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阳记忆:饶半城

前言:在梅州市大埔县,有“张半县,饶半城”之说,其中的“城”就是指茶阳城,透露出茶阳饶姓在当地社会经济、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强大影响力和控制力。

缘 起
700多年前的一天,时值南宋末年,元兵入侵,百姓遭殃。此时福建汀州城内已是兵荒马乱的景象,担任城内推官(相当于现在的法官)的饶济宇忧心忡忡,先前他曾追随文天祥抗元保宋,眼看城池即将失守,结局可想而知。

(汀州古城 罗利光摄)

饶济宇满脸愁容,将四个儿子叫到跟前,国破家亡在即,已顾不得大多的离愁别绪,简单地向四个儿子说了目前的时局,最后做出人生最悲壮而又无奈的决定:饶一郎迁往武平,饶二郎迁往上杭,饶三郎迁往龙岩,饶四郎迁往神泉乡,即现在的茶阳镇。
汀江畔风景秀丽,景色宜人。(饶高中 摄)
饶四郎携家带子,沿汀江一路南迁,此时还不允许他沉缅在父兄分离的悲痛中,他要担起家庭生存的重担,擎起家族复兴的旗帜。饶四郎一家跋山涉水,历经艰险终于到达茶阳地界。

茶阳城内的一段明代古城墙,历经岁月风霜,弥足珍贵,亟待保护。

此时茶阳已经有各种姓氏的先民在此生活数百年,饶四郎想要在此立足并非易事,从他开始到他的孙子,三代单传,在父系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社会里是非常不利的。
茶阳饶氏开基祖饶四郎之墓,位于洋陶村。
直到饶四郎的曾孙一辈,才有了三位男丁,而其中我们特别要记住次子饶绍兴,他的三个儿子非常争气,生下六个儿子。此时已是明朝初年,政局趋于稳定,百姓得到休养生息,饶氏在茶阳已传至六世,随着家庭人丁兴盛,就要按照古法分房派。
绳武堂,茶阳饶氏射房其中一分支七世的祠堂,位于洋陶村。
房派是介于家庭和宗族之间的社会单位,房派的出现标志着这个姓氏的繁衍处于旺盛的时候,需要外殖、析产来拓展生存空间。六个儿子的房派用旧时的“六艺”来命名,分别称:“礼乐射御书数”。

饶四郎墓地周围的楣杆石群,上面刻录着几百年来茶阳饶氏子弟取得的功名。

此后茶阳饶氏六房不断繁衍,经过明清两朝的发展,各房均有族人外迁发展,迁到云南、广西、台湾及本省的潮州、惠阳、连平、高州、阳江等地,单迁往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等地的茶阳饶姓后人就达万人之多,如今茶阳饶氏已传到二十九世。
文 教
茶阳饶姓不单人口众多,而且其宗族培养的子弟社会影响大,特别是在仕宦方面。延绵70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始终镌刻着清晰的文化烙印,并演化为一种内在的基因一直传承下来。在今天饶氏族谱中记载的先贤,无不是崇文重教,以士为荣。
明清两朝,文风鼎盛,一代代饶姓子弟寒窗苦读,不甘人后,只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出人头地。根据族谱统计,茶阳饶氏明清两朝有文庠生210人,武庠生35人,增生28人,国子监生、太学生81人,廪生51人,各种贡生60人,举人21人,进士8人,其中翰林2人。
茶阳城内并不大的空间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书屋:希三书屋、水部书院、培荆别墅、南山书室。这些都是茶阳饶姓兴办的宗族教育机构。

《茶阳饶氏族谱》记载着奖励、资助士子的各项金额,与同期邻近地方比起来,茶阳饶姓要大方得多。

过去数百年时间,这些族谱上的饶氏族人,就像一颗颗流星划破历史的夜空,留下耀眼的光芒,他们创造的不凡业绩,仍被今人铭记。
七世祖饶金,明朝成化年间中举人,担任汀州通判(相当于现在的政法委书记兼农业局长),是饶氏宗族第一个与正统王道建立联系的人。饶金在任上勤政爱民,官声颇佳,就是他上书当时的广东巡抚请置设县,将县城设在茶阳,大埔建县此人功不可没。

茶阳古镇上还完整保留着饶相的真迹。

十世祖饶相,进士出身,为官清廉,恪尽职守,是大埔饶姓中在官场最久、官阶最高、所任职务最多的族人,其长子饶与龄亦为进士,现在茶阳镇的名片父子进士牌坊就是纪念这对父子。茶阳的宗族制度正是饶相回乡之后系统建立起来的,后被周边其他宗族效仿。
十七世祖饶庆捷,进士出身任翰林院检讨,是大埔唯一参加清《四库全书》编写的分校官,著有《桐荫诗集》等作品留世,今天读来让人不舍掩卷。
事实上,茶阳饶氏族人还有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饶金步入科举殿堂开始,一代代饶姓族人前赴后继,在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占据一席之地。

“恩准”“御赐”,都是代表最高荣誉的来头。还有“三凤齐鸣”“五花荣封”“十代九大夫”等等美誉,震撼得让人不禁要屏住呼吸。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饶姓庞大的族产、尝田提供资助,拥有优秀的教师资源,造就了出色的宗族办学。取得功名的子弟在当地社会和宗族内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客观上营造了崇文的浓厚氛围。

当时茶阳饶姓人家,存在没田耕有谷晒的有趣现象,这是因为饶姓购置大量田产,出租给农户耕种收取谷租。这个侧面也反映当时饶姓强大的经济地位。

饶相等人通过宗族教育取得科甲功名,然后步入仕途,晚年解甲归田,回到茶阳之后又凭借其渊博的学识、深厚的人脉,反哺桑梓,影响后来的饶姓子弟,形成一个不会断层的良性循环。饶氏宗族数百年来对于教育的重视一以贯之,这一现象引人深思,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个民族、国家的强盛,教育是基础!
祠 堂
随着繁衍的蓬勃,饶姓族群日渐庞大,与此相适应的是祠堂的兴建方兴未艾,茶阳城内狭小的区域,坐落着各房派、宗族大大小小的祠堂七十多座,其中三十多座属饶氏宗族,“半城祖屋半城饶”之说名符其实,祠堂的规模和数量也反映出当时饶氏宗族,在人口、经济、文教等方面在茶阳的绝对优势地位。

川心祠附近的一座石门,因为水患的原因地面不断抬高,失去了往日雄伟的气势,非常可惜。

冬官第大门口立着八根楣杆石,上面刻录着从这个祠堂培养出去的饶氏子弟的功名。

诒谷堂上挂满了饶氏子弟的各种功名,富贵梁上雕绕的金龙栩栩如生,非常夺目。龙在古时代表天子,民间不可以使用,这是乾隆皇帝恩准饶峻建在祖祠的。

西门太史第,翰林院检讨饶庆捷就是出自这个祠堂。

祠堂对于客家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客家人从中原南迁而来,乡土情结和尊祖敬宗的观念深入骨髓,来到南方以后,面对恶劣的环境,需要争夺立足之地,尤其需要强化祖先认同、血缘关系,从而形成强大的宗族凝聚力,祠堂就是维护宗族团结和宗族统治的最重要物质载体。

结语:在粤东很多地区,有许多类似“饶半城”的说法,如松口的“李半街”、武平的“钟半县”等,“饶半城”不单代表族群在当地的人口占比,还蕴含着文化、教育、思想等方面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神泉之光》(2013版)
《茶阳饶氏族谱》(光绪版)
(0)

相关推荐

  • 陈家祠:百年祠堂,近代书院

    岭南自古以来是移民目的地.先民们自中原而来,播迁各地.他们为了敬祖溯源,往往筹集重金,聘请能工巧匠,修建自己的宗族祠堂.并对其精心装饰,石雕.砖雕.木雕.壁画应有尽有;聘请名人书写对联诗文,悬挂于祠堂 ...

  • 甬上氏族之范姓

    甬上氏族之范姓 甬上氏族 励明康 陆良华编著 范姓来源考,据<百家姓考略>所记,帝尧的后裔刘累,其裔孙蒍在晋国食采于范地,其后代遂以范为姓. 甬城宁波范姓聚居族村 [0735]鄞城日湖滨( ...

  • 【魏宽放】华阴的屈氏源流

    文/魏宽放 华阴的屈氏源流  屈家祖茔 表弟家住华阴市西北的华西村,这里是五十年代末移民前义合村所在地.表弟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村里有一本屈氏族谱,很厚,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就骑车赶到华西村,见到这本屈氏 ...

  • 广东佛山崔氏大宗祠,南海沙头的文脉地标

    "乔木千枝归于本,宗祖百派总有源."作为记录宗族繁衍.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建筑,宗祠是一个家族宗族的象征,也是一个家族的圣殿,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 南海区沙头的崔氏大宗祠,又称山南 ...

  • 北方宗族的世系创修与合族历程——基于山西阳城白巷李氏的考察

    [摘 要]随着宗族研究的深入,北方宗族问题近年来已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多数研究者将宗族视为一个功能性的实体组织,或以江南.华南的宗族经验和概念去审视北方宗族.站在宗族实践的角度,本文意在通过梳理山西阳城 ...

  • 大埔茶阳''饶半城''之说由来...

    来源 | 有温度的影像(ID:photo20170612) 作者 | 孤客 茶阳记忆:饶半城 前言:在梅州市大埔县,有"张半县,饶半城"之说,其中的"城"就是指 ...

  • 研究成果 | 刘志伟:宗法、户籍与宗族——以大埔茶阳《饶氏族谱》为中心的讨论

    父子进士牌坊(图片来源于网络) 摘要:明代以降,随着士庶宗法观念的改变,形成了近世宗族制度的新规范,在这样的规范下形成的地方宗族,成为建立正统化社会秩序的基本方式.以往的研究已揭示,在明清宗族规范建立 ...

  • 【神泉雅文】古镇茶阳记忆

    来源:大埔论坛 作者:greedwind 古城记忆 我长于韩江流域的蛮荒之地. 小时常垂钓于汀江(韩江上游主干)码头,江中常有大鱼怪鱼出没.比如,硕大的淡水虾,又黑又大:几十斤重的扁鲤,游弋于船舶之间 ...

  • 饶龙光(茶阳镇太宁村)

    [饶龙光](1896-1950)原名龙昌,又名德潜,曾用名张碧云.广东大埔县茶阳镇太宁村人.1918年高中毕业后,在家乡先后任小学教师.校长,县教育局督学.1925年秋参加中国共产党.1925年至19 ...

  • 挂历中的茶阳饶氏古祠堂屋

    前言:五百多年来,广东省大埔老县城茶阳最叫得响亮的名片无疑是"科举文化"和"祠堂文化",我饶氏八位进士.三十多间古祠堂屋无疑是最值得郡人称道的望族.其足证我族遵 ...

  • ​​饶招华先生画笔下的《茶阳之村》

    来源 | 大埔网@忆茶阳风物 <情聚茶阳之村>组画 资料来源:<大埔地名志>,<全粤村情书>,<古镇茶阳>等. 整理:饶高中 巜茶阳之村>组画作者 ...

  • 饶招华先生画笔下的《茶阳之村》!

    <情聚茶阳之村>组画 资料来源:<大埔地名志>,<全粤村情书>,<古镇茶阳>等. 整理:饶高中 <茶阳之村>组画作者简介:饶招华,出生于茶阳 ...

  • 【红色茶阳】南国“义训堂”的珍贵记忆

    清明节,我们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祭奠公公婆婆.老两口是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他们自1935年以来,抛家舍业,出死入生,英勇奋斗,鞠躬尽瘁.祭奠长辈,重温他们在那苦难的年代投身革命的光荣 ...

  • 茶阳饶氏春节前后族事活动随记

    2016年春节前后,广东茶阳饶氏文化联谊会众宗亲举办或参加了几项重要的会议和族事活动,各项族事活动开展得可谓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从而起到了团结族人,交流族情和传扬族史的良效.今且随笔以记. 一.参加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