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NIGHT
可能是人在生病的时候,很容易感到无聊,也最容易胡思乱想。料峭的春寒,压垮了我长久以来自以为是的健康体魄,也就是在这清明时节里,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适逢正在读一本名为《工作前5年,决定你的一生》的书籍,虽然还没读完,但是每读到一处,也会是频频点头,对其中的观点颇为赞成。
工作前5年的迷茫,会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是一辈子的平庸。当上帝让我们降生在人世间的时候,他一定没有帮我们做出未来的选择,他只赐予我们一个起点,至于终点在何处?在哪个方向?我们都不得而知。跟很多鸡汤故事一样,这本书中不乏各种各样的励志故事和案例,读到的时候,心中也会升起一股激情,但是,随后便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想起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 Moyo在《dead aid》这本书的结尾写得那句话:很多人对这句话的分析都会站在金融经济层次上,或者说是成功学上。但此时我看到这句话,想得更多的是关于我们本身,尤其是看到“现在”这个词的时候,笔者想到这句话“今天是余生中的第一天,也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有道是,小人常立志,君子立长志,我们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貌似很多时候都是活在别人的嘴里。看到别人去某一家企业投简历,自己想都没想的也去参见宣讲会。我们都是在匆忙中做出选择,急急忙忙的上路,心中只是简单的想着:不管什么路,先上路再说,实在不行再换。但是,我们却没有想一想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说实话,在没有选择的时候,这确实是一种最简单的方式。那万一这个选择是错误的呢?那我们岂不是离我们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有可能是背道而驰!再者说来,我们不能一辈子随波逐流吧?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能够花时间好好思考和规划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往往成为成功者与平凡人之间的分水岭。记得刚入职工作前半年,所有跟我同一批入职的同事在一起培训,那时认识了韬涛。可以说韬涛是我们那一批入职的新员工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个人。曾经跟他聊过好多次,他对我们进的这个公司,有着强烈的不适应感,而且公司的工作与他想象的基本上完全不同。所以,在他入职不足一周的时间里,他便开始学习软件编程等相关知识,这是他很早将想做的一件事,同时也希望自己未来的工作能跟程序员相似。然后在接下来两个多月的培训时间里,他都是在学习代码之类的书籍,我们培训结束的时候,他便辞职了。现在的他,已经入职一个国内知名的品牌公司,做的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当我现在再回想这件事的时候,我才发现,韬涛没有在刚入职的时候就任性地按照自己的喜好直接“裸辞”,并不仅仅是因为工资待遇及生活的问题,而是因为他心中有着自己的规划,在经过了一番思考和准备后,才做出选择。或许这应该是我接下来面对所有事情时最好处理方法,如果事情的发展一切正常,当然最好;如果存在诸多问题,那就想好怎么办,再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