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谈课堂需要“仁爱”?
当然是因为当下的很多课堂缺少仁爱精神,“仁”具有内核的意思,课堂主要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更需要一种发自“内核”的爱,孩子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老师,老师更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学生。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师生交往中,往往会发生一种“漂浮”的爱,也就是“爱”游离了人的内心。比如,教师可能会夸张地表达对孩子学习的关注,从而引起孩子的紧张;有的老师则可能奉行“严师出高徒”的观念,从而让孩子误以为老师并不爱他们。另外,由于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者布置任务时不自觉地暗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者对孩子的表现期待,从而使一部分“聪明”的孩子养成了“见眼色行事”的习惯,这自然会让孩子对老师的爱偏离了初心。
教育是心灵影响心灵的事业。然而,当下还有一个严重的事情是,教师和学生可能都在用分数来衡量教育,来指引教育,也可能以能考上某一个学校来指引教育,指引自己的行为。这样,教师和学生可能就把“爱”烙在了这些功利性物质性的东西上了。师生之间就缺少了“爱”的交流。
第四种可能让“仁爱”缺失的现象则可能来自于社会,一种“社交”哲学、关系哲学可能也会引起师生之间的“真爱”流失了。
“仁爱”,就是“爱人”。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时时刻刻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他表现出来的智慧,而不要过多地关注结果,师生之间才会有真正的“仁爱”流动,教师应有只要关注过程中“人”的表现了,结果自然是不在话下的思想。
伽达默尔曾提出“主体间性”的观点,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常常不是信息之间的平行流动,而是信息与信息的相互渗透。这样,才能使双方达成理解。在课堂上同样如此。这可能更需要教师擅长理解孩子的观点,当孩子有某种表达或者表现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理解其“有道理”的一面,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意见才会与孩子形成一种“主体间性”的理解,孩子也才会感到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因为“爱”首先是认可和欣赏。
“仁爱”课堂的最后一点,就是要表现出某种“刚毅”来。这种“刚毅”指的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挑战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一起挑战困难,然后享受成功后的喜悦。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就不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了,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爱”的课堂,也才是真正“仁爱”的课堂。
仁爱课堂,是关注孩子学习过程的课堂,是主体间性理解的课堂,是培养孩子不怕困难的课堂,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孩子爱人的同时走向知识的殿堂,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END
这个书店里的书特别便宜!
【以下的课程适合孩子暑期学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