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错读了易经 之 水天需
配图自Kelly老师。
水天需卦是天水讼的综卦。所谓综卦就是本卦旋转180度而形成的新的卦象。周易一共有64个卦象。需要注意的是本卦和综卦其实指向的是同一件事情。这个概念笔者认为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就像通常吃饭用的碗,正着看是个坑,反看像个盖。然而不管人所观察到的是什么,事物终究还是同一个事物。不过由于人所身处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视角不同,观察事物所获得的结论也就大相径庭。推而广之,人与人之间出现分歧,并不是事情的问题,其核心问题在于人身处的立场不同,利益的取舍相对所以产生冲突。
源自网络
《卦序传》说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需卦上卦为坎,为水,需卦下卦为乾,乾为天,为人,为干。乾为人,坎为食,所以说饮食之道也。
天下万物都需要雨水的滋养才可以存活,而水气聚集为云之后,水气变成雨水落回大地是需要外部环境适宜才可以实现的。《杂卦传》说需者待也,所以需卦有养育和等待的含义。
〖卦辞原文〗: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孚为信,本卦初爻为阳,为有,上见水泽节。节为信,所以说有孚。如果再观察卦象的细节。需卦中四爻上离,下兑。离为分,兑为刀,所以有把东西剖为两半的取象。上坎下乾,有失圆之象。变卦火地晋,上离,下坤,从下往上读就是不离,不离则合二为一。正如古时候把竹子剖开,各执一半,等到后期验证的时候,各取自己手中的一半,将两者合二为一来验证凭证是否相符,而孚就是符。
本卦虚卦下卦为乾,乾为光,上坎为通。变卦晋卦,上为离,下为坤。离为日,坤为地,有太阳在上,照耀大地的取象,所以说光亨。
本卦上卦坎,下卦乾。坎为冬,为贞,下乾为福,所以说贞吉。此外,下卦三五成像见天地否,上卦三五成像见水火既济。阴阳相交,水火既济。下互四爻交互为泽山咸,上互四爻交互为火水未济。乾为行,为福,互兑为悦,兑为反巽,巽为入,兑则出,上为坎,为水,为大川。变卦上离为目,为见,下坤为地,因而说利涉大川。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坎为水,乾为天,坎在水上,因而说云上于天。乾为君子,兑为口,兑反巽为入。坎为水,坎中实因而为食。水、食入口因而说饮食。《说文》宴,安也。下坤为夜,互艮为宅,所以为宴,艮为震反,艮为默,初为无,无默则出声,震为笑,所以说君子以饮食宴乐。
需卦初爻变产生的卦象为需之井。
需卦初九爻辞〖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坎为食,食物是人的必需品,此外,坎为陷,为缺,所以坎为需。乾为周,所以为郊,巽为利,乾为行,所以说利用,主卦,变卦上卦都为坎,互卦为离,互兑为见。乾为行,巽为入。日月轮转,周而复始,所以说利用恒。恒,久也。长久不过日月,此外,井以不变为德,所以有恒久的含义。虽然上卦坎险在前,下巽为入,有入险之意,然而自然规律本来如此,非人力可改,因而无咎。即无可怪罪。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本卦下乾为行,兑折毁,离为分,坎为难。所以说不犯难行。变卦为井,巽为入,兑为见,离为日,坎为月,此外巽有反复,不果的含义,因而说未失常也。常字本来就有长久,不变的含义。
需卦二爻变产生的卦象为需之既济。
需卦九二爻辞〖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乾为坚,上兑为缺,为小,上离为分,上坎为水。水中分离着的小圆坚硬之物正是沙像。所以说需于沙。变卦下互坎分兑,兑为言,坎为陷,分像主失。所以有失言之象,因而说小有言。上互离分震,离为明,为正,震为怒。离明则震怒消散,所以说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衍字,从水,从行。本义:水流入海。所以衍为兑像。兑为泽,为海,有汇聚之意。兑卦位于本卦的下互卦,所以说衍在中也。这一卦,二爻官鬼发动,化兄弟主不合。因而有言语纷争之意。而兑为悦,变卦先为坎分兑,主不和,后见离分震,主息怒。所以说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需卦三爻变产生的卦象为需之节。
需卦九三爻辞〖需于泥,致寇至。〗
本卦九三爻位于上坎下乾的边缘,坎为水,而乾为干,干湿相接之处,互兑为泽,正是泥泞之所,所以说需于泥。兑为见,为现。震为行,上坎为寇,互艮为止,所以为致。因而说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坎为险,为险,位于上卦。古人以下卦为内,上卦为外,所以说灾在外也。变卦兑伏艮为自,互震为出,上艮为致,坎为寇。所以说自我致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兑为缺,指代的人的欲望,而欲望的背后则是主体,所以是艮,即自己,以鼻代人。这里牵涉到体用的关系,兑为体,则艮为用。艮为用则兑为体。体用是同一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我们看到其中的一部分,其错卦就是另一部分。本卦从上往下读,坎为失,乾为行。变卦坎为失,兑为悦。所以合到一起就是失行不悦。互卦为中间的变化,兑为欲,震为行。离为正,为礼。艮为止,为敬。中国古人见面都是拱手作揖表达礼节,所以艮有敬重的含义。此外从这里读出一个易理就是要以礼待人。不正之事不可为,不能被自己的欲望所左右。不然就会惹来祸患,最终伤及自身。
此外如果看与动爻相关的互卦,从上往下为火山旅,泽雷随,天泽履。旅有自我招灾之意,随有以喜随人之意,履有以礼相待,不为虎噬之危。所以看来看去,讲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需卦四爻变产生的卦象为需之夬。
需卦九四爻辞〖需于血,出自穴。〗
本卦上坎为需,取离为血,血可以取坎像,也可以取离像。变卦下乾为人,互乾为行,上兑为穴。兑上缺,所以为穴。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远取诸物取兑为泽。近取诸身取兑为口。都是上虚下实的像,而且兑卦一阳爻在中,内存刚健,为未知的危险,即在《易传》中取兑为刚卤,刚卤就是盐碱地。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兑为反巽,巽为顺,乾为用,兑为听。所以说顺以听也。三五成像泽天夬,夬有决断之意。火天大有,大有上离为正,下乾为行。乾行为君子之行,四平八稳。震行为武者之行,疾如迅雷。所以虽然乾、震都有做事的取象,但是两者是存在差别的。其它的诸如坤为腹取包藏之象,离为腹取大腹能容之象。两个卦虽然取的是同一事物,但并不是说这两个卦是完全一样的,这需要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不断地思考对比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取象错误,现象得出的结论也就大相径庭了。易经难于把握的原因也是在这个地方。
需卦五爻变产生的卦象为需之泰。
需卦九五爻辞〖需于酒食,贞吉。〗
前面介绍过,坎取象为酒食,坤为冬,乾为福。所以说贞吉。而且三五成像坎为蓍,坤为多。多占则会出现多个结果,最终让人无所是从,难以选择。所以现象是现象,人还是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方可获吉。这里取坤为冬是取自先天乾南坤北,乾夏,坤冬。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卦象中,下卦三五成乾为天,乾为人,为行。为君子之行。坎为心,坤为虚。虚心而行。九五爻刚爻得位,居中得正。坎为错,坎伏离为正。此外,离为正,震为行。多种卦象指向的同一个结论,所以说以中正也。也就是最终正确的结论需要综合多个现象产生的结论去判断的,而六爻,梅花经常人会断错卦的原因也在于此。
需卦上爻变产生的卦象为需之泰。
需卦上六爻辞〖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巽为入,坎为穴,所以说入于穴。乾为有,为人,乾性缓,所以说不速之客。离数三,兑为见。所以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小畜综像为天泽履。兑为悦,离为礼,人循礼则敬,所以说敬之终吉。坎在乾上往往不吉,因为从上往下读,坎为失,乾为福。有失福之象。巽为利,乾为始终,为一。也就是讲人做事要始终为一,以终为始。兑为欲,离为正,巽为顺,为利。人有欲望本身不是问题,这是人的天性如此。但是人要注意这种需求或者欲望是否是正当的需求。是否能够顺应时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只有进行对比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西方的理论是比较偏执死板的理论,因为辩证法是非此即彼的。然而我们可以考虑一个问题,以前上古三皇五帝吃的饭远不如现在的人。举个也许不是很恰当的例子,当时殷纣王因为用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就说他过于奢侈,有亡国的危险,可放到现在这种事情也不算什么。现在人吃的用的和古代的人相比也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那么到底什么算适当呢?这是取决于我们身处的外部环境的。就像以前家里都没有汽车,那买车是很奢侈的事情,可现在大部分人都有车,那买车也就是人很正常的需求了。但如果本来就没有多少钱还非豪车不买,那就是不当和过分。因而,个人对此的理解,说为中庸之道是和人当时身处的外部环境直接相关的,没有比较,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中正之行呢?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上六为退隐的位置,本来应该清净无为,颐养天年。然而柔爻却乘凌在九五之上发动变为刚爻,所以象辞说这一爻行动不当。然而变卦风天小畜。巽为不果,为未。乾为大,坎为失,乾为人。所说未大失也。即虽然有坎难在前,但是人能自畜其德,止步在内,所以不至有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