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挑稳最重的担子

NEWS

病房里,挑稳最重的担子

□河南日报记者 吴烨 曹萍

  从河南省人民医院到登封阳城医院,从事十几年重症医学工作的邵换璋同样还是救治重症病人,不一样的是,这一次她面对的病人更特殊,情况更复杂。

  疫情发生后,阳城医院接收了来自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100多名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部副主任邵换璋临危受命,成为阳城医院重症科的负责人。这位50岁的女医师毅然迎战,定要挑稳最重的担子,啃下最硬的骨头。

重症病人在哪里,ICU医生就应该在哪里

8月17日晚10点30分,在阳城医院重症科,病区内的病人们都已睡下,而病区外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邵换璋正带领科室成员开第一次视频会议,这个刚刚成立两天的科室,是她在这里的全新阵地。

邵换璋主任带领科室成员开视频会议

一个星期前,邵换璋接到通知后,马不停蹄仅一个多小时就赶到了阳城医院。

  重症病人在哪里,ICU医生就在哪里。作为一名重症医学战线的“老兵”,重症病人是邵换璋的重点关注对象,联合查房、共同会诊、制定方案,在管理普通病区的同时,她一样也没落下。

  几天下来,一个强烈的念头“冒”了出来,“应该建立重症科,对病人进行集中救治,更有利于恢复。”她的想法和医院很多专家不谋而合。

  说干就干。邵换璋牵头从零开始建立重症科。改造病房、添加设备、增加人手、建立制度……邵换璋和同事们开启了连轴转的模式,每天都忙到深夜。

  短短两天,在各个科室的共同努力下,一个设置齐全的重症医学科在这所医院建立起来,13名重症病人集中到了这里。邵换璋把更重的担子挑在了自己肩上。

作为医生,只有看见病人稳定才踏实

8月18日7点,各科室主任就站在医院住院部楼前,围成一个圈,治疗组组长邵换璋站在台阶上给大家安排工作、讨论病情。她的一天,就是从这个“户外例会”开始的。

“户外例会”

给科室主任们开完会,邵换璋换上防护服,一头扎进病房里去了。

  “今天感觉怎么样,吃饭怎么样,睡得好吗?有什么困难吗?”在每个病人床前,她都要这样仔细地问上一遍。“重症病人病情变化快,不能遗漏任何情况。”她说。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全是雾气的护目镜,浑身湿透的衣服——一个上午查房下来,她时常感到闷气甚至头疼。而病人任何一点“风吹草动”,更会牵动她的神经。中午简单扒拉一口饭、休息一会儿,她就又穿上防护服进到病区里。“还是看着病人踏实,有个紧急情况也能及时处理。”

  这些天,她没数过每天要接多少个电话、走多少步,就是手机会经常没电,晚上脱掉鞋才发现脚脖肿了。

  那天下午,一位24岁的肠结核病人,突发肠穿孔。手术持续了3个多小时,总算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当晚,邵换璋他们紧盯、监测病人每一项指标,一晚上都没怎么合眼。

  其实,即使有时间,邵换璋也睡不着。自从来到阳城医院,她几乎每天都失眠,只能睡一两个小时。

  “晚上躺那儿就一直在想病人的情况,想第二天的任务,越想越睡不着。”邵换璋也有些无奈。

  不管怎样,第二天,她都会精神饱满地出现在病区。压力再大,邵换璋都得顶住。 

只想一件事,尽最大努力把病人治好

  8月16日10点,在一间病房内,一位50多岁的患者哭着说:“太感谢你们了,听你们这样说我放心多了!”没有人注意,护目镜下,邵换璋也掉下了眼泪。

  这位患者患有肝病,还并发结核病,一直担心病情得不到控制。“开始时去查房,他就躺在那儿一动不动,总是满面愁容。”邵换璋对他印象很深。

  从医多年,邵换璋明白信心对于一位患者的重要性,治病必须要先“治心”。她拉上护士长、院领导来给这位患者做工作。“隔离是个突发情况,既然遇到就要面对,而且我们跟你一起隔离,你走了我们还走不了呢!”“我们跟六院的医生一直都密切联系着,你的病情我们一清二楚,肯定会尽最大努力给你治疗……”

  那几天,邵换璋每天都到这位患者病房里跟他谈心,还和跟他视频的家人一起鼓励他,终于打开了他的心结。

  “后来再去查房,看到他下床活动了,脸上也有了笑容,我们都打心眼里替他高兴。”说起这些,邵换璋开心得像个孩子。

  还有一次,邵换璋刚进病房,病人就往外“赶”她:“医生,我这病算是轻的,不用老来我这儿,你们这么辛苦,多去看看那些重症病人。”邵换璋心头一热,病人的理解就是她最大的动力。

邵换璋主任进行视频会诊

  现在,每天一睁眼,邵换璋就想一件事,怎么把病人治好。“目标很简单,尽最大努力给病人最好的治疗,让病人尽快好转,把科室管理好,让所有医务人员都安安全全的。”她的愿望简单而朴实。

SongYue

· 嵩岳论坛 ·

(0)

相关推荐