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教学 反思其二

(一)想象与讲解结合

传统诗歌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师讲得情绪激昂,学生听得索然无味的情况。审美体验的获得不是靠老师的讲就能获得的,在以象见长的诗歌中,光有老师的讲解而没有学生想象的参与是无法深入其内获得审美体验的。想象与讲解结合,是以象见长诗歌教学通达诗性的重要手段。

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两位老师教授同一首诗歌,其中一位依照我们传统的教法,从意象的罗列到意境的分析再到诗人情感的理解都由老师一人讲解。另一位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1、描轮廓。让学生按照空间的顺序将诗歌中的孤山寺、贾亭、湖水等意象组成的略图刻画在脑海中。2、填色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第一步刻画的略图上填上色彩:清澈的湖水、娇翠欲滴的柳叶、五颜六色的花朵、嫩绿的小草……3、动态化。再次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带有颜色的画面动起来:微风下,湖面泛着粼粼波光,远远望去,白白的云低的仿佛和湖面连成了一片;早莺在明媚的春光里尽情歌唱,新燕刁着泥巴,赶着回去筑巢……同样的一首诗歌,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但是前一位老师的讲解显得刻板,学生的感受不深,而后一位老师首先是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老师参与讲解,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掌握,最后老师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并且注意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补充的诗歌画面生动而形象,让学生充分感觉到了诗歌语言的形象美,也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的春天是如此的绚烂多彩。

可见,想象是以象见长诗歌教学的关键。但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注意想象应与讲解相结合。在整个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学生自己进行无限的想象去理解,只会让学生觉得诗歌的鉴赏毫无章法可言。而只注重教师的讲解,学生就成了课堂的旁观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立足文本的前提下,启发学生通过文字发挥想象,对作品有一定的感悟。

(二)引导与领悟相结合

在上一章我们讲到,意境就是审美主体通过想象与诗人描绘的客观事物和诗人表达的主观情感相结合后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因为我们都知道,言有尽而意无穷,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虽然没有办法通过“言”直接表达,但是人们可以通过语言描绘的“象”来表达“意”。而从“象”到“意”的过程既要注意学生自己的领悟也要注意老师的引导。

例如,在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的教学中,关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一句就可以通过学生领悟与教师引导的方法进行讲解。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这句诗是由“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组成,但是诗人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罗列这些意象,那么怎么讲意象和诗人表达的内涵联系起来呢?教师可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鸡声”、“月”我们可以知道诗中描写的是清早;由“茅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当时是所处之地是村野客店;由“人迹”、“板桥”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在赶路;由“霜”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描写的是深秋,这样一引导,由意象组成的画面就出现在了学生的眼前:深秋的一天,残月高挂,伴着鸡声,诗人从村野客店出发,板桥清霜,都是先行客人留下的行行足迹。并且“月”这一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常常代表的是思乡之情,结合之前的画面,学生就能领悟,这句诗虽然不著一字情语,但是却生动的表达出了诗人凄苦孤寂、思念家乡的旅愁。

诗歌的语言是简单的,描绘的意境是含蓄的,这就要求教师教学生体味诗歌意美时,首先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诗歌中可具体感受到的内容,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一步步领悟诗歌的内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