期的“学生”可以用到哪些称谓?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前文提及了三国时期对老师的几种称呼,有老师自然有学生,那么在这一时期,"学生"有哪些称谓呢? 写在前面,照例把梳理内容做个总结:学生.弟子.门生.门 ...

  • 法华小学校史

    法华小学创办于1950年.当时,政府在南胜镇法华村祠堂创办小学,命名为"法华初小",学生42人,教师1人.1953年,学校校址迁移至法华村南安组.学校有6间平房教室,5个教学班,学 ...

  • 【驻村札记】4:那艰苦岁月里的杉根粑

    那艰苦岁月里的杉根粑 蒙鹏 在没有来到平坝之前,我只知道杉根可以用于造纸. 所谓杉根,就是杉树的根.杉树是铁坚杉,俗称黑花树,木质坚硬,为我国的珍贵树种.铁坚杉的根肉质厚实,还有糯性,是造纸的原料.以 ...

  • 【驻村札记】3:仰望瓦厂山

    仰望瓦厂山 蒙鹏 1 瓦厂山横亘在村子南边.关于其得名,村民说是因前人在山上挖土烧瓦.但具体是什么年代,遗址在什么地方,已经淹没在荒山杂草中,没人知道了.只留下一个"瓦厂山"的地名 ...

  • 【驻村札记】1:初识平坝

    初识平坝 蒙鹏 对于平坝,我所晓得的是安顺平坝.那是个县,后来改为区了.而我现在所说的平坝,则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在纳雍锅圈岩乡. 在此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有个叫平坝的小村庄存在.第一次知道平坝这个村庄 ...

  • 【总第1409期】【辽宁丨阜新】历彦军丨日月旋转跃葱茏——驻村三年有感

    日月旋转跃葱茏 --驻村三年有感   作者/历彦军(辽宁阜新)     衣襟上飞溅着寇河的浪花,身上浸染着榛子林的花香:心地里润泽着柳条边的雨露,灵魂深处沐浴着大威远的第一缕晨曦. 2018年5月9日 ...

  • 一个老驻村队员的坚持、坚守、坚熬  ...

    一个老驻村队员的坚持.坚守.坚熬   兢兢业业的坚持 自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宣告全面胜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时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我们的一颗心都自然的落地了,所有的扶 ...

  • 贡献社科学人的光与热——记社科院派往江西省上犹县驻村第一书记解放

    2018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解放同志被选派至江西省上犹县东山镇元鱼村任第一书记,就此开启了他与元鱼村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脱贫攻坚的故事. 做群众脱贫致富的贴心人 元鱼村地处上犹县东山镇西南 ...

  • 柳州市救助管理站举行仪式热烈欢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凯旋

    关 注 我 们 5月12日上午,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徐立波,副站长曾贵带领全站干部职工在站一楼列队迎接站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胡光同志凯旋归来.站领导代表全站干部职工向胡光送上鲜花 ...

  • 中午遇到邻居,说我现在不去驻村有些可惜,...

    中午遇到邻居,说我现在不去驻村有些可惜,工作轻松,还有补助,单位忙的要死,偏偏往火坑里跳. 我说你年轻,有车,离家近,还是队员,为什么和第一书记搞了一仗还不去了?他呵呵一笑,说家里实在不行,单位业务丢 ...

  • 乡村振兴又有“新思路”!高校师生驻村做设计,村民参与建造有动

    乡村振兴,"美学"助力!4月30日上午,"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探索乡村美学实践"启动仪式暨研讨会,在山东临沂平邑县流峪镇邵家岭村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