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简析之景泰帝

景 泰 帝 坐 像

景泰皇帝朱祁钰是正统皇帝朱祁镇的御弟,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小皇兄1,在正统朝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因“土木堡之变”,正统帝被蒙古也先大军俘获,在皇朝危难之际,被社稷功臣于谦等人拥立为新帝,拯朱明王朝于即倾;以22年龄取代皇兄朱祁镇而继皇帝位,改年号为景泰;在位八年功不可没。但也做了些不近情理之事,可谓遗憾。

正统十四年,英宗朱祁镇不顾众多朝臣劝阻,听信太监王振鼓惑而仓促御驾亲征,不幸被俘于土木堡,而导致朝野动荡,政权危机。此时年仅22岁的郕王朱祁钰虽然受命监国,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危机局面也难挽狂澜。彼时大殿之上,朝臣不知所从乱哄哄一片。而王振死党不知死期将至,不将监国朱祁钰放在眼里,仍然气焰嚣张地斥骂驱逐朝臣。此举将大伙激怒,脚踢、手抓、嘴咬,硬是将王振死党三人活活打死并抛尸东安门外示众。

在万分危机时刻,时任正统朝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他一方面痛斥徐有贞的“南迁”之议;另一方面说服孙太后而拥立朱祁钰为新君。主要动机是考虑到:国之重器,不可一日无主;另,太子朱见濬(音jun;后更名为“见深”)年仅三岁,无法担负起拯救国家于危难的重担。孙太后采纳了于谦的建议,下懿旨令朱祁钰承继其兄皇位。遥尊先帝朱祁镇为太上皇。

新皇帝朱祁钰颁旨升于谦为兵部尚书,调动、指挥、动员京城内外一切力量,开始了北京保卫战。经过近一个月的同仇敌忾、艰苦抗敌,加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路勤王军队也在接报后相继赶来。最终使蒙古也先的军队仓促撤回了大漠,进而赢得了京城保卫战的胜利。大明朝又以“景泰”新年号翻开历史新的一页。但是在之后的八年里,有几件事情的处理失当给景泰帝埋下了危机。

    其一,过于寡情苛刻地对待前皇帝、皇兄朱祁镇。

对于蒙古首领也先释放先皇朱祁镇还京,景泰帝朱祁钰是极不情愿的。自京城保卫战胜利之后,由于在于谦等文武大臣的辅佐下逐步坐稳了皇位,并开始有序地治理国家,因此他是不希望将皇帝宝座重新禅让于皇兄朱祁镇的。正所谓一国岂容二主?!可是在朝野纷纷呼吁恭迎太上皇还朝的舆论压力下,景泰皇帝不得已而为之。虽然按照相应的礼节迎回了太上皇,可自己仍居皇位,而将正统皇帝幽禁于南宫(在现紫禁城的东南角一带)。为防英宗复辟,景泰帝特派专人加强了对南宫的看守与防范。宫门常年紧锁,日常饮食均从一个小窗口递送。甚至连宫内的大树也被砍伐,以防有人攀爬。……

    其二,易立储君。

景泰帝是在国难当头、京城危机之际的特殊历史环境背景下登临大位的,按常理,先皇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濬仍符合皇位继承的程序与条件,况其在此之前已是敕立的太子。

景泰帝经过一番处心积虑地运作,以官职升迁和职务加薪等办法笼络了一批官员作为封口的条件,使其最终实现了目的,废先皇太子朱见濬并改封为沂王;立自己长子朱见济为太子;同时废汪皇后(先皇朱祁镇之皇后)而改立朱见济之母杭皇妃为皇后。

可天不随人愿,册立为太子的朱见济当太子仅1年多就夭折了;而杭皇后也在之后几年里病逝。这一切对景泰帝来说打击很大,而此后他再也无后。从此抑郁成疾,身体每况愈下。

由于景泰帝日渐病重,使朝中的奸佞宵小之辈和居心叵测之徒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得以寻机发动了“夺门之变”,颠覆了景泰朝。致使景泰皇帝朱祁钰没过多久就死了。

重新恢复帝位的朱祁镇为自己在落难之际所遭遇的八年幽禁愤愤不平。首先将景泰帝在位时所颁的一切有关封号全部废掉;其次废景泰帝号,赐谥号为单字“戾”,贬为“郕戾王”。这是封建王朝少有的谥号,“戾”的字面解释就是“有罪、凶残”之意;再有,将景泰帝生前在昌平天寿山麓所建好的寿陵毁掉。将其以普通王的身份屈葬于京西金山脚下的景泰陵。

但是景泰帝的功绩是客观存在的。他在大明王朝危机关头与于谦等爱国人士力挽狂澜,使京城百姓免遭战火屠戮之灾;使大明王朝得以延续帝祚;使灿烂文明的古都北京得以安然保存至今。

之后的成化皇帝朱见深即位后从正面肯定了景泰帝的历史功绩,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曾经被皇叔由太子被贬为沂王的做法,并在臣僚们的呼吁下下旨恢复了景帝帝号;改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

景帝朱祁钰死于天顺元年(1457年),享年30岁。

               景  泰 陵

           (陵址在颐和园至香山公园必经之路的娘娘府站路北干休所大院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